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事,莫過於英偉達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筆記本的正式發售(1月26日)。

畢竟在遊戲時代,什麼處理器都要先靠邊站,顯卡強才是王者——這是反話。

全新的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屬實怪香的,具體參數如下圖。


這次筆記本顯卡的升級,印證了數碼圈兩大鐵打的定律。

1、等等黨永遠不吃虧

2、筆記本要買新不買舊

為什麼這麼說?在去年4月份筆者評測華碩天選的時候,NV公布了一個信息:RTX2060顯卡筆記本的售價將999美元起,彼時RTX20系列移動端顯卡已經發布了一年。

今年,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一經推出,搭載RTX3060的遊戲本起售價便是999美元,驚不驚喜?


令人好奇的是,在海報中,這個Startingat$999為什麼不加紅加粗?如果不仔細瞅,還真沒注意到價格emm。看看人家~


此外,RTX3070筆記本起售價2399美元,RTX3080起售價2999美元。總體來看,RTX系列顯卡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香。

除了價格,這邊英偉達RTX30系列給遊戲本也帶來了不少新功能。

主要是性能和體驗方面的提升。

先聊聊(很可能)看不懂的架構。此次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採用的是Ampere架構,跟之前的RTX30桌面級顯卡一樣。其中SM中的FP32吞吐量翻倍;擁有第二代RTCores,光線與三角形求交計算的吞吐量翻倍,動態模糊性能大幅提升;擁有第三代的TensorCores,大幅提升AI計算效能......

看不懂不要緊。NB就完了~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英偉達主推的應該是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所搭配的第三代Max-Q技術。(畢竟像RTX30系列這麼強的顯卡,甚至之前有人一度認為它不會很快推出移動端。)

這是有依據不是YY的!根據外媒NoteBookCheck的消息,英偉達和OEM廠商將不再提及安培移動GPU是Max-Q還是Max-P版本。英偉達向外媒表示,每個安培移動GPU都可以提供第三代Max-Q功能。


當然,很多朋友聽了「Max-Q」就認為這是降低功耗了的「閹割」版顯卡,藉機割用戶韭菜。這是過往的經驗。

比如下面,RTX3060移動版的功耗範圍是60-115W,這也就意味著不同筆記本產品的性能釋放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


但是不可否認,在如今輕薄本乃至遊戲本都追求輕薄的條件下,努力在移動端還原桌面端顯卡威力的"大寶貝"(下圖)只能是少數土豪玩家的收藏品。


用人家的時候叫「小甜甜",不用的時候叫"牛夫人"。呵,男人!

為啥要主推Max-Q的設計?

據了解,Max-Q能讓筆記本的機身更加輕薄,並且擁有更好的電池續航表現。

從官方的說法來看,此次RTX30系列升級成了第三代Max-Q技術。採用AI和全新系統優化(劃重點AI加持),使高性能遊戲本比以往速度更快、性能更強。其具備DynamicBoost2.0、WhisperMode2.0、DLSS、ResizableBAR等諸多技術。

注意哦,這些(看不懂的英文)技術是實打實為遊戲本提供性能和體驗的。

比如DynamicBoost2.0。傳統遊戲本的CPU和GPU功率是固定的,而遊戲和創意應用是動態的,對系統的要求會隨著幀數的變化而變化。有了DynamicBoost2.0,AI網絡會根據需要平衡和不斷優化CPU、GPU和GPU顯存的功耗,以實現最高性能。


筆者看了下去年的評測,其RTX20系列移動端顯卡主要是DynamicBoost以及DLSS,RTX30移動端顯卡可謂更進一步。

最令筆者和不少用戶驚奇的,當屬此次RTX30系列移動端顯卡ResizableBAR技術。

談起這個技術,就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同樣的顯卡(處理器)廠商AMD在去年10月底在桌面端推出的關注度極高的SmartAccessMemory技術(簡稱「SAM」)

這項技術有什麼用?

眾所周知,在遊戲運行的時候,處理器一次只能訪問一小部分顯存(VRAM),因此限制了系統性能。

其大致的流程如下。


作為同時生產CPU和GPU的AMD來說,他們的SmartAccessMemory技術,可以讓用戶在使用AMD的CPU和GPU時,CPU可以直接與顯存傳輸數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年春節過年回家,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需要持7天的核酸檢測和14天的隔離(一次只能訪問256MB的數據),之後才能夠享受春節假期(emmmm),搞得大家都很難受。

隨著疫情的結束(技術的進步),大家可以無需核酸檢測和居家隔離(受限於訪問速度),春節直接可以high翻天(CPU直接和顯卡傳數據)。香!

從AMD的官方數據來看,性能最高提升11%的遊戲性能。


但是,這項技術需要使用AMDZen3CPU和RX6000系列GPU,在500系列晶片組的主板才能開啟該功能。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這最高11%的額外性能提升,AMD家的這些硬性要求缺一不可。


此次,英偉達在RTX30系列的移動端顯卡也加持了這個技術,並命名為ResizableBAR。

相比於AMD,英偉達的強勢之處在於,該技術不僅應用於移動端,還能應用到桌面端。


↑過去


↑現在

英偉達官方表示,有了這些改變(ResizableBAR的加持),某些遊戲的性能可藉此提升高達10%。

據了解,在桌面端,英偉達正在聯合英特爾、AMD和一些大型主板製造商正準備從GeForceRTX3060開始,對BIOS和驅動進行更新,以支持ResizableBAR。英偉達宣稱,2月底發布GeForceRTX3060桌面端顯卡時,也會支持ResizableBAR。

免費的幀數提升技術,對於熱衷於折騰提高遊戲幀數的玩家來說,還是挺香的。

事實上,不管是AMD家的SAM還是英偉達家的ResizableBAR技術,本質上都利用的是PCIe規範中的一個特性,只是在之前不被廠商注意。

其實早在2014年,intelHaswell架構(第四代酷睿)的時候就可以納入了相關支持了,意味著只要主板廠商提供BIOS更新,intel從第四代開始就可以實現SAM加速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微星已經推出了支持ResizableBAR(Re-SizeBAR)的主板,以方便配合RTX30系列顯卡使用,助力用戶主機性能提高。關於這個技術,你站AMD還是英偉達?

總的來看,作為一項老技術誕生的新朋友,像ResizableBAR這類技術實實在在可以提升玩家的性能,為玩家帶來更加卓越的使用體驗。1月26日英偉達RTX30系列移動端正式解禁,想必該功能也會成為眾多機構必測的,具體提升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其實,通過這個技術的進化,也讓我們意識到一個事。

沒有永遠領先的技術,只有買不起的打工人。

不對,是:沒有永遠領先的技術,只有不斷領先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