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類建造的最大可移動物體,有人會想到直沖雲霄的太空飛船,或是擔任移動飛機場的航空母艦。但是這兩個龐然大物,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簡直微不足道。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其排水量也只有它的八分之一。

它就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最大的可移動物體“諾克耐維斯”號油輪,專門用於原油運輸,屬於超大型原油運輸船。排水量高達825344噸,單獨船錨就有36噸,最終卻不幸殞命印度。

▲人工構造物的長度比較示意

圖片由上而下分別是:五角大樓(藍色壓底圖案,431m)、Apple Park(綠色壓底圖案,464m)、瑪麗皇後二號郵輪(345m)、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342m)、興登堡號飛船(245m)、大和號戰艦(263m)、帝國大廈(443m),與諾克•耐維斯號(458m)

“諾克耐維斯”號油輪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它全長458.45米,寬68.86米,這些數據讓它成為了世界最長、排水量最大的船隻,同時也是最長的人工製造水面漂浮物,如果把船身和橫躺下來的埃菲爾鐵塔相比,“諾克耐維斯”號依舊要大很多。

▲諾克耐維斯號與世界知名摩天大樓高度比較

諾克耐維斯號能夠容納將近650,000立方米的原油(將近410萬桶),利用其3.5寸厚、由住友造船開發的雙層船體技術,來防止原油意外滲漏污染環境的可能。然而,滿載後的這艘船吃水超過24米,因此無法通過水深較淺的世界主要航道,例如英吉利海峽和蘇伊士運河。

▲諾克耐維斯號與世界知名船隻尺碼比較

圖片由上至下分別為:1.諾克耐維斯號;2.貨櫃輪艾瑪•馬士基號;3.豪華郵輪瑪麗皇後二號;4.鐵砂散裝貨輪柏格斯達號;5.航空母艦企業號

另外,由於這樣大的吃水深度,滿載時的諾克耐維斯號無法進入世界大部分的主要港口,而是需要特殊的接駁設施,在外海直接卸載原油。諾克耐維斯號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與電腦輔助技術,僅需用35名至40名船員就能順利航行。

諾克耐維斯號是世界上最巨大的油輪,但要談起它的命運,那真稱得上是命運多舛。諾克耐維斯號最早是在1976年12月,在住友重工位於日本橫須賀市的追濱造船所建造,船體編號1016號,並獲得“海上巨人”號的命名。海上巨人號原本的訂購者是一名希臘船運業者,但他在擁有該船三年後,在船隻尚未完工之前因為破產,將這艘船轉賣。

海上巨人號正式運營的主要任務是在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一帶運輸原油。當時兩伊戰爭正打得不可開交,嚴重影響到了波斯灣地區的石油運輸。伊拉克宣布任何載運伊朗(或其他阿拉伯國家)所生產原油的船隻都將成為伊拉克襲擊的目標,但海上巨人號仍然冒險進入波斯灣海域進行運輸工作,最終招致不幸。

在1988年5月14日航經霍爾木茲海峽時,遭遇伊拉克戰機飛魚反艦導彈的攻擊,沉入伊朗哈爾克島海岸外的淺海海域。所幸當時所處海域水深較淺,海底也較平坦,海上巨人號仍有部分露於水面,也可說處於擱淺狀態。海上巨人號處於前往伊朗裝載原油途中(為空艙),僅有數千噸燃料用重油,未釀成嚴重生態災難。沉沒後的海上巨人號就以這狀態一直留在海底,直到兩伊戰爭結束。

1989年,海上巨人號以3500萬美元轉賣給挪威的聯合私募基金諾曼國際,船隻打撈後被拖至新加坡的吉寶造船廠,自1990年10月起進行大規模修復工作,這次的維修需要3200噸的鋼原料,更換掉的管線長達32公裡,需要6000萬美元的修繕費用。在經過一場堪稱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船隻修復工程後,這艘船被改名為“快樂巨人”號重新復出。

諾曼國際實際營運快樂巨人號的時間並不久,1991年時他們將這艘船以39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另一家挪威船公司亞勒海運,而該船也同時改名為亞勒維京號。在歷經十餘年的服務後,亞勒維京號被轉賣給新加坡籍的第一奧森油輪,並且改名為“諾克耐維斯”號,該公司與卡達的快桅石油簽訂一紙合約,租賃這艘船三到五年的時間,停在夏辛油田作為海上儲藏與裝卸原油的設施。

為此諾克耐維斯號在2004年3月進入卡達干塢進行FSO化的改裝,改裝項目包括主要管線的重設,新的泊靠系統,與一個直升機停機坪的裝設等,並於6、7月間開始啟用。2009年12月,結束FSO用途後,船體被賣給印度,命名為“Mont”。2010年1月4日,於印度古吉拉特邦亞蘭市拆解。其36噸重的船錨則保存於香港海事博物館作展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