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
2019年6月12日 上午6:50
雖然很微弱,但中美貿易戰的風向,感覺已經有一點轉向─從美國科技大廠、美國盟國反應的蛛絲馬跡看到。
核彈級武器華為禁令,傷人傷己讓風向改變
中美貿易戰打了1年多,主動權從頭到尾都操控在白宮手上,雖然外界─從國際貨幣基金到各國政府,都是採「勸和不勸離」態度,主要是擔心貿易戰最後會損傷全球經濟,但美國國內支持的聲音是越來越大,批評中國過去佔便宜、竊取智財權的聲音是主流。不過,到川普祭出華為禁令後,各種聲音與風向逐漸出現微弱又微妙的改變。
華為禁令對華為與中國產業的殺傷力當然極大,被稱為核子武器級,但同時其破壞性及對美國企業本身的傷害也大。日前傳出美國科技大廠已致函美國商務部,認為華為禁令嚴重損害他們的盈餘,可能迫使他們減少研發,從而減緩電腦晶片的開發進程,甚至會影響美國的軍事技術,最後恐怕反而「危害國家安全」。谷歌也向政府遊說讓谷歌豁免執行禁令,並指封殺華為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等。
更長期來看,華為禁令破壞全球供應鏈「不隨意斷貨」的默契,經此一事,中國必然大力支持與發展本身的供應鏈,以取代國外─特別是美國的廠商。這些公司給商務部的信函中就憂心的指出,禁令已經傷害美國晶片製造商的前景,促使中國企業降低對美國依賴,尋找替代供應商。
科技大廠微軟奇異等紛反對華為禁令
在此之前,全球軟體巨擘微軟與美國工業大廠奇異,就已分別致函美國商務部表達關注,微軟警告封殺華為將令美國從國際研究合作中孤立,最終將影響到美國利益。而負責制定5G標準的國際機構也警告稱,美國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可能會對未來的標準化產生「戲劇性影響」,導致下一代無線技術的開發出現分化。相較先前貿易戰時的態度,華為禁令讓科技大廠的態度改變,不再完全順服的支持川普對中國的政策。
如果說這些美國大企業都是唯利是圖,基於本身利益而對華為禁令有異議,因為華為是美國製的晶片第3大買家,但官員顯然也基於現實考量而有改變。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白宮負責預算的官員發出信件給副總統潘斯和九位國會議員,要求延後執行禁用華為的命令,因為禁令將使能夠成為政府供應商的公司「顯著減少」,同時不成比例地影響到位於鄉間的美國公司,這些美國公司仰賴政府的補助金,而在偏遠地區華為的產品一向相當受歡迎。
東協國家:我們不選邊、要用華為
傳統上東南亞也算是美國的「地盤」,許多國家是美國的盟邦、區域安全也倚賴美國;不過,日前在星國舉辦的香格里拉會議中,與會亞洲國家幾乎都明確表達不認同美國對華為的作法,同時表達不選邊的態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開幕演說時,就表示不認為華為會對國安造成重大威脅;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說得更明白:「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多數國家都不想選邊站,希望能夠進行開放的貿易,進行科技交換」,「除了和北京合作,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
至於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更是「公開挺華為」,他說華為的研究技術「遠遠超過馬來西亞整體水準」,「所以我們試圖竭盡所能地利用他們的技術」,而美國和「西方世界」必須接受亞洲國家現在能生產具競爭性產品的事實,不應「威脅」商業對手。外界看到的就是東南亞的印尼、泰國、菲律賓、星、柬國、馬國等都與華為在5G上有合作,泰國就明確表達:與美國不同,泰國考慮華爲設備的性價比多過對安全的擔憂。
國際外交非常現實,東協的態度,並非「愛中國多過愛美國」,而是因為東協國家多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其最大的出口地區就是「區內」占約23%,中國則是區內之外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佔比約14%,如果加上香港的6.7%則超過2成,這個數字高於美國的10%左右。東協國家如果選邊挺美國,傷害的是佔2成的出口市場關係,考量到經濟現實利益,智者不為也。
川普「經濟單邊主義」會讓美國付出多少代價
貿易戰打了1年,中國當然受傷重,經濟成長率下滑創28年新低,更嚴重的是全球供應鏈廠商利出中國的影響;不過,原來看似強勁到不受影響的美國,也開始出現疲態,新增就業人數遠低於預期、存貨增加快速、甚至早已走在升息道上的聯準會,都要釋出「必要時降息」的訊息以安市場之心。主流媒體對川普濫用國家安全理由打關稅、貿易戰的作為,開始質疑其讓美國面對更大的風險。
美國在小布希時代,在國際政治外交上的「單邊主義」,執行時確實威風十足、無人可擋,但最終讓美國付出慘痛的代價、國際威信大失,歐巴馬上台後才力求補救。川普大搞經濟與貿易的「單邊主義」,現在看來也是各國都只能望風披靡,但濫用單邊力量也已在內外引發反感,未來是否美國會為此付出更沈重的代價?
聯絡作者:動態骷髏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