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文 / 魯皓平 2019-05-15
工業化、過度放牧、汽機車廢氣排放、濫墾濫伐、垃圾汙染、棲地破壞……人類對地球的惡行惡狀絕對是罄竹難書,總是自以為人定勝天的我們對於自然環境予取予求,傷害了其他生物賴以為生的資源,也在無形的迫害中,讓生命多樣性就此消逝。
從二戰結束後起、1950年代重建復甦的運動興起,二氧化碳的排放更加嚴重,全球暖化導致南北極冰帽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聖嬰現象等氣候異常狀況讓人類正逐漸為大自然反撲付出代價,卻有無辜的性命,白白地在人們予取予求下,最悲慟的犧牲。
根據聯合國(UN)近期頒布的全球環境評估報告,從海洋中飄逸美麗的珊瑚到大草原、資源豐沛的熱帶雨林樹蛙,大自然今日的破壞速度和範圍,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數值高出數百倍。
物種的威脅 全是由人類造成的
數據揭露,與過去相比,野生哺乳動物的生物量下降了82%,自然生態系統的面積已比從前少了一半,且有100萬種生命物種正面臨絕種的威脅──這主因全是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
為了這項全球自然評估研究報告,聯合國在3年內編制了超過450個科學家投入其中,探討了超過1萬5000份考據,最終出爐的報告超過1800頁,並送達聯合國130餘國代表團。
「隨著人口超過70億,農業、伐木、盜獵、漁業和採礦等活動正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自然界。」科學家語重心長的說。「預計到2050年,生物多樣性將消失。」
報告發現,40%的兩棲動物有滅絕的危險;已有33%的珊瑚白化死亡成為珊瑚礁岩;且有10%的昆蟲面臨絕種危機。
土地、大海都因為塑膠導致嚴重衰退
此外,由於過度利用,地球的土壤和過去相比不斷的退化,農藥的濫用、水資源汙染、垃圾囤積產生的後果,降低土地達23%的生產力,特別是塑膠,早已在大地上構成終年無法分解的垃圾。甚至人們每年向河流傾倒近4億噸的重金屬、毒鉛水、化學溶劑等廢料。
大海也是如此,專家強調,海洋中的塑膠已經多到可以環繞地球400多圈之劇,這種不可破壞的物質會擾亂食物鏈的每一層,如果我們的海洋無法正常運轉,它將無法支持魚類族群、藻類或是浮游生物,進而無法吸收二氧化碳來保護我們免於全球暖化的問題,這所牽涉的層面是整個地球的悲劇。
事實上,塑膠需要500至10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塑膠製品都以某種形式存在,它的負荷污染了我們的水域,並殺死了海洋野生動物;關鍵在於,儘管世界每年製造的塑料愈來愈多,但只有約5%的產品能夠得到有效回收。
20年內 1億公頃雨林就此消逝
雖然在整個歷史的流淌中,戰爭、獵捕、屠殺等事件層出不窮,地球一直遭受著人類所散佈的痛苦,但過去的50年來,這種沉痛卻是加劇發生,漸漸演變成為一種無法抹滅的傷疤。
自1970年起,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經濟成長也不斷復甦,但自然環境卻不斷的退化。好比說,熱帶雨林正以每秒鐘都有樹木倒塌的悲劇死亡──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間,1億公頃的雨林就此消逝,多出的土地被用來養牛、經營棕梠油事業。
可怕的是,生物最大溫床的溼地正面臨最慘烈的危機,300年前所擁有的總濕地面積,至今只剩下13%。
專家強調,「人類和世上所有其他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惡化,我們正在侵蝕世界各地資源、糧食和健康的基礎。若不再採取行動,未來一切都無法再逆轉。」
人類僅佔生命體0.01%,卻摧殘83%物種
研究表明,全球76億人只佔所有生命體的0.01%。然而,自文明誕生以來,人類造成近半數野生哺乳動物和植物的消失,而人類飼養的牲畜愈來愈多,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口腹之慾,其他83%的物種都被人類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殘害。
在這份綜合的研究中,細菌確實是一種重要的生命形式──佔所有物種的13%;而植物是地表佔最大宗的一切,是所有生命物種的82%;所有其他生物──從昆蟲到真菌、魚類到各種動物,僅佔世界生物量的5%。
報告顯示人類在地球生命中雖然微不足道,但卻握有完全的主導地位。專家警告,真正的改變還是握在你我的手中……
圖片來源:fao、phys、straitstimes、cnn、environmentamerica
聯絡作者:動態骷髏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