小不點這牌子應該不用多介紹了,手工耳放起家,經過十多年沉澱逐漸成為了一個老牌耳放廠家,主要產品以膽機為主,前年底陸續有一些耳塞出來,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他們家新出的一個同軸三動圈的頭戴大耳;


這款大耳其實並不是第一次接觸了。。。其實在去年上海的展會上,當時是DC送到酒店房間裡面來聽,我和琦琦一張床,啊不,一間房,聽完之後,我和琦琦都覺得不太行,那時候低頻很糊,而且結像靠上,三頻擠在一起了。回去又陸陸續續調了N版,就有了現在這個正式發售的版本,價格不到3K;


耳機採用三動圈構造,至於結構和原理就不探討了。。直接來看錶現吧;


包裝是個大木盒子,封口倒是比較簡單:





打開盒子,可以看到木質的耳機外殼,以及線材,當然,本來也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配件:




耳機接口是雙3.5的,乍眼一看,感覺逼格還挺高的,不過可能是由於切割工藝的原因,仔細看,還是會有細微的波紋;(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頭梁倒沒啥說的,說下這個耳罩,由於耳罩的傾角不同,因此,扭轉180°之後,會得到兩種聲音,官方叫人聲模式和均衡模式,所謂人聲模式,聲場會小一些,然後中頻往前推,下文描述的聽感主要基於均衡模式;





接下來,說說聲音吧,畢竟這個還是大家關注的;




官方宣傳的是不難推,但是畢竟3個動圈呢,三個動圈的產品接觸過魔圈,3DD和3DT,不過塞子和大耳畢竟不能直接比,先測試一下藍蜻蜓的效果吧。。


iPhone+藍蜻蜓推的情況下,倒沒有明顯的覺得推力不夠,打不開聲場或者發悶的情況,只不過聲音相對比較疲軟,動態撐不起來,倒沒啥惡聲,聽個流行沒啥問題;




接播放器的情況下。。。emmm,雖然M8也沒啥動態。。。不過得益於推力,加上這耳機其實本身動態不弱,起碼《塵鼓》這類的能聽了,聲音還是比較飽滿的,回彈稍快,下潛沒問題;


但是要說一點,這玩意的結像依然是靠上的,只是說沒有跟以前那版本一樣擠成一團,正式的整個三頻都靠上一些,我之前一直當他是個bug,後面聽了一圈很多歌德的大耳,結像都相對靠上,自己大耳森海系用的多一些,森海的結像相對來說就要靠下一點;


而小不點工作人員自己也說了,這款大耳一定程度上參考了歌德的聲音,兩者風格確實也有相似之處;


中頻部分,倒沒有很刻意的染色,但絕對不是乾巴巴的監聽聲,不hufi,有一定厚暖程度,其實均衡模式下人聲的位置就挺好,人聲模式下雖說把中頻往前推了,背景收得我覺得不算太自然,看個人喜好吧;


雖然說結像位置略靠上一點,但是從三頻來說,表現還算均衡,總體來說算一個小水桶,高頻不算是很明亮然後顯得很通透華麗的,就。。。很正常的那種高頻,表現力有,但不刻意,比方說《四季·春》中間那一小段,沒有油亮油亮的感覺很精緻的聲音,但後面背景音樂起的時候,規模感又能體現出來,交響表現要優於一些獨奏表現;


按常規來說,動圈的潛力是可以開發的,M30雖然說我還沒寫,反正也參加過好幾次展會了,總之。。。還行吧~~~,反正推力比M8要大就是了,從小尾巴,到播放器,再到M30,直觀感覺提升比較大的就是動態,在推力和控制力上來之後,線條變得更為飽滿但是不肥;


升級線其實質感和手感一般,比較硬,也簡單說兩句吧,升級線提升的主要是密度,同時聲音背景更黑,但是由於線材比較硬,其實平時用的時候我還是圓形用的多一點;




要說能打誰。。。因為我工作忙起來之後,大耳就很少玩了,手裡就一個從天域聯達撿垃圾撿回來的T5P,聲場和動態這三圈還是會更有優勢一些;


另外,依然是結像位置的問題,因為我確實不咋接觸歌德系產品,沒有啥發言權,聽過的也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斷斷續續聽了小一個月了,基本上也習慣了。。。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收工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未來本公眾號還會更新一些普及類的知識以及各種測評,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