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生圖像?」「校本課程?打錯字了吧應該是本校課程?」「分流是什麼意思?」「高中的課程地圖又是什麼?」......今年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完全不一樣的課程與升學路徑,複雜到一言難盡。為此大多數高中趕著在6月底,完成各校專屬的課程輔導手冊,但面對這些無法一眼看透的專有名詞,家長又該如何聰明讀懂?
國中教育會考剛結束,很多高中職行政人員跟著忙起來,準備每天接不完的家長詢問電話。「這是第一波高峰期,對升學制度比較進入狀況的家長,開始打來關心,幫孩子選校;至於第二波會發生在開學之後,家長很擔心接收不到充足的資訊,會錯過些什麼重要的升學相關措施」,台中市大甲高中教務主任林怡君說。可以從社團學習小孩如何教導 社團: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我)
今年更特別的,高一新生是108課綱上路首屆,從課程到升學路徑,都有明顯的改變,因為不確定性高,為家長們帶來了焦慮。教育部已要求各高中職,都要編寫一份「課程輔導手冊」,還要分為教師版、學生版和家長版,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有關課程地圖、學生圖像、選課諮詢、學習歷程等資訊。
以大甲高中為例,因為本身是綜合高中,也就是同校畢業生有的考學測、指考,有的考四技統測,升學路徑複雜到一言難盡,過往多年一直都有很豐富的家長溝通經驗,就被選為撰寫家長版課程手冊示範版的代表。
家長溝通選課原則,以簡明扼要為主
校方坦承,以前雖也有編寫課程手冊,但多數行政人員只把它當成一份例行工作,並沒有認真考量過家長的需求。這次身負重任,特別找來幾位校內職員、未來可能會送孩子來就讀的「準家長」,看完全部內容後給予回饋。這些家長的疑惑,也會是多數人的疑惑,該校匯整家長對課程手冊FAQ如下:
Q:什麼是學生圖像?
A:校方期待藉由課程引導,讓學生3年後畢業能具備的能力樣貌,例如大甲高中訂出的就是學習力、思考力、表達力和國際力。
Q:校本課程是什麼?打錯字了吧?應該是「本校課程」?
A:在十二年國教中十分重視各校發展出屬於本校特色的必修課程,名稱就叫「校訂必修」或「學校本位課程」,簡稱「校本課程」。
Q:課程地圖是什麼?
A:108入學新生將透過一套系統性、層次性的全校課程發展機制,導覽課程路徑,協助學生釐清生涯發展方向,規劃出理想的學習地圖。
Q:在新生課程地圖中,看到適性發展、多元探索,這些都是選修課嗎?
A:高中3年的課程地圖中,高一屬於試探階段、高二屬於分流、高三進入專精,3個年段各有基礎學習、適性發展、多元探索3大類別,其中必修和選修所佔比例不同。以大甲高中為例,分7大學程且各有課程地圖,其中細分出哪些是部定必修、校訂必修和多元選修,家長可以就孩子的興趣,一一上學校網站查詢。
有看沒有懂?上網細查、參加新生說明會可提問
還有家長看完「高一彈性學習時間說明」後,擔心的是,未來彈性學習沒有算學分,要湊滿150個學分畢業,會不會更困難? 也有人看完「選課諮詢輔導規劃」長長的圖表後表示,「只覺得是很炫的圖,沒認真看」,校方明白家長大多很忙碌,也沒耐性看完,所以家長版簡報上限就訂在20頁以內。
今年孩子要升高一的家長高琇芬表示,她對新課綱完全沒概念,也沒聽過高中會有選修課這件事。但她比較懷疑的是,如果大量加開選修課,目前高中都有夠的師資嗎?若沒有,是否只能外聘?這樣聽起來感覺像是社團教練的性質,是否都有取得合格證書呢?
不久前才聽完一場補習班辦的說明會,高琇芬認為,所謂的大學學測「5選4」,聽起來好像可以放棄1科?但又因為現在有繁星、個人申請等多種入學管道,表示高中3年的成績也很重要,這樣哪有辦法為學生減壓?
如果家長們看完簡化版,還是有很多疑問,也別擔心。8月底新生訓練,全體高一新生報到日,高中教務主任會再向全部學生說明一次,也會辦一場大型的家長說明會,這和一般行之有年的班親會又不同,主要根據課程輔導手冊,當面向家長們仔細說明今年起的課程和考招方式,有幾項重大改變,家長都可以當場提問。
台北市建國中學教務主任蔡哲銘能理解家長的困惑,他說,升大學制度本來就很複雜了,108學年度起會更複雜,與其等待家長一直打電話進來問,不如各校編寫完整手冊、辦說明會,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林怡君也說,高中端大多已體認到,在新制度改變下必須主動出擊,向家長說明是責任也是義務,甚至是一種預防性措施,「像是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必須每學期末上傳,如果學生沒注意到時間而錯過,家長可能會反過來怪學校沒有充分告知」,因此今年多數高中都設法在一入學,就把資訊用最簡白的方式傳遞給家長和學生,但也得提醒家長,16歲的高中生必須學會自己負責任,主動為自己的升學做規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