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 上午11:06
檢視相片
攝影/謝佩穎
更多
文字/林雨佑,攝影/謝佩穎、吳逸驊,共同採訪/曹馥年
全台灣有293所中小學,在921一夕震垮,瞬間上萬名學生面臨無校可念的窘況。政府援引民間力量共同認養、興建,教育部長甚至發出「給全國建築師的一封公開信」召喚建築師投入,引入環保工法、開放校園精神,多所重建學校成為熱門地標。20年後,卻已有14間學校廢校,甚至轉型活化也面臨阻礙。
921震災帶來大破壞,卻意外開啟「台灣新校園運動」。當年教育部為了重建鬆綁法規,促成108所學校由民間認養興建,在全國設計師投入下,蓋出許多獲得建築師公會「傑出建築師獎」及遠東建築獎的特色學校,引發全台關注和讚賞。
20年後,《報導者》實際走訪南投縣其中兩間當年獲獎、後來卻因少子化廢校的校園:和興國小和廣英國小。它們後來各自轉型成遊學中心和實驗教育學校,然而在校舍維護、資產活化上遇有諸多挑戰。建築設計大賽得獎的美麗作品,難以換來校園永續經營。
案例1:和興國小 全台第一所木造校園,轉做遊學中心也收攤
檢視相片
重建的和興國小,創下全台灣第一所全木造校舍紀錄。(攝影/謝佩穎)
更多
盛夏的午後,平地南投市還是好天氣,一進中寮鄉山區卻立刻飄起雨來,不消片刻立刻轉成豪大雨,滂沱的雨勢讓眼前視線只剩下數公尺,小心翼翼經過數個水窪和修路的工程後,轉上一個大陡坡躲進停車雨棚,總算抵達目的地。
「唉⋯⋯你們來晚了。」這是和興樂學遊學中心負責人鄭俊文,看到記者到訪時,丟出的第一句話,因為這一天是營運3年的遊學中心,營業關門倒數第2天。
我們在大門換好拖鞋一走進來,撲鼻而來的就是淡淡的木頭香氣,整個空間乾乾淨淨卻也空空蕩蕩。為了趕隔週正式點交還給南投縣政府,鄭俊文和員工早已打包整理好大部分物品,咖啡廳的桌椅紛紛貼上價格和「已出售」的紙條。他們打算把能帶走的都帶走,不過卻不包括走廊牆邊的一個櫥窗,櫥窗內擺滿了各式獎狀和獎盃,上面寫著「和興國小」。
和興樂學遊學中心前身是南投縣中寮鄉和興國小,921大地震全毀而重建的學校之一,重建後成為全台第一棟全木造的小學,曾獲得遠東建築獎「九二一校園重建特別獎」,是媒體鎂光燈下的焦點。
2001年重建完成後14年,和興國小終究不敵少子化浪潮,全校生不到20人,2015年併入永樂國小,由永樂國小代管。
廢校一年多後,經由縣府以活化校舍名目招標,由鄭俊文得標經營和興樂學遊學中心。但鄭俊文撐了3年,以退場告終,南投縣府重新公開招標。
濕氣中的綠建築,維修成本高、活化限制大
檢視相片
身處潮濕多雨的中寮山區,學校木造建築在維護上相當困難。(攝影/謝佩穎)
更多
20年前,木造森林小學是和興國小的亮點;20年後,木造卻是讓校方以及後續經營者最頭痛的麻煩。
中寮鄉山區經常下雨,每每能看見四周山頭白霧環繞,雖是浪漫,但長年潮濕環境卻是這間純木造小學最大的考驗。「這些綠建築,現在有些可能都爛掉了⋯⋯和興國小材料就腐爛了,材料一直要抽換,」時任921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黃榮村說。
和興國小在落成的第10年(2011),縣府開始維護翻修工程,包括防水隔熱、白蟻防治、木柱補強,前後花了300萬元,比起一般學校維護還高出許多;即使廢校不使用,仍要再花錢整修木地板。南投縣教育處每年雖有1,500萬修繕費供全縣各校申請,每年卻都不夠用,和興國小的高維護費當然也只能專案報請中央出錢。
從工廠退休後的鄭俊文3年前來到了和興國小,清幽的環境和全原木的構造讓他驚呼,彷彿置身別墅,趕緊在最後一刻用每年47萬租金的價格標下這裡,著手經營。與南投縣政府的合約載明,校舍的維護都要由業主負責,像每一年半就規定要油漆一次。
接手後鄭俊文才發現,整理維護的成本遠遠高出他想像。他提到,接手時花了200多萬元打掃和裝潢,光是整棟木頭漆油漆就花了100多萬元,至今仍有漏水問題。
木造的困擾不僅維修成本高。鄭俊文提到,有位和興國小畢業的校友曾跟他說,以前在和興念書時,學生都不太敢上到二樓去,「只要一上去就會被罵,因為木造結構,一跑步地板就會震動。」
四度流標仍找不到人接手
檢視相片
已轉型成遊學中心的和興,今年重新公開招標,目前仍找不到人接手。(攝影/謝佩穎)
更多
維護成本高,鄭俊文經營3年只能勉強打平。他提到,這裡雖像別墅,但無法做為民宿用途,因為縣府合約載明「經營需限於文教用途」,所以遊學中心3年來大部分只能接待親子共學營、同學會或宗教團體來禪修。
加上交通不便、附近景點少,政府協助資源匱乏,經營相當不易。鄭俊文說,對外聯絡的鄉道長滿雜草,他想要割草,到處去找地方民代都互踢皮球,加上地方人口外移嚴重,找不到人手幫忙,只好自己挽起袖子到處割草,免得被客人嫌棄。
然而,真正讓鄭俊文萌生退意的是和縣府的合約年限。標案一標3年,3年後雖有優先標租權,但過短的時間卻讓他不敢投資,壞掉的電梯索性放著不修,「等我整理好調整好,一年半都過去了⋯⋯。這裡要長久經營,格局都要改,可以標10年的話,比較有可能(繼續經營)。」
過去鄭俊文常囑咐來訪客,二樓禁止飲食,怕食物屑影響木結構,「我都跟他們(房客)說,你們是在替國家保護這間學校耶!」」為了繼續活化國家資產,鄭俊文還是私下詢問很多人,卻都沒人有意願接手。縣府這次公開招標,已經四度流標。
案例2:廣英國小 有機森林小學,變身私人實驗教育學校
檢視相片
廣英國小目前由森優實驗教育學校進駐,學生下課時在池塘邊做氣體實驗。(攝影/謝佩穎)
更多
「廣英國小重建的構思在於配合大自然肌理為主調,以層層交疊的屋頂與遠處的山林相呼,讓整個校園與周圍大自然環境共存,即所謂『有機建築』的呈現。大部分的白牆設計,有別於一般學校牆面的瓷磚,就是一種『有機』意識⋯⋯」這是廣英國小獲得遠東建築獎後,被遠東企業印在「921校園重建月曆」上的一段敘述文字。
沿著只有一台車身寬的小路前行,兩旁滿是茂密的樹林,要來到同樣位於中寮鄉的廣英國小,同樣得費一番功夫。好似森林度假村的建築白牆雖不敵歲月有些斑駁,仍透著「有機」的氣息。但當年廢校時,卻曾被鄉公所嫌棄交通偏僻而不願接管。
廣英國小同樣因少子化,在2015年併入中寮國小後廢校,廢校一年多後由森優生態實驗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森優)得標經營至今。設計背景出身的森優校長蔣小梅在接觸北歐教育後,有感於台灣填鴨式教育的局限,決定自己辦學。起初在台中潭子租了一塊地經營學校,幾年後租約到期,急著另覓新校地,因緣際會來到廣英國小,趕緊用每年近百萬租金標下,把師生帶來這塊新天地。
「剛來的時候,這邊好像廢墟,」蔣小梅形容剛接手時的雜亂景象,廁所還因為怕被人潛入破壞而用鐵皮釘死。不過這裡實在偏僻,連要找到有人來破壞都不容易。
原本森優在台中知名度不高,搬到中寮後,卻因為獨特的校園背景和辦學理念,吸引媒體報導打開知名度。全校招收國小到高中約60名學生,不乏有遠從桃園、新竹來就讀的,週間住校,週末則搭校車再轉乘高鐵往來。還有家長先預付訂金,準備等小孩幼兒園一畢業就送過來。
森優強調生態和合作,從縣府接手後改造學校的生態池,校園各處種滿蔬菜,更養起兔子、雞、山羊、綠鬣蜥、陸龜等動物。學生除了必須分組輪流照顧這些小動物外,每天午餐菜單更是大家一起討論食材設計,分工切菜烹飪,最後一起享用。除了基本的國英數學科外,還有異於一般學校的主題式教育課程,如木工、泡咖啡、騎單車,學生更實際發揮所學,共同設計和建造學校的新兔舍。
地方政府無力補助,業者盼合約延長以利經營
檢視相片
森優實驗教育學校校長蔣小梅,得標廣英國小後才發現許多隱形成本。(攝影/謝佩穎)
更多
南投縣財政不富裕,新興的私人實驗教育更是苦無經費補助。蔣小梅說,過去森優在台中市還能跟政府申請到10幾萬補助教具,南投縣則是連可以供申請的計畫都沒有,搬過來後,完全是自力更生。
比起其他私立小學,森優的學費不是最貴,但跟公立學校相比仍有頗大差距,小學一個學期學費就要約15萬元。即使學費不低,私人辦學損益仍難打平。從縣府接手後,森優前後花了200多萬元整理翻修,也才發現許多隱形成本,像是叫水肥車來抽水肥,因為地處偏遠,價格就是市區的兩倍。蔣小梅粗估,搬到中寮之後,學校經營仍虧損近千萬,現在考慮要賣掉第三棟在市區的房子以填補資金缺口。
「我們還是覺得,現在把學校辦好是最重要的事!」蔣小梅說,縱使虧損,仍不放棄教育理念。今年森優和縣府的合約到期後,森優繼續承租,同樣也是3年一約。不過,蔣小梅卻跟鄭俊文有同樣的想法,希望合約能延長到10年,對於業者長久經營來說是個保障,也能讓國家資產確實活化。
「新校園運動」檢討 引入民間資金的利與弊
時間拉回20年前,921地震災情以南投縣最為嚴重,全台293所中小學全毀須重建,南投縣就有138所,佔比將近一半。行政院隨即成立「921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以下簡稱重建委員會)」,統籌全台政府和民間的資源,處理災後事宜,校園重建便是委員會一大任務。但如何在短時間內一口氣重建近300間的學校,讓上萬名學童有學校可以念,成了當時政府的最棘手的問題。
檢視相片
時任921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的黃榮村,20年後再回顧當時決策,認為重建學校政策方向和民間捐款運用方式應有區隔。(攝影/吳逸驊)
更多
黃榮村回顧當時情況指出,全倒的幾乎都是義務教育的中小學校,既然是公立學校,其重建自然應由政府編列經費。按照SOP,應該是由當時政府重建經費約3,000億元(註釋:政府籌編的重建經費約2,600億元以上,另有民間捐款340.7億元,加起來有超過3,000億元可運用。)來編列重建經費;不過,後來還是引進民間力量,重建了其中108所學校(註釋:民間認養108所,包括慈濟51所、台塑15所、紅十字會11所、台中農田水利會10所,以及其餘團體21所。),佔全部重建學校約三分之一的比例。
「他(時任教育部部長楊朝祥)說那時錢不知道在哪裡?倒掉的學校,老師家長校長都哭啊,哭窮啊、哭教育怎麼辦?很急啊!當時忘掉這件事應該依照SOP,是要政府編錢,」黃榮村回憶當時由民間協助重建學校的背景,同時也提到由民間捐助重建公立學校產生的一些後遺症,除了因經費來自私人,政府部門後續納管監督力道有限外,還有民間捐款運用的優先順序和排擠效應問題。他舉例,重建學校的慈濟想要提高防震係數,建造成本比較高,51所學校就花了70幾億元。
但921災損嚴重,黃榮村認為,除了學校重建外,還有很多社會救助的需求更適合由民間來幫忙。當年重建委員會生活重建處處長許志銘就舉例,很多人屋子不但倒了,還壓壞車子,變成房貸車貸兩邊都要還,還要加上貸款的利息,難以負荷,但政府不可能編預算去幫忙處理民眾和銀行之間的債務,這就是民間比政府更合適協助的著力點。
「政府應該要緊急趕快編列一個預算給學校(重建),讓民間的捐款留下來做這樣(協助解決私權)的事情,」20年後再回顧921重建,黃榮村認為重建學校政策方向和民間捐款運用方式應有區隔。
不過,民間重建學校,確實效率勝過公部門。
黃榮村說,工程不是教育部的專業,一下要蓋上百間學校更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再加上當時採用重建學校是「最有利標」而非「最低標」,如何和建築師溝通設計合約、引進營建署的PCM(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專業營建管理)等,都花了滿長時間學習、磨合。等到地震結束後隔年(2000)底,民間學校大都重建完成,教育部負責的學校卻連發包都還沒,「那時行政院長張俊雄和總統還說我們要跟慈濟、台塑學習(蓋學校)。」從黃榮村的說法,更可見當時重建委員會所遭受的時間壓力之大。
台灣開放校園革命起始點
檢視相片
於南投山區的廣英國小(現為森優實驗教育學校)當年重建後,搖身變為有太陽能板、雨水回收、生態池,以有機建築概念設計的學校。(攝影/謝佩穎)
更多
不過,當年教育部負責的學校因採用最有利標,得以號召全國優秀建築師投注、揮灑,獲得九二一校園重建特別獎的多是由政府重建的學校,包括和興國小及廣英國小。一次的大規模校園重建,彷彿建築界的設計大賽,每間學校比美比特色。
九二一地震8個月後,各縣市才盤點確認完災損和所需經費申報給中央,在520新舊政府正式交接那一天,教育部部長曾志朗宣布「新校園運動」作為災校重建的行動主軸,並由政務次長范巽綠負責協調整體計畫。
20年後,范巽綠再回到教育部擔任政務次長,回想當年情況仍是記憶猶新。她提到,921地震一震才驚覺,台灣很多豆腐渣工程的校舍根本不堪一擊,所以在重建時建築物的安全自然成為重點,但校園除了安全外,學生的學習使用經驗也很重要。「當時正好九年一貫又要上路,大家對於教育有很多期待,希望能跨領域統整空間上的想像,跳脫過去制式的教室和教育。」
「新校園運動涵蓋很多參與式設計,呼應不同地區特性、文化族群、天然條件,從閩南客家族群,山區到海洋,農村到都市⋯⋯盡量使用永續建材,為的就是一起為下一代蓋一所好學校,」范巽綠也說,新校園運動影響的不只是教育,當時教育部採用最有利標方式來蓋學校也是「營建史上的突破」,不但蓋出好學校,也直接促成了台灣建築界的團結。
范巽綠指出,把學校蓋好,周遭的社區就會跟著變漂亮。政府之所以要在偏遠的地方蓋最好的學校 ,就是要強調「我們不會放棄地方,會把最好的教育放在這裡。」新校園運動也成為台灣開放校園、與社區串聯的起始點。
少子化的二次校園轉型挑戰,不輸大震
然而20年過去,當時這些地標「名校」面臨如今廢校命運,再回頭看當時決策,確實存在盲點。有些校園原本就地處天災高風險地帶,甚至原本學生數即很少,投注經費重建當下已可看見危機。
當年全台灣因地震重建的293學校中,已有14間學校因少子化、颱風、土石流等原因,在10幾年前陸續併校廢校;其中,南投縣就包辦7間,廢校命運各不同,有的因地基流失直接停辦(註:水里鄉新山國小校舍及土地遭桃芝颱風溪水暴漲沖刷而流失)、有的等著拆除還地(註:信義鄉忠信國小已編列預算執行無照老舊校舍拆除計畫,拆除後將還地予原住民族委員會)、有的變成土石流觀測基地(註:信義鄉神木國小與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簽訂契約,辦理土石流觀測事項)、有的撥用(註:水里鄉車埕國小已奉准有償撥用縣有土地及建物,依規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或由鎮公所申購(註:南投縣政府公有房地處理小組,同意埔里鎮鐘靈國小建物變更為非公用財產,由財政處接管辦理埔里鎮公所申購後續事宜)、有的轉型成品格英語學院(註:南投縣府與宏達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將水里鄉玉峰國小轉型為品格英語學院,輪流提供全縣小四學生一週的品格和英語訓練)。
檢視相片
九二一災後重建293間學校
更多
檢視相片
少子化危機,也是921重建地標學校如今困境的關鍵之一。(攝影/謝佩穎)
更多
在關門的倒數第2天,鄭俊文坐在和興國小留下的空蕩木屋中感慨地說,政府若早知道這間學校多年後會因少子化廢校跟活化困難,「或許當初就不應該重建。」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祕書長劉旭欽更直言,像和興國小與廣英國小就是「最標準的不應該重建」的學校,「它們跟鄰近學校的距離不遠(註:和興國小距離永樂國小約3.9公里;廣英國小距離中寮國小約3.6公里。),生活動線又一樣。」他指出,另一所南投縣水里鄉的新山國小問題更大,當年擔任新山國小重建委員會委員的他,去探查訪視時差點丟了性命。
「我開著車(往新山國小),突然眼前幾公尺一塊大石頭砸下來,差個一、兩秒,我可能就沒命了⋯⋯,」劉旭欽和當年新山國小校長雖然同樣支持直接廢校,但擋不住民代和當地居民的壓力,「當地居民認為,『其他地方就可以重建,為什麼我們就不行,是嫌我們學校小嗎?』」後來,新山國小才重建到一半就遇到桃芝颱風,溪水暴漲沖刷流失地基後,結局還是廢校。
雖然學校後續經營和維護費用是地方政府支出,但在中央有大筆重建學校的預算,各地方大興土木的背景下,「當年哪個縣市首長敢把廢併校議題一起處理(而選擇不重建)?」劉旭欽點出問題關鍵。
現在負責廢校管理業務的南投縣政府教育處國民教育科科長紀忠良則表示,少子化的議題是近10年才出現,最近幾年國小的少子化甚至還有回穩情況,這些都是20年前重建時難以預見的。
至於和興國小的未來,紀忠良說,教育部會列管追蹤全台灣尚未活化的學校,縣府教育處必須積極活化。和興國小因無人投標,南投縣教育處會下調標價,持續標租,「直到有人標到為止。」
不過范巽綠認為,921震災災後重建委員的民意調查中,最受滿意的部分就是校園重建。當時重建還有很多學校現在大多發展得很好,像和興國小這樣遇到活化瓶頸的案例畢竟還是少數,南投縣教育處也很積極地在尋找學校的定位。
范巽綠指出,少子化是各地都會發生的問題,日本這20年間因為少子化,全國就收掉了7,600多間學校,有些學校變成圖書館、NGO或是酒廠。她強調,教育部已經公布了國中小校園空間活化注意事項,就是希望讓校園不再限於單純教育用途,可以轉作幼兒園、社會教育等用途。
「校園如何活化轉型,大家都在思考,也都還沒找到最好的方式。」儘管把921校園重建工程視為生涯參與的一項光榮印記,范巽綠也不得不面對,現今因少子化萎縮、凋零的校園轉型工程,嚴峻的考驗甚至不輸20年那場大震。
聯絡作者:動態骷髏 文章來源
Yahoo奇摩取得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獨家授權,同步刊登《震變20年—翻轉台灣的921》系列專題。透過20年來,一直在「地震現場」守護的身影:自費追蹤失依兒的「街頭張老師」;孤兒資助者的官員;分分秒秒監測台灣地心的地震團隊。看見921為台灣留下最深的傷痕、也為台灣社會全面改造奠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