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中"旗袍」釋義為:婦女穿的一種長袍,原為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在學術界上的界定頗有爭議。主要爭議圍繞旗袍是專指民國時期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袍在內。主要有如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旗袍」專指清朝時期旗人的袍。旗袍在清代是男女通用的服裝,只是在穿著風格上稍有不同,官僚和公民在材料和配件的選擇上加以區別。
第二種觀點認為:「旗袍」即旗女袍,滿清旗女的長袍。《旗袍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中寫道:「由於滿族人願以八色軍旗分駐八部軍民,因而滿人也謂『旗下人』,簡稱『旗人』。滿族婦女所著的袍服也就自然被叫做『旗袍』了。」
第三種觀點則包括了滿族旗袍之袍、民國旗袍到現代改良旗袍這一發展歷程。我們把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稱作旗女之袍,而把「旗袍」僅用於指稱民國時期的實物。在今天的學術界普遍認為,「旗袍」指的是民國時期女性袍服的形式。
民國旗袍
民國時期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女裝,無疑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現代旗袍。民國時期旗袍受到不同身份地位的女性喜愛,旗袍能為不同身份的女性彰顯其特有的氣質,政界名人、名媛、明星、學生、平民、交際花„旗袍款式的微妙變化時而演繹出大方得體的感覺,時而能演繹出高貴典雅的韻味,時而還能性感嫵媚,可見旗袍的適應性之強。旗袍豐富多變的裝飾手法演繹了旗袍較強的適應性。在旗袍的黃金時代,她的設計性也很強,無論是帶有裝飾的寬滾邊,還是富於變化的幾何圖案,亦或是性感的蕾絲貼邊,都展示了那一時期旗袍豐富多彩的裝飾意味。
在反映民國風情的電視劇里,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女子頭戴燕尾帽,穿著一件高脖中袖短襖,下著長裙。這種著裝融合了滿漢文化,是晚清民國時期的服飾的典型代表,最能體現這個特點的地方就要屬當時的北京城了。清末民初,在北京街頭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穿長袍的人。這長袍又叫「旗袍」、不單單指女性,男女皆穿,是百姓們平日裡的便衣。這種旗袍在民國革命前後極為普遍。夏天單薄的長袍,被北京人稱為大褂。面料多採用棉布,高檔一點的用葛布或夏布為面料。此外,高貴之家多穿絲質的布料,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大家閨秀穿著絲質的旗袍婀娜的身姿搖曳,讓當時的男人為之傾倒。當時雖然絲質衣料是高貴的象徵,普通百姓家是很難能夠買得起絲質的衣物的。因此,放眼一望還是夏布最為流行。
大家看電視劇也常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女性因為穿旗袍,而把自己的身材展現的凹凸有致十分美麗。但是最初,旗袍是肥大並不顯身材的,通過晚清皇后公主們的照片就知道,旗袍開始變得越來越瘦主要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20年代以前,女裝以上衣下裙為主。許多年輕女性喜歡穿瘦身纖長的衫襖,衣領高挺,下穿黑衣裙。直到20年代後期,人們才注重突出女性的身材,將傳統旗袍改造成民國時期體現女性曲線美的旗袍。民國女性喜歡在旗袍上點綴花邊裝飾,這種裝飾通常鑲在衣襟、領口、袖邊處。清末北京時興瘦長袍,長得能到腳脖子,袖子僅僅是胳膊的寬度,而俏臀則被很好地突顯出來。所以,也有人說,穿著這樣的服飾的女人若猛然一蹲,就可能撕裂,千萬尷尬。但是無疑,這樣的旗袍美觀感上大大提高,而且也讓女性更為美麗自信,深得愛美女性的喜愛。
民國時期旗袍的形制演化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帶來了服飾領域的深刻變革。主要表現為封建社會中森嚴的服飾等級制度被推翻。隨後的民國時期,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的服裝在繼承原有的形制基礎上充分吸收了外來文化,創新出當時的服裝演變典範——中山裝和旗袍。
1910年代:形制初具
中華民國建立後,西式服裝開始在中國逐漸推廣開來。上海等開埠較早地區的女學生中開始逐漸流行新式的旗袍。旗袍的取型自滿族旗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面料選用上多採用綢緞來展示貴族身份,區別於老百姓「布衣」的身份,注重裝飾,在領、袖、襟等處繡有寬闊的花邊。此時人們生活方式和衣著觀念也都處於新舊更替時期,但是受到當時崇尚自然的風氣影響,在旗袍上也開始變化,袖子開始出現緊並短的樣式,開始露出手腕,袍身的長度也逐漸縮短,縮短至了腳踝處。改良也波及到了裝飾部分,刪繁就簡,整體風格趨向簡潔、素雅,去掉了繁複的鑲滾刺繡等裝飾,也為後來出現的新式簡約旗袍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面料也變得更加輕薄,多採用印花的形式。經過這些革新,旗人之袍變得更加精妙、風雅,更能映襯出中華女性的柔媚。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盛行一時的「元寶領」,這是當時旗袍的重要特色之一,當時的旗袍都帶有立領,領子很硬,高度達到4-5厘米,甚至有的達到6-7厘米。領高蓋住腮部,幾乎齊耳,從正面看形如元寶,故而得名。
1920年代:西風影響
20年代的旗袍,形制上與清旗女之袍相差不是特別大,繼承了其寬鬆的造型,袖口、下擺比較寬闊。加之中國女性素有束胸的傳統,因此這種旗袍在胸圍處幾乎沒有松量,收腰同樣不明顯,經過臀圍到下擺。
在清王朝滅亡之後的20年代,受西方思想和服裝的影響,中國女性中流行著短窄的旗袍。《中國歷代服飾》中寫道:「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許地山在《近三百年來中國的女裝》中寫道:「現在的旗袍是從二十年前的旗裝演變的。」20年代中期以來,在歐美服飾的影響下,傳統的中式寬大旗袍開始收細腰身,旗袍長度上也進行了縮短。在「歐風美雨」的審美標準下,「適體」是時尚。
周錫保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寫道:「到二十年代中期始,逐漸流行起來。」為了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線美,嘗試對旗袍進行了改良,首先出現的是馬甲和短襖的結合,其實是縮短袍身,腰身收緊。形成上下一體式旗袍,來突出女性的曲線美。後來又出現了倒大袖,即擺長不過臀,喇叭形短袖露出胳膊,袖口一般為7寸,衣擺一般為圓弧形,略有紋飾。走在服裝潮流前面的上海女性將這種改良的馬甲旗袍的下擺進行縮短,下擺可至小腿處。20年代末,旗袍的開衩又成了新時尚,當時追求新潮的女性們開始為所欲為,旗袍的開衩幾近吞下。也有人稱這是春光乍泄,世風日下,不堪入目。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民國政府下令頒布了本國女禮服為藍色六紐式樣的旗袍。1929年4月,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從北平到南京安葬。民國政府公布了有關服裝的條例,正式將旗袍定為國服。
呂美頓教授在《中國近代女子服飾的變遷》中提到:「20年代初,旗袍開始流行。」820年代的民國旗袍,如果不是經過改良,注入時尚元素。它既不能風靡民國,也不會延續至今被禮儀小姐、飯店服務員等作為標誌性的服裝。
1930年代:"改良旗袍」輝煌發展
30年代的民國旗袍可謂是變化多端,從版型、袖子、領子、裝飾到開衩上無不進行著全方位的變化。這一時期的旗袍原來寬闊的開口都趨於收緊,腰部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收縮,胸腰圍處的曲線也開始顯露出來。30年代初期,旗袍長度至膝處,袖口也變得緊窄。30年代中期,又流行長及地面的旗袍,左右兩側的開衩加高。在版型上更為合體,在常規兩邊開衩的同時前後也出現了開衩,形成了左右對襟的旗袍。之後的旗袍領、袖、下擺的變化就更豐富了。
民國時期的領子高度經歷了先高后低。初期流行高領,30年代中期越高的領子越時髦,高度直抵下巴,追隨高領的腳步並沒有停止而是上升至耳垂處,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天,薄如蟬翼的旗袍仍然會配上攀高至耳垂的硬領。後來低領開始流行,越低越時尚,到20世紀40年代又流行低領或者無領。
民國時期的旗袍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之露胕,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930年達的旗袍袖子也出現了變化,出現了長過手腕的長袖,也出現了短僅及肘的。當時袖子的主要特點為細長合體,逐步打破寬大過肘的袖子,以又短又細的袖子取代,長度上從長袖到中袖再到短袖最後變為無袖,顯得女性身材格外苗條。袖子在裝飾上也千變萬化,出現了特殊的款式如荷葉袖、開衩袖、鑲蕾絲袖等。
旗袍的下擺更是變化多端。1936年時「掃地旗袍」盛行,為了配合「新生活運動」,宋氏三姐妹在公眾場合亮相時經常穿著"掃地旗袍」。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現南京師範大學)規定此種溫文爾雅的"掃地旗袍」為校服。「掃地旗袍」流行過後,下擺又開始上升,幾乎是每隔一年升高一寸,直至膝蓋之上。西式的荷葉領、開衩領與荷葉袖、開衩袖等
設計被大量地引用。30年代旗袍還出現了「花邊運動」,更加突出旗袍的裝飾功能。在搭配方面,旗袍也可以搭配西式服裝、毛衣、大衣。冬季可以穿著旗袍,在外面搭配一件裘皮大衣,裡面可以穿棉褲。在當時較摩登穿法是在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這種搭配既不失東方女人的古典美與韻味,又多了一份雍容。夏天可以赤裸雙腿穿著旗袍。民國旗袍可以搭配女性任何髮型,不論劉海、剪髮還是燙髮都能和旗袍文化妥帖。旗袍可以和布鞋、皮鞋、高跟鞋任意搭配,協調入時。
0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時期。這時的旗袍除了變化多端以外也出現了中西合璧的特點。在30年代末,西式的裁剪方法被國人所借鑑學習,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開始出現了胸省和腰省,打破了傳統旗袍寬大無省的風格。舊有的「一片式」袍服被取代,第一次出現了肩縫和上袖的工藝。使得肩部和腋下變得更加合體突出大臂的曲線。這種改良旗袍的出現將中國女性的精緻之美發揮至極致。
1940年代:走向經典
40年代,取消了連衣式的袖子,傳統的旗袍是一個平面結構,前片、後片連在一起無袖片,袖是和衣身一片一起裁剪下來的,前、後中線與肩線呈垂直角度,當胳膊下垂腋下就會出現面料的堆積,從而影響美觀看起來不合身臃腫。為解決這一弊端,進行結構改進,採用前、後片相分離,前後片均有西式的肩斜線,使肩線與前後中線形成了夾角。
40年代的旗袍在長度上也進行了縮短,省去了繁瑣的鑲滾,普遍採用了西式女裝的省道和裝袖技術,使袖子的結構由傳統的平面變為立體,40年代傳統的一片袖和西式的裝袖、鞝袖並存。同時還普遍運用了墊肩、拉鏈等西式服裝輔料,使得旗袍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樣式,在整體上完全呈現出"X」型。10到了40年代,旗袍又重返30年代初的長度,但比那個時期更短,短至膝上,袖長6-9厘米,也有無袖的。
這個時期的旗袍,在版型和裝飾上與清末民初時期的旗袍相比都簡化了許多,衣身、袖子、領子都輕便貼體了許多。首次出現的上袖旗袍也是在這個年代。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為了更好地突出女子玲瓏優美的曲線,顯示女子的美好身材,而這正是旗袍與其他服飾的區別之所在,這正體現了旗袍的神韻和魅力。
20世紀40年代,旗袍樣式仍然在變化著。由於連年的戰爭,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影響,出現了經濟大蕭條、物質匱乏、物價飛漲的現象。整個40年代的女裝旗袍與戰爭背景下的國際趨勢走向同步,其顯著的風格特徵就是輕便簡潔。40年代的旗袍多採用條格、印花面料。裝飾上則多崇尚樸素清雅,去掉繁瑣的裝飾,盤扣改成按鈕,也有用拉鏈代替的。在搭配上跟30年代差不多,都是中西合璧的,外穿西式大衣,佩戴手錶、戒指等飾品。
抗戰勝利後,舊上海恢復了以往的奢華,再次風行起華美考究的旗袍,這時改良程度加大,更加突出了胸省、腰省的曲線美。鑲滾裝飾、時尚配件也都捲土重來。旗袍廣泛運用到了亮片、花邊、蕾絲等作為裝飾,並與披肩、披風、西式的帽子等搭配,出現了時裝化的趨勢。
40年代的旗袍,無論是款式上還是花色上都沒有出現過快的變化,而且旗袍的設計更加合理,選材更加豐富,製作也趨向簡便。正因為此,旗袍才成為老少皆宜,全民女性的最為普遍的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