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果小果媽媽

今早看微博,刷到一條十分憤怒的消息。

天津南開區,二馬路一戶家庭,爸媽為80後兒子買婚房,耗盡積蓄還外借30萬元。

婚期臨近,兒子又按女方要求,找爸媽索要6萬聘禮錢,接連鬧幾天。

媽媽心疼兒子, 又拿不出錢,哭說,兒啊,你這是逼媽媽去死。

兒子說,那你就死吧!

絕望的媽媽從五樓縱身躍下,當場身亡……

80後,三十幾歲的人了,沒錢只知道逼父母,甚至不惜把母親逼上絕路,真的太可悲。

難道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嗎?

於是,我去深挖了一下這個事件,找到博主小熊毛毛dx的博客,了解到一些相對具體的信息。

原來這件事發生在2011年6月,家裡是普通家庭,兒子處個對像有2年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家裡還沒有買房子。

他爸媽就拿出自己的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借了一圈,才攢了一套獨單(天津房地產的詞語,指的是一室一廳或者乾脆就一間住宅。)

2011年天津南開的房價

但是,女孩家很不樂意,數落他沒本事,然後說:

“要結婚,按官價你們家出6萬塊錢聘禮再說,家居家電你們家得備齊了,別拖拖拉拉的,都2年多了,我們閨女歲數大了,等不起你們家。”

男子覺得很憋屈,然後回家跟爹媽學舌。

爹媽聽了也難受,就跟孩子說:

“咱家條件就這普通人條件,你爸給你借了30萬,家裡又出了30萬,你跟他們家商量商量行嗎,要不再等等,我跟你爸再攢點。”

男子不住念叨,他爸沒法就出去籌錢了。

一連幾天,女孩催問男子怎麼樣了,還數落這男孩聳,爹媽廢物點心。

男子就把氣撒回家,跟他媽媽念叨,問還能從哪弄點錢,甚至自己花錢買彩票,惦記中大獎。

事發那天,男子也是在家叨叨,說自己怎麼被女方看不起,媽媽心疼孩子,又實在拿不出錢了,傷心地哭了起來。

男子就怪罪媽媽,說沒錢就怪你們倆,幹嘛生我呢,你們沒本事還哭嘛哭,媽媽就說,你怎麼能這樣說呢,這不逼我嗎……

結果不孝子就說,逼你怎麼了,你怎麼不死呢你……絕望的媽媽從五樓跳了下去。

就這樣,悲劇發生了。

三十幾歲的人,自己攢不到錢,只知道啃老,還啃得理直氣壯,活脫脫一個巨嬰,永遠都長不大,只知道壓榨自己的父母,甚至不惜逼死父母。

這種人算是被養廢了。

父母之愛子,掏心掏肺,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有句話,糖果媽特別認同: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一味滿足孩子,永遠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孩子3歲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但當他20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

想起之前一部爆火國產短片《巨嬰》,直戳萬千父母的心。

短片中的巨嬰,從小到大,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穿衣有媽媽幫,吃飯有媽媽餵,剃鬍鬚也是媽媽來,除了玩遊戲他什麼都不會,也什麼都不用做。

爸爸雖然有些看不下去,但是仍然選擇保持沉默,好像家裡發生的事情都與他無關,到點上班,結果在路上遇車禍不在了。家裡沒有了經濟支柱,媽媽開始變賣家裡的東西維持生活。

巨嬰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心安理得地啃老,直到一天,他看上了一款VR產品,但是媽媽負擔不起,拒絕了。

巨嬰很生氣,老母親為了討好兒子,沒辦法只好拿出自己的“腎臟”遞給孩子。

孩子立馬拿去換了VR,直到他玩餓了,不耐煩的叫母親,卻發現母親沒回應,生氣地推了老母親一把,卻發現老母親已經死了。

他一個人沒法活下去,於是,只好鑽回媽媽的肚子裡,繼續當個嬰兒。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卻足夠令人深思。

那些被溺愛的孩子,冷漠不懂得感恩,對生命沒有尊重感,更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中的風雨。

不要讓你的愛害了孩子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一味的滿足孩子,那不是愛,而是害。

愛孩子,就該克制。

1、不替代包辦,不控制孩子。

包辦代替,實際上也是一種控制,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讓孩子養成了事事依賴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懶得自己動手了。

但是,我們總有老去的一天,總有管不了孩子的一天,我們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正如,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你不能總牽著他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是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越早越好。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3、引導孩子承擔自己的人生。

父母要以身作則,不想孩子變成啃老巨嬰,父母首先要放下巨嬰父母的身份,先過好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小時候的問題,小時候,孩子犯錯了,父母就得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過來,讓孩子在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學習,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孩子,才會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才會成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