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膚界,所有的妖風颳得快,去得也快!譬如前兩年在「防曬圈」被瘋狂安利的高倍防曬霜,動輒防曬指數SPF50、PA++++,這些專業指數為商家鼓吹產品推波助瀾。

櫃姐說得唾沫橫飛、頭頭是道,我們只能兩眼一抹黑,全靠別人吹。




然而,防曬霜並不是指數越高越好,敏感肌、痘痘肌也並不是與防曬無緣。

防曬的選擇應該根據不同的膚質、不同的使用場景而定。不要聽風是雨、任性種草,更不能盲目跟風



護膚,一定要保持相對的理性和科學的認知,同時要結合自己的肌膚狀況進行判斷和分析。

藥學專業的@王二博士 試圖總結一下關於防曬霜選擇的這點破事兒,希望有助於你!



防曬前,你必須知道些什麼?

防曬作為三大基礎護膚之一,重要性毋庸置疑!

如果不做好防曬,可能會曬傷、曬黑。你還以為黑色代表健康色?長期遭受紫外線的損傷,甚至可能會引起皮膚癌。

除了曬黑,紫外線還是引起皮膚「光老化」的罪魁禍首!我們所說的防曬,要防的就是紫外線。


紫外線又分為UVA、UVB、UVC,它們對皮膚的穿透力依次減弱,能達真皮層的是UVA,在表皮層作妖的是UVB。

UVA能使皮膚被曬黑和引起光老化,防曬霜中針對UVA的指數一般是"PA"(又叫曬黑指數)。

UVB能使皮膚曬傷,防曬霜中針對UVB的指數是SPF(又叫曬傷指數)。

關於防曬的,基礎而又全面的乾貨知識,可參考@王二博士的前期文章:

藥學博士:防曬霜究竟防的是什麼?一文搞懂基礎護膚之防曬(上)


別再忽悠我「科學防曬」了

防曬的目的不外乎遮擋紫外線,防止它對皮膚的傷害!

不給紫外線機會是最有效的防曬方法,那就不曬!

出門做好必要的物理遮擋:遮陽傘、太陽鏡、太陽衣等。

對於不得不出門、又不想矯情「全副武裝」的人來說,只有通過防曬產品來達到防曬的目的。



不同類型防曬產品的比較

防曬產品的類型上來說,又分為防曬霜、防曬乳、防曬噴霧。三者有何區別?


總之,防曬霜使用方便,在臉上三角部位塗抹,拍打幾下就能塗抹均勻。而防曬乳更輕薄,需要用手掌塗抹在臉頰部位,並仔細塗抹均勻。防曬噴霧使用前搖一搖,直接噴塗,比較清爽。


在防曬圈中,使用更多的是防曬霜,防曬乳和防曬噴霧作為兩種新的防曬劑型,主要是為了改善使用膚感和便捷程度。此外,市面上還有防曬啫喱、防曬油、防曬膏等。


防曬劑從成分上的分類

物理防曬劑、化學防曬劑、生物防曬劑。

(1)物理防曬劑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鈦和氧化鋅,作用原理為讓外來的紫外線反射,以達到防曬的目的。

優點:覆蓋力好,無需皮膚吸收,對皮膚刺激性小,相對比較安全。一般防水的防曬劑以物理防曬劑居多。

缺點:膚感較厚重,部分會有顆粒感(製作工藝不精所致),油性肌膚使用感不佳(可能會油膩、悶),用量過多可能堵塞毛孔、甚至誘發痘痘。


(2)化學防曬劑

有效成分主要為對氨基苯甲酸衍生物、鄰氨基苯甲酸酯衍生物、肉桂酸酯類、二苯酮類化合物等。作用原理為皮膚吸收化學防曬成分,這些成分再吸收紫外線,並將其轉化為熱能或光能釋放出去,從而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優點:肌膚輕薄透氣,無油膩感,成分易得,價格相對便宜。

缺點:皮膚吸收後才能起到防曬效果,需要在出門前20分鐘左右塗抹。對皮膚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相對物理防曬劑更易致敏、並且不防水,外出時需要補塗。


(3)生物防曬劑

其實也沒多高大上,就是用了一些天然成分,比如蘆薈、綠茶、黃瓜、紅花等提取物,以達到吸收紫外線的目的。

優點:天然成分,質地輕盈,致敏率低,同時含有一定的護膚功效。

缺點:製作成本高,價格較貴,不防水,需補塗。


為了揚長避短,市面上大多數防曬產品都是幾種防曬劑的結合產物,以達到既提升防曬效果又獲得清爽膚感的目的。藥妝防曬產品多以物理防曬劑為主,特點是溫和低刺激。以清透薄為特色的膚感水則以化學防曬劑為主。



如何根據膚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霜?

根據出油的程度和敏感程度,肌膚可分為乾性肌膚、中性肌膚、油性肌膚、混合肌膚和敏感肌膚。

關於不同類型肌膚的特點和判別方法,可參考往期文章:

藥學博士:不同類型膚質如何保濕護膚?(保濕成分乾貨總結續集)


(1)乾性肌膚

肌膚細膩、油脂分泌少、易乾燥脫皮、角質層較薄、易老化長皺紋,對外界刺激較敏感。

這類肌膚存在比曬黑更為嚴重的問題,容易出現光老化,表現為鬆弛、皺紋、色斑等。在日常護膚中需要著重保濕、防老化,在防曬的選擇上適合選用比較滋潤補水的防曬產品。

相關產品列舉一二,僅供參考:



理膚泉特護清爽防曬露SPF50

特點:質地超薄、清爽不油膩,物理(二氧化鈦)、化學(專利成分)、生物(維生素E)三種防曬劑協同,對紫外線的防護力強、安全性高,且敏感肌可用。

防曬指數較高,油性肌膚可能會有油膩感!




雅漾清爽倍護無香料防曬霜

特點:質地相對較滋潤,物理+化學+生物的三重防曬,配方溫和,適合干皮又敏感的肌膚。


(2)中性肌膚

最健康的膚質,不干也不油,光滑紅潤Q彈,對外界刺激相對不敏感。

該類肌膚沒有明顯的肌膚問題,對防曬產品的選擇無所畏懼。夏天時同樣容易出油、出汗,可以選擇清爽型的防曬產品。

產品列舉一二,僅供參考:


玉蘭油(olay)水感透白、輕透倍護隔離防曬液

特點:質地清爽,有一定防水功效,膚感較好,多重防護,性價比高。



蘇菲娜芯美顏日間倍護防護乳液(sofina小花防曬)

特點:質地輕薄、易塗抹,可快速形成緻密平整的防曬膜,防水防油持久性好,SPF50+ PA+++,適合戶外防曬使用。


(3)油性肌膚

肌膚油膩光亮、粗糙、毛孔粗大,易生粉刺、黑頭和痘痘,膚色偏暗。

油脂分泌旺盛,為減輕肌膚負擔,需儘量選擇無油配方或清爽不油膩的防曬產品。慎用防曬油和物理防曬劑,否則膚感會油膩。

產品列舉一二,僅供參考:


露得清輕透防曬乳液 SPF30

特色:質地清爽、味道清新、不含油分,添加有維生素A/C/E,進一步抵禦和修復環境對肌膚的傷害。是皮膚科醫生強烈推薦的安全有效的防曬霜。



碧柔水感防曬霜SPF50

特色:質地清爽不油膩、輕薄、清新,高倍係數,能有效防禦。油皮定會愛不釋手,但敏感肌慎用。


(4)混合型肌膚

臉上同時存在不同的膚質,T區(額頭和鼻子)偏油性,臉頰偏乾性。

混合型肌膚又分為混合偏乾和混合偏油,可選用清爽型的防曬產品,並應避免在T區過度塗抹。

產品列舉一二,僅供參考:


資生堂安耐曬小金瓶

特色:物理防曬+化學防曬,質地清爽不油膩,防水抗汗、持久度好,被中國買到日本斷貨的防曬產品。


(5)敏感肌膚

角質層較薄、油脂分泌少、乾燥,毛細管明顯、皮脂膜不完整,對外界刺激較敏感。

在防曬產品的選擇上,可選擇專門針對敏感肌的產品,或選擇純物理防曬的產品。

產品列舉一二,僅供參考:


雅漾自然倍護防曬露

特色:純物理防曬,SPF50+,防曬能力十足,但具有物理防曬普遍存在的問題(泛白)。



資生堂艷陽夏日常溫和防曬乳

特色:純物理防曬,適合敏感肌膚,但存在泛白、油膩的缺點。


(6)痘痘肌膚(或敏感痘痘肌)

痘痘多發於油性肌膚,痘痘肌對防曬霜的選擇,與油性肌膚相同,應選擇無油配方、水潤不油膩的防曬產品。

對於敏感型痘痘肌,不管是油性還是乾性皮膚,都最好選用純物理防曬產品。

若出現痘痘發炎、潰爛或破皮時,應暫停使用防曬產品,選用物理遮擋的方式進行防曬。



防曬指數SPF值究竟多高合適?

SPF和PA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兩個防曬指數,正規的防曬產品都會標註相應的防曬指數。

SPF是針對UVB的防護評價指標,也叫防曬傷係數。PA是針對UVA的防護評價指標,也叫防曬黑係數。

SPF=使用防曬劑後紫外線導致的最小紅斑劑量÷未使用防曬劑情況下出現的最小紅斑劑量

例如:未塗防曬霜在太陽下暴曬10分鐘後臉上出現曬傷現象,在塗抹了防曬霜的情況下,在太陽下暴曬300分鐘,臉上才出現曬傷症狀,則該防曬霜的SPF值為30。


SPF後的數值越高,PA後的「+」越多,表明防曬能力越強。

但是,也不必一味追求高的防曬指數。防曬係數越高的防曬劑,說明其中添加的有效成分越多,對皮膚來說負擔也越重,致敏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SPF並不是越大越好。

防曬霜使用場景與SPF值參考:

(1)無紫外光源的室內:無需防曬劑

(2)可能受到紫外照射的室內(靠窗、接觸較強紫外光源等):可選擇SPF15/PA+的防曬劑

(3)陰天或陰涼處的室外活動:SPF15~25,PA+~++

(4)陽光下的室外活動:SPF25~30,PA++~+++

(5)雪山、海灘、高原等高強度紫外線環境下:SPF50+,PA++++及以上


如何快速區分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

(1)看成分

購買前可看看成分表:

物理防曬的成分有:氧化鋅、二氧化鈦等。

化學防曬的成分有:二苯酮、水楊酸乙基己酯、奧克立林等看上去像有機物的成分。

(2)看質地

物理防曬一般比較粘稠,肌膚感比較油膩;

而化學防曬一般比較清爽。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以物化甚至生物三種成分結合為主流,依然傻傻分不清,這時可以根據質地看是偏向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


防曬噴霧究竟好還是不好?

防曬噴霧打著使用方便、無需塗抹的旗號,的確有著它的亮點,但有利也有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防曬噴霧幾乎無法達到防曬霜那樣的使用量,噴兩下能否達到預期的防曬效果,這很值得商榷!

防曬噴霧可能會存在噴塗不均勻的問題,造成「防曬漏洞」。

防曬噴霧在使用時有刺激眼睛和吸入的風險,孕婦和兒童慎用。


為什麼用了防曬劑還是曬黑了?

有人表示,塗了防曬霜還是被曬傷、曬黑了。

首先,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防曬觀念。撐傘、戴帽子等物理防曬方法,才是防曬的首選方案,防曬劑只能作為一個輔助,搭配物理防曬方法一起使用。


有的防曬霜廣告宣稱,很多漂亮女孩用了防曬霜後把太陽傘都丟了!這,其實是一種誤導!

外出時塗好防曬霜的同時,也需要適當做好物理遮擋防曬,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阻擋來自四面八方的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

其次,有時候塗防曬霜僅僅是流於形式,可能只是塗了個寂寞!因為塗抹量不足,根本達不到理想的防曬效果。「一元硬幣」大小的防曬霜塗一張臉,是一個大概的參考標準。

如果不是純的物理防曬劑,在戶外使用防曬霜都需要「補塗」,補塗!補塗!因為化學防曬成分會不斷被消耗,汗水也可能使防曬霜失效。


萬一被曬傷、曬黑了應該怎麼辦?

(1)UVB引起的曬傷

曬傷是正常皮膚經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一般有以下表現:

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脫屑等,嚴重時甚至出現頭痛、心悸、噁心、發熱等全身不適症狀。

曬傷後不要急著用冷水沖洗曬傷部位,待溫度恢復正常後,再用毛巾冷敷,以緩解曬傷後的刺痛感。

此時的皮膚最好不要使用護膚品,以防對曬傷皮膚造成刺激,如有必要可塗抹維生素E膠囊,以便於皮膚修復,防止脫皮。


(2)UVA引起的曬黑

皮膚被紫外線曬黑,分為兩種:一是「瞬時黑化」,二是「持久性黑化」。

瞬時黑化:

皮膚原本已經生成的但還未成熟的黑色素(一般呈褐色),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瞬間被氧化成熟,顏色加深,從而看起來變黑了。這些黑色素比較容易被皮膚代謝,一般一周左右就可恢復正常。



持久性黑化:

大量的紫外線照射,會直接活化黑色素細胞,使其產生大量的黑色素,並轉運到表皮層。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暴曬後可能並不會立馬變黑,一般需要2~3天才會慢慢顯現。

這種黑色素代謝時間較長,甚至需要長達幾個月時間才會被皮膚慢慢代謝掉,夏天曬黑要到冬天才能白回來。


(3)怎麼辦?

無論是曬傷還是曬黑,被紫外線損傷後的皮膚屏障(角質層)需要修復,相對於使用各種花里胡哨的修復成分,保濕顯得更關鍵。做好保濕,不僅有助於曬傷的恢復,還有助於黑色素的代謝。

應該如何保濕?保濕成分的乾貨總結,可參考往期文章:

藥學博士:除了保濕,其他護膚品都是浪費錢!保濕成分乾貨總結




[比心]​歡迎關注藥學專業的@王二博士,不定期分享護膚乾貨![作揖]


我們一貫主張:

高舉科學護膚的偉大旗幟,

堅持不盲目跟風的基本方針,

努力貫徹知成分、識機理的基本路線,

實現不踩坑、反套路、輕鬆護膚的偉大勝利。


​[謝謝]​​​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收藏。[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