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hello,大家好,我是 晉升奶爸的垃圾佬。

奶爸資深夠用黨一枚,17年剛剛開始接觸固態硬碟是因為終於無法忍受筆記本電腦的卡頓。當時固態硬碟剛好經歷過一波比較大幅度的漲價,囊中羞澀的我最終花費119元巨款購買了一塊「32g非30g」的SSD固態硬碟。是的你沒有看錯,「32g非30」作為賣點成為商品標題的一部分,不曉得有沒有值友老爺與我有同樣的經歷,就因為這2g選擇了一款硬碟。結果可想而知,裝好Win 7後硬碟空間就只剩下寥寥無幾,文件存儲還是得機械硬碟。
時過境遷,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碟終於也等到了白菜價。新年新氣象,剁手再出發,果斷下單500g的阿斯加特AN2,大容量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
開箱曬物
最近想把照片拍得稍微好看點,可惜東施效顰,各位值友老爺見笑了。
阿斯加特是深圳嘉合勁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AN系列也走到了AN3+,對於夠用當的我黨來說AN2就夠用了。AN2外包裝紅、黑、白三色布局,左上角的Logo與右下角的蠍子不知怎麼讓我有一種遊戲加載中的感覺。

背面是AN2的賣點:支持多通道快閃記憶體傳輸、自帶LDPC ECC智能糾錯,支持3D MLC/TLC NAND FLASH顆粒,高性能連續讀取。中間則印刷著教你用8種文字表達」有關保修政策和產品的詳細信息請訪問...「左下角標籤是硬碟的信息,包括型號、S/N等,容量字體最大,畢竟是夠用黨的第一塊」大容量「固態硬碟,看著這500GB就有點舒服,相信有不少值友老爺用著1T、2T的固態。

AN2硬碟表面是其賣點之一的」石墨烯材質「散熱」貼紙「,涉足證券市場的小夥伴應該或多或少對石墨烯有所耳聞,不時會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時會出現一兩隻妖股,扯遠了,我就是想表達我這還是第一次擁有"石墨烯「這種神奇的事物,而它卻樸實無華的作著固態硬碟的散熱。石墨烯散熱貼紙採用了磨砂手感,上面紅色的阿斯加特Logo簡約好看。石墨烯散熱的散熱能力不一定比傳統的金屬散熱好,但勝在輕薄,用在筆電中兼容性會更好。

背面是容量標識、SN、以及相關認證信息啥的,和包裝上的信息有些重疊,但是一定要注意」Warranty Void if Label Removed「——撕標不保,雖然這裡用英文看起來和協調,但總覺得還是應該用中文說明,或者8國語言再來一次也行。(手動狗頭)

500g的只有單面有顆粒,似乎空間到達2t以後便會是雙面顆粒。

看看性能
測試平台
夠用黨垃圾佬還沒有撿出來一套高配置的台式PC,而是用在了剛剛撿到的戴爾5060mff上,準備搞黑蘋果。配置如下:
8代奔騰G5500 3.8GHz,協德 8G DDR4 2400,單一硬碟阿斯加特AN2。

實際可用空間共466GB(還差那麼一neinei)。

CrystalDiskInfo顯示待機時只有22°左右,進行連續測試模擬出來日常使用溫度在35度左右,傳輸模式為PCIe 3.0 x4,標準NVM Express 1.3,從序列號來看盲猜是2020年12月17號生產出來的第140根?用硬碟工具測試後已經有了200多g的讀寫。

使用AS SSD默認1GB的數據進行測試,對於之前木有用過NVME M.2固態硬碟的我簡直是打開新世界。我也在網上找了其他同容量價格相似、更高的M.2固態硬碟(價格更低的幾乎找不到)數據做對比,充分證明AN2的性能對得起它的價格。

對比我Sata下的「老」SSD固態硬碟(18年11月購買)的數據,好像再也找不到不買M2固態硬碟的理由了,價格比SSD低,讀寫比SSD快,除非是老平台老接口了。

使用5G數據進行測試,得分數據有些浮動但並影響並不大。

作為一款入門級的高性價比M.2固態硬碟,AN2沒有外置緩存,在SLC緩存寫滿後,速度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使用HD Tune Pro寫入測試獲得下圖曲線。

對於讀取測試來說沒什麼影響。

使用CrystalDiskMark分別通過1GB、4GB、32GB數據進行測試。SLC Cache能夠利用模擬的TLC NAND空間加速硬碟的讀寫性能,有專業人士認為SLC緩存造成硬碟評測數據造假,我認為沒有必要將SLC緩存視作洪水猛獸,作為產品的使用者其實我們真正在乎的並不是紙面上的數據,而是實際的使用體驗。

在硬碟容量使用過半甚至70%、80%之後在實際使用中掉速現象也幾乎無感,我並不追求極致,性價比才是我更關心的。
總結
AN2日常349的活動價,再配合上東哥發的券做到339是很稀鬆平常的操作,算下來每GB僅需0.678元,這個價格也毆打了不少SSD硬碟。NVME M.2的AN2性能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在300左右價位的500g固態硬碟是不錯的選擇,倉鼠症的值友老爺可以選購更大的,畢竟現在的遊戲都做的那麼那麼精緻,5年質保不用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