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第二個心臟─腳

為了使集中在身體下肢的血液回到心臟,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腳的功能就有著第二個心臟的稱謂。走路時請仔細觀察小腿的動作,可以看出肌肉會配合走路而伸展和收縮。這個動作稱為「肌肉幫浦作用」,利用肌肉的收縮,與靜脈瓣膜共同發揮將血液送回心臟的功能。

在此請思考一下,第二個心臟的腳,走路時的主要功能為肌肉收縮。那麼,不走路時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答案很簡單。

不走路時,第二個心臟也只好停止下來。例如,經濟艙症候群便是血液循環惡化,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而形成的疾病。由於長時間保持相同坐姿,第二個心臟沒有活動,就會導致血流惡化而引起這種疾病。

只要走路就可以改善血流。

這種將血液送回的功能減弱,有一眼就能看出的特徵,那就是「下肢靜脈瘤」這種症狀。位於浮腫部位的血管浮起如同蛇行,或是血管類似蜘蛛網般浮起,大家是否看過?

特別以四十歲以上的女性居多,這是腳部的瓣膜損壞,導致血液逆流,血液聚集在瓣膜下方,這是因為肌肉力量減弱,無法將血液送回心臟所造成的。由下肢靜脈瘤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血流不佳。

很困擾的是,這種靜脈瓣膜一旦損壞就無法修復。而且,腳部浮腫的狀態持續下去,瓣膜的損壞會愈趨嚴重。

血流堆積下半身竟也會引起肩膀僵硬、頭痛!下一頁看醫師怎麼說

襪子鬆緊帶的痕跡很難消褪,或皮鞋變緊而難穿,自己由這些現象即可發現腳的浮腫。

要以醫學的手法來判斷浮腫,用力按小腿五秒鐘左右,凹陷的部位遲遲不恢復,就可以診斷為浮腫。

女性出現這種下肢靜脈瘤的機會約是男性的二~三倍,這意味著女性「將血液送回心臟的力量較弱」。

血液聚集在瓣膜下方的狀態,中醫稱之為「瘀血」,也是血流惡化、停滯的狀態。

會有男女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為肌肉量的不同。男性小腿肌肉較多,因此比較容易使血液流回心臟。

只有人類是使用雙腳步行,從這裡也可以了解,要將血液由下往上送回心臟,由於違反地心引力,因此,血液容易聚集在腳部。

愈是站立在同一位置工作的人,愈容易罹患靜脈瘤,每天站立十小時以上,更可能變成重症。若你是站著工作很少活動的人,請務必特別注意。

腳部浮腫,是因為站著不動而使得聚集在靜脈的血液,從微血管滲出水分而引起的。也就是血液停滯在腳部的狀態。原本應循環至全身的血液卻聚集在腳部,結果造成上半身血液不足。因此,腳部浮腫的人容易出現肩膀僵硬或頭痛乃是必然的事。

那麼,要如何才能使靜脈的血液流回心臟呢?

方法就是活動腳部。

怎麼走路才能提高血液迴流的效果呢?下一頁醫師告訴您

當然普通的走路就可以,但我更推薦「將大腿抬高來走」。

大腿抬高,將腳跟向前踢出。充分伸展小腿的肌肉,能增加送回血液的效果。

大幅度地活動大腿肌肉,還可以期待瘦身的效果。

【提高大腿走路】

  1. 將一隻腳的大腿抬高,膝蓋高度超過腰部。
  2. 腳跟向前踢出來行走(但腳尖不要朝向前方)。
  3. 換另一隻腳同樣實施。

另外再建議一項「腳跟上下運動」。

持續鍛鍊肌肉,就能增強將血液送回心臟的力量,並有改善血流的效果。

這樣不但能消除下半身的浮腫,使腳踝變細,還可改善肩膀僵硬。鍛鍊小腿後,穿上高跟鞋的姿態會非常美麗,相信能令女性讀者們感到開心。

中醫認為「活動身體,血液也能流動」,活動腳部能將靜脈的血液送回心臟。

這可說是改善女性血流最有效果的方法。

【腳跟上下運動】

  1. 腳尖翹起。
  2. 背肌伸直,緩緩上下活動腳跟(五秒左右)。
  3. 三十次為一組,每天早晚各作一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