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行業里很久沒冒泡的 LG,突然在今年 CES 2021 上展示了一款捲軸屏手機,「LG Rollable」。

相比於傳統的摺疊屏手機,捲軸屏手機不僅能夠任意伸縮自身螢幕大小,還能避免因為摺疊帶來的螢幕摺痕。從外觀和實用性角度來說,捲軸屏手機的解決方案都比摺疊屏手機略勝一籌。


由此有消息稱 LG 有望成為第一家量產商用捲軸屏的廠商——捲軸屏在業內並不新鮮,即使普通消費者也已見識過 TCL 和 OPPO 兩家廠商展示的捲軸屏概念產品,但它們均停留在概念階段,量產時間是個謎。

LG Rollable 的出現,似乎加速了捲軸屏手機這一「概念產品」的量產進度。不過仍有大量「概念機」停留在概念階段,不量產或者沒打算量產的概念產品,都沒法讓我們離未來更近。

概念機的熱度在消退

外觀大變樣,是智慧型手機最能挑逗消費者神經的一招。

如果我們單獨將螢幕的形態進化劃分出來,那麼可以看到,2007 年 iPhone 的誕生掀開了觸屏手機的篇章,被折過去的那一頁,寫滿了按鍵機的輝煌;2017 年 iPhone X 則將自己創造的大屏翻過去,推動行業「全面屏」新的趨勢;隨著人們對大螢幕日益增長的追求,屏下攝像頭、摺疊屏、捲軸屏,甚至環幕屏等曾經或現在的概念產品先後登上了舞台。

每一次手機螢幕形態的改變,都會引起各方的討論。在這其中,升降攝像頭方案是唯一一個從「概念機」走向量產機的幸運兒,儘管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可成功地托起了全面屏智慧型手機的過渡階段。

2018 年年初 MWC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vivo 展出了全面屏概念機 APEX,它從外觀上來看正面螢幕的屏占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 98%,前置攝像頭被硬體結構設計師放入了機身之內,以升降式結構驅動。當需要前置攝像頭工作的時候才會伸出,反之則隱藏在機身內。


全面屏手機的熱度一直延續到了同年 6 月份,vivo NEX 正式亮相,採用優化之後的升降式設計方案,其正面一眼望去只有螢幕。vivo NEX 將工業設計的驚艷從巴塞隆納帶到了上海,行業邁進全面屏時代的號角就此吹響,5 天之後 OPPO Find X 橫空出世,它搭載了另一種升降式全面屏方案。

一時間,業內開始廣泛討論該方案的實用意義、使用體驗和未來前景。無論褒貶,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無疑帶動了後來者的腳步,更探索出了智慧型手機發展的方向。


現在來看,升降式設計推向市場不僅對於某一家企業有階段性勝利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它是近年來鮮有成功點燃眾人熱情並真正惠及消費者的「概念產品」,是真正從「概念產品」階段躍遷至量產的方案代表。

後來的屏下攝像頭、環幕屏和捲軸屏等概念產品,同樣複製了升降式設計的熱議效果,但卻沒有了下文。

2019 年 9 月,小米對外展示了小米 MIX Alpha 5G 概念手機,該手機突破了常人對智慧型手機的預設,幾乎機身周圍全是螢幕,官方稱屏占比達到 180.6%,俗稱「環幕屏」。小米在發布會中還為該產品公布了 19999 元的定價,並計劃同年 12 月份開售。


然而時隔一年後,小米 CEO 雷軍在個人微博表示,小米 MIX Alpha 5G 概念手機由於量產難度太大,只能放棄量產。粉絲失望之餘,只能將期待放在小米下一代 MIX 手機上。

眾人對概念機抱有的期望,大多都會像這樣破滅。因此到了如今 LG Rollable 捲軸屏手機,已經失去了掀起大風浪的基本條件。即使有消息傳出 LG 能夠量產捲軸屏,那也只是「傳言」而已,與「概念機」無異。

營銷工具的得失

無法成為商用產品的概念機們,如果說早期是因為各種客觀量產的難度而擱淺,那麼到後期便成為了手機廠商進行營銷的工具。

手機廠商的技術軍備競賽的範圍不斷擴大,從旗艦產品蔓延到了概念產品,概念機由拋磚引玉演變為秀肌肉,它的性質已經變味。現在的概念機一般搭載了多種先進技術,在手機形態和功能上還會有一定取捨,導致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概念機在某些方面看起來極為震撼,但卻有著明顯的短板——這些表面的短板,理應通過另一些技術方案補足。

你要說量產時間?不好意思,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表。或者說,有的概念機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量產。

即使是最成熟的市場營銷人員,也不願面對「量產時間」這個問題。因為在概念機直面媒體、公眾前,市場營銷部已經和內部的產品、研發部門爭論無數次,也無數次地鎩羽而歸。

經過積極運作,概念機在短時間內的確會收穫不錯的關注度。但如果沒有合適的疊代或量產計劃,概念機亮相的那一刻有多驚艷,媒體的好評有多少,企業後續所要面臨的輿論壓力就有多大。

公眾不會管你究竟是概念機還是量產機。無論是小米 MIX Alpha 5G 概念機還是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名字當中都帶上了「概念機」的字樣,亮相時都會有人問「賣多少錢」。前者定價太高,後者並無量產計劃。當一款概念機亮相到謝幕,就完成了一次消費用戶熱情的任務,最後難免落得個「耍猴」的評價。


公眾也不會管概念機的研發過程有多艱難,他們只為量產的艱難買單。從概念階段走向量產階段,無疑需要各個團隊克服種種困難,但其實每一款商用產品在推向市場之前都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

概念終歸於概念,量產終歸於市場。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現在大家熱衷於將「概念機」擺到公眾面前秀肌肉,卻鮮有將正在研發過程中的量產品提前露出,而往往是等量產上市之後,才會以小範圍的形式將早期研發的樣品展示出來。從開始就未打算量產的概念機,營銷工具屬性總是大於實際使用和探索的意義。

實用的意義是檢驗

升降式設計從概念到量產,再從量產到退出歷史舞台,市場最終證明了它不是手機螢幕發展的究極體,但好在它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完成了行業交給它歷史使命。廠商從實踐中得到了下一步發展的方向,用戶短暫地體驗到了真全面屏的產品。

另一個從概念邁向量產的方案,是摺疊屏。儘管我們現在無法斷言摺疊屏手機是否算得上成功或失敗,可是它的第一步已經是成功的。

華為 Mate Xs 系列、三星 Fold 系列和柔宇 Flex Pai 系列等等產品投向了市場。由於成本限制,它們定價不菲。線下店鋪中,它們有的被放置於玻璃櫥窗里,可遠觀而不可把玩。概念與量產似乎就這麼一塊玻璃之隔,卻撲滅了許多人對手機形態的好奇心,也阻斷了他們觸碰未來的通道。


經過多次疊代,目前的摺疊屏手機相比第一代量產產品更加優秀,更具備實用性,更重要的是,從摺疊屏手機的實際使用,不少人開始思考類摺疊形態的設備究竟在如今的環境當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承擔怎樣的責任。它可以是手機,也可以是平板,還可以是筆記本電腦,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產品的名字:三星 Galaxy Z Flip、MOTO Razr 2020、Surface DUO、ThinkPad X1 Fold 等等。

雖然它們稱不上完美,甚至還有這裡或那裡的毛病,但這正是新技術投入實踐所需要面臨的問題,也是實踐的意義所在。科技技術之所以能夠帶動社會進步,就在於它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一樣,如果技術連邁入生活都不敢,那麼只能停留在概念階段。

投入市場的產品與技術太多,像我們每天刷過的信息流,有的會被我們留下稍後再詳細閱讀,有的標題黨聳人聽聞,點開之後卻是複製粘貼,還有的一刷而過,如同那些哈哈哈哈的短視頻和微博,哈完之後什麼都不會留下。網際網路快餐,追求的就是一時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