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1年因為出演《流星花園》的女主角“杉菜”爆紅之後,

大S徐熙媛便成為了台灣偶像劇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為演員來講,大S確實演過許多經典的作品和角色,

比如《倩女幽魂》中可愛的小狐妖“聶小倩”、《轉角遇到愛》裡傲嬌的富家女“俞心蕾”、

《泡沫之夏》裡讓人心疼的“尹夏沫”等等,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經典的作品和角色不少,但讓人意外的是,演戲至今大S還從未獲得過任何表演類的獎項,

反觀台灣偶像劇的其它幾位比她晚出道的女明星們,演技都早已受到過專業獎項的肯定。

比如跟她一起演《流星花園》的楊丞琳,當年在劇中還是個小配角,

2010年就已經憑藉《海派甜心》拿下了金鐘視後;1982年出生的王心凌,

2011年也憑藉《愛上查美樂》獲得了華鼎獎偶像勵誌類題材電視劇的最佳女演員;

“偶像劇一姐”陳喬恩獲得的表演獎項更是不計其數了。

自從2011年結婚生子之後,大S已經有7年沒有新的作品了,至於為什麼沒有拍戲,

大S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道出了原因:因為自己歲數的原因,她說現在自己已經沒戲可拍,

就算有找她的也都是讓她演媽媽的角色,

最誇張的是讓她演王大陸的媽媽,她無法接受所以都拒絕了。

小S聽完後,立刻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真正的演員不該有這種想法,

很多演媽媽的女演員都得獎了。言下之意,是建議大S不要太在意角色的年齡和身份,

如果角色本身夠出彩的話,演媽媽又有什麼關係。

我非常贊同小S的觀點,真正的演員確實不應該受到角色年齡和身份的限制,

他們更在意的是這個角色有沒有挑戰性和這個劇本是不是有吸引力。

很多女演員年紀輕輕就開始演母親的角色而且都非常成功,

演技和實力備受觀眾的肯定,她們就是大S最好的榜樣。

1970年出生的王琳,出演《情深深雨濛蒙》中“雪姨”這個角色的時候,才剛剛30歲,

但是在劇中,卻要演林心如的母親,要知道,1976年出生的林心如僅僅只比王琳小了6歲而已,

給一個小自己6歲的人演母親,而且還是演一個壞女人的角色,估計王琳當時心裡也猶豫過吧。

不過慶幸的是王琳最終還是出演了這個角色,

“雪姨”這個角色也成為了王琳演員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最終《情深深雨濛蒙》在當年大火,

王琳也因為成功演繹“雪姨”這個角色而一炮走紅,從此片約不斷。

1976年出生的楊明娜2013年在霍建華版《笑傲江湖》中出演了“寧中則”一角,

在劇中演她女兒“岳靈珊”的是楊蓉,當時的楊明娜37歲,楊蓉32歲,

兩人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同齡人了,一個37歲的人演32歲的人的母親,

想必很多人都會覺得很誇張吧。不過因為楊明娜在劇中打扮偏成熟,再加上楊蓉天生童顏,

所以兩人飾演母女也並沒有太多違和感。新版《笑傲江湖》播出後大受歡迎,

不僅陳喬恩、霍建華、陳曉幾位主演人氣高漲,飾演配角的楊明娜也因為此劇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1983年出生的佟麗婭,30歲的時候和楊爍一起主演了《刀客家族的女人》,

在劇中她演了一個潑辣刁蠻的村姑,服裝打扮都很樸素。

演她女兒的是1992年出生的新人鮑天琦,兩人也只相差了9歲而已。

當時的佟麗婭明明非常年輕漂亮,卻演了一個20多歲演員的母親,著實讓觀眾有點意外,

如果放到現在,估計很多粉絲都不會支持她演這樣的角色的。

但是事實證明佟麗婭的選擇是正確的,《刀客家族的女人》播出之後,好評如潮,

成為了佟麗婭演藝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佟麗婭證明了自己不僅有顏值,也有演技。

王琳、楊明娜和佟麗婭三人,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演了母親的角色,

而且她們劇中孩子的真實年齡比她們都小不了幾歲,

說實話她們完全可以以“年齡不合適”的理由拒絕演出,但是她們並沒有,

因為作為真正的演員,她們更看重劇本的質量和角色發揮的空間,

正因為如此,她們演的的角色才會讓人難忘,她們的演技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

雖然外表保養的不錯,但不可否認的是大S已經不再年輕了,

今年10月份她就將迎來自己43歲的生日。在這個年齡段出演母親的角色其實很正常,

只要角色合適有發揮的空間,完全沒必要如此抗拒。

希望大S可以跨過心中“年齡”的這道坎,坦然正視並接受自己的年齡,

重操演員的舊業,為喜歡她的觀眾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來源:網路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花20年,追蹤200多對夫妻,我總結了婚姻最可怕的3件事」

最近在重看丹尼爾·高爾曼的《情商》,發現了很多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

比如,高爾曼曾經在20年間,追蹤了200多對夫妻的情感起伏,

他們有些剛結婚,有些已經結婚幾十年。

通過多項研究,他發現婚姻出現危機,一般都早有預警

他曾經在一項研究中,預測出現在他實驗室裡的夫婦,有些在3年內會離婚。

最終結果證明,他的預測準確率高達94%。

高爾曼在《情商》中,總結了婚姻出現危機的3個預警信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這3件婚姻生活中最可怕的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

尖銳的批判

前段時間,鐘麗緹夫妻在某綜藝節目中的溝通方式,就引起極大爭議。

讓我們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張倫碩要洗澡,想讓鐘麗緹幫忙遮擋一下攝像頭。

而鍾麗緹沒重視他的訴求,只是用紙巾簡單遮擋後,就去做早餐了。

於是,等張倫碩發現後,大發雷霆,在鏡頭前批評鐘麗緹“一點都不為別人著想。”

之後,走去媽媽房間,吐槽:“ 她就是懶。”

鐘麗緹在廚房全程聽著他的指責,忍不住為自己辯解:“我不是故意的好嗎。”

張倫碩立刻回懟:“你能認真點好嗎?”

言辭激烈,充滿攻擊性,惹得鐘麗緹當場落淚。

即使事後冷靜下來,他終於想起要跟妻子道歉。

但沒說兩句,卻又開始指責。

在每一段婚姻關係中,都離不開矛盾,但最可怕的是,你用尖銳的批判代替了理性的爭吵。

從曝光的影片可以看出,張倫碩不僅在抱怨鐘麗緹沒做好事,

而且發起了人身攻擊,這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的批評。

鐘麗緹實際已經道歉,但是張倫碩卻給她的過失貼上了“懶”“做事情太自我”的標籤。

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行為才會被網友譴責。

對伴侶行為的抱怨,最終演變成攻擊行為,是很多生活中的夫婦都會遇到的情況。

這類異化的溝通方式,也是夫妻相處的大忌之一。

因為比起理性的爭論,尖銳的批判,乃至人身攻擊,都會產生破壞性極強的情緒衝擊。

如此做法不僅不能讓犯錯的一方改善,還會激起對方恥辱、厭惡的情緒,

最終激發自我辯解,然後引發又一場大戰。

就如心理學著作《錯不在我》裡所說:

“ 絕大多數夫妻離婚,都是長期的累積所致,

這樣的夫妻都以滾雪球的方式責備對方並為自己辯護

夫妻雙方總是盯著對方的差錯,對自己的優點、態度和行為方式則極力辯護。

這樣做恰恰會導致另一方固執己見,甚至寸步不讓。”

夫妻相處過程中,一味地批判、指責,只會消磨掉原本的感情,惡化關係。

遇事不責備,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02

過度的嘮叨

之前看了一個新聞,一個女子在高速路上被丈夫踢下車。

經過交警詢問才知道,原來妻子從重慶到江津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嘮叨。(路程約1小時)

“看著點開,不要開太快了”。

“怎麼還沒有到啊,咱們還有多久到啊”。

“前面有車,你不要跟那麼前,容易追尾”。

一直說個沒完沒了,搞得丈夫沒法專心開車了,最後實在受不了,就把妻子趕下車了。

妻子在一旁哭訴丈夫過分,丈夫呢,情緒爆發後也很抓狂。

其實,大家都理解妻子的初心,她想讓丈夫安全駕駛。

但是採取這種說個不停的方式,真的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激烈反抗。

任何過度的叮囑,都會變成唐僧念經。

不僅起不到效果,還容易讓人感到疲憊,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這兩年,身邊很多同學都結婚生子了,有了孩子後的生活是吵鬧而繁瑣的。

然後我發現一個規律,那些幸福感高的人,通常有點“粗線條”。

而那些“嚴謹”的人,則過得累多了。

比如,我有個同學曉曉,她是一個做事仔細,比較愛較真的人。

她經常在群裡抱怨,有了孩子後的生活太累了,家裡那麼多人,沒一個人能幫上忙。

因為對她的情況了解不多,我們都沒說什麼,只能安慰她想開點。

直到最近一次去她家,我才發現她確實活得很累。

丈夫幫忙給孩子包尿布,她說:“你看看,這邊角都沒整理好,

貼的地方也不對,太鬆了!尿布都不會包,還能指望你什麼?”

然後自己上前去重新包。

午飯丈夫做的,她說:

“你怎麼炒的菜不是鹹了,就是淡了,讓人怎麼吃啊?”然後一邊嫌棄一邊吃。

婆婆幫忙給孩子泡奶粉,她站在邊上盯著,水溫、奶粉的量都要自己確認過才行,

還得指導婆婆怎麼搖晃奶瓶,弄得婆婆也小心翼翼。

總之,那天在她家聽到太多諸如此類的嘮叨,難怪她覺得自己累了。

不只是她,生活在那個家庭的每個人,想必都過得很累。

因為過度的嘮叨,會讓一個家庭烏煙瘴氣,永遠處在低氣壓下。

如洪應明在《菜根譚》裡說:

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

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範。

很多時候,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只要沒有觸犯到原則,

就算做得不標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如何呢?

我想,學會適當放手,停止無休止的嘮叨,才是婚姻幸福,生活舒暢的關鍵。

03

消極作對

台灣一個短片,叫《餐桌上的陌生人》。

影片一開場是這樣的:

一個女子從外面買菜回來,不停在說著今天的經歷,但沒有回應。

本以為她是在自言自語。

突然,一陣急促的鍵盤上響了起來,原來丈夫坐在沙發上,正專注看著電腦。

妻子的話他只當沒聽見,妻子嘆口氣,坐在丈夫旁邊,玩起了手機。

夫妻倆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幫我拿一下遙控器。”

“嗯。”

“那你待會早點睡啊。”

“嗯。”

同處一個屋簷下,他們的對話卻少的可憐。

每次都是妻子先開口。

丈夫的回應永遠都是“嗯”“行”...

兩人的相處狀態,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壓抑。

一個台灣短篇,看哭了多少中國家庭。

然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現實中這樣的婚姻不在少數。

婚姻中最怕的不是吵架、出軌,而是冷漠,是消極應對。

生活中,很多夫妻相處多年後,會變得“無架可吵”。

尤其是男性,在婚姻進入倦怠期後,很容易變得像短片中的丈夫一樣,

開始拒絕對話,越來越沉默。

但這類消極作對,所傳達的信息既強烈又可怕,它像冷冰冰的疏遠態度、優越感和厭惡感的混合體。

就如魯迅所說,唯沉默是最高級的輕蔑。

它也是婚姻危機的一大關鍵信號。

高爾曼指出,在85%的個案中,丈夫屬於消極作對的一方,他們對妻子的批判採取了這種策略。

並且,一旦消極作對演變成了習慣性的回應方式,將會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的後果。

有研究表明,在無聲無息的情緒交流中,如果配偶一方閃現輕蔑的表現,

另一方會被檢測到每分鐘心跳比平時增加兩三次。

高爾曼更發現,如果丈夫經常對妻子表示輕蔑,妻子會容易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

例如頻繁感冒、膀胱發炎,或是出現腸胃系統症狀等。

可以說,消極作對,是婚姻關係中最危險的轉折點,是感情惡化的開始。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裡有這樣台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

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真的是這樣。

好的婚姻,能讓彼此共同成長。

不好的婚姻,則會把雙方都變成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之前離婚大數據公佈之後,我們才發現,婚姻的最大殺手,

不是出軌,不是家暴,而是“生活瑣事”。

小編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327:親密關係》說:親密關係之間出現非愛行為,

傷害更深,也就更痛苦。

婚姻中最怕的不是沒有愛了,而是還有愛,但都被異化的溝通方式消耗殆盡,最後落得遍體鱗傷。

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一段婚姻能走多遠,和兩人的相處模式息息相關。

學會在生活中不斷思考和調整,找到雙方都覺得舒服的狀態。

如此,方能幸福而長久。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