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演員李明丑到哭,女兒卻美若天仙」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

起因是有媒體放出一張李明與三名女性的合照

​該媒體表示,照片中的三名女子,是李明的妻子和兩個女兒,並贊其女兒「美若天仙」。

一聽到演員李明這個名字,很多人或許會略顯遲疑,

但要是說起由他飾演的06版《神鵰俠侶》中「裘千尺」這個角色,相信大家就會恍然大悟

眾所周知「裘千尺」是女性角色,

但當年李明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導演張紀中,獲得了反串出演裘千尺的機會。

恐怖的妝容和奇異的造型,再加上李明入木三分的刻畫,

讓他這版的裘千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驚悚效果,成為不少觀眾的「童年陰影」。

儘管李明在演戲方面很有天賦,但其貌不揚的長相讓他的戲路大為受限,

只能演一些「裘千尺」式的反派惡人。讓人沒想到的是,戲裡的醜惡反派,

在戲外的女兒顏值這麼高,簡直是「人生贏家」,不少人震驚之餘,也紛紛表示羨慕。

然而這其實是一場烏龍,經證實,

照片中並沒有李明的女兒,這三名女孩都是他的同事。

其實細看之下能夠發現,照片中李明帶著藍色美瞳,明顯是在片場。

​而李明的真正的妻女則另有其人。

前不久,李明攜妻女登上某地方台節目,從曝光的照片來看,雖然李明妻子是圈外人,

但顏值還是非常高的,氣質也非常優雅大氣。

女兒的年紀非常小,應該還在讀小學,頭髮偏黃且有些稀疏,

長相也明顯更像爸爸,不得不說基因的力量實在強大。

​雖然李明女兒不像媒體所說的那般「美若天仙」,

但小丫頭的五官非常端正,即使像爸爸多一點,但也專挑了優點來繼承,相信日後會越來越好看

而之所以會鬧出這種烏龍,或許也是李明平日比較低調,

除了拍戲之外,鮮少在公眾前露面的緣故。

雖說在劇中總是演反派人物,但在現實中李明是一個善良又顧家的好丈夫、好父親。

妻子淑琴曾表示「李明在生活中點滴的呵護與照顧,讓我作為一個女人都自嘆不如」。

據聞,雖然李明平時因為拍戲經常不在家,但一有時間他就會立馬回歸家庭,

像做飯、帶孩子、洗尿布這些活,他都搶著幹。

雖說如今是個看臉的時代,但善良溫柔的內心卻是更為可貴的存在,

或許正是李明的呵護與體貼,才會讓妻子決定與他攜手共度餘生,

衷心祝願這一家人日後能更加幸福。

來源:kknews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一位在台大陸人,最有印象的不是夜市或政治,竟然是因為搭了一趟「捷運」!?

如果問兩岸各地朋友,關於他們對來過台灣的印象,

讓他們最深深感觸的,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素養」!

本文就是出身中國廣東的知名編輯:

余少鐳在某次台灣旅遊回來後,藉由在台北捷運的種種體驗,

感悟到台灣人的溫情,與對大陸人目前道德禮儀的感慨。

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從台灣回來,朋友問觀感。我說,印象最深的,不是自由民主,不是台北故宮,

不是夜市美食這些,我們早已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得通透,也能充分想像得到,不甚稀奇。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台北的捷運(地鐵)。

有人說過,一座城市是否跟現代文明接軌,有多少世界第幾的高樓大廈都無關宏旨,

一看公共廁所,二看公共交通。

此次赴台,在台北逗留一星期,幾乎天天搭捷運。

那些密佈地下以及地上的軌道交通,諸多讓陸客感嘆的細節,

已足夠證明,台北是怎樣的一座文明城市,台灣又是怎樣的一個文明社會。

【公共服務】首先,台北所有的捷運站裡都有洗手間,

乘客完全不用擔心內急,更不會出現小孩在車廂裡拉大而家長不管的雷人情景。

除了洗手間,最方便的,還是每個捷運站都有的旅遊服務中心。

市民或遊客可以在這裡,諮詢跟旅遊有關或無關的一切,鉅細無遺。

對於陸客來說,最爽的就是可以憑護照或其他證件,

在這裡申領一個Wi-Fi賬號密碼,

有了它,在台北任何有公共Wi-Fi的地方,都可以無限時免費上網。

除了諮詢服務,這裡還備有急救箱,

裡面備有常用藥、繃布、立時貼等,旅客有需要隨時可免費取用。

9月11日那天,我跟朋友騎車去淡水不幸摔了一跤,

右臂擦傷,就在淡水地鐵站享受了急救箱服務。

除了旅遊服務中心,台北市立圖書館在每個捷運站也都設有分館,

市民可以刷卡進館,享受休閒讀書時光。

跟大陸一樣,台北的捷運站裡也有不少商業廣告,但更多的是公益廣告。

只是,你別想在裡面看到一點號召愛國或愛政府的內容(當然,更不會有「資本主義好」的口號)。

政府的公益廣告也有,最常見的,就是台北市政府宣傳市政好幫手熱線1999的公益廣告,

廣告面積很大,並且遍佈每一個捷運站。

內容分兩大部分,分別列舉了市民最常問的17個問題,

和最有趣的15個問題,大都是跟民生關係密切的,

如:「我要生小baby了,聽說台北市有發補助金,該如何申請?」

「我想從台北101搭公車到北投洗溫泉,請問該怎麼坐?」

「我家有不要的大沙發和傢俱要丟掉,可以請環保局來處理嗎?」

還有更有趣的問題:「路上有雞,我可以把雞帶回家嗎?」

「可以叫公園的青蛙不要叫了嗎?我被吵得睡不著了!」等等看起來挺無釐頭的問題。

廣告最下面,有一行藍底白字:「別說台北市政府沒做過讓你感動的事!」

如此服務型市政府,其身段之低,甚至已到了頗受委屈的地步。

在士林站,我們還看到一幅「司法院」的公益廣告「人民觀審製邀您參與審判」。

內容是:

「司法院推行人民觀審製度, 將於士林、嘉義地方法院試行,

針對重大刑案邀請人民參與審判, 並在法官把關之下決定判決結果。 

您的參與和支持,讓司法審判更透明。」

難怪台灣記者講起,他們在大陸某法庭隔壁拍電視畫面和微博時,會那麼大驚小怪了。

【市民素質】 很多事,經過橫向對比才能看得更清楚。

2012年1月,名為「大陸遊客在香港捷運進食引發爭議」的影片在網上熱傳;

今年3月,武漢網友「@流汗的魚兒」發微博稱,自己乘坐捷運時,

見一女子在捷運吃麵,於是自己想拍照發微博,結果被察覺,該女子竟將一碗熱乾麵砸在她頭上。

5月,同是武漢捷運,一男青年在車內吃包子,遭一中年男子訓斥。

男青年反問:「哪裡規定不能在捷運上吃東西?」爭執之中,男青年被中年男子打掉一顆門牙。

7月,網友發微博稱,一名中年男子在杭州捷運上吃包子喝豆漿,

一對青年情侶表達不滿,該中年男子就對情侶進行辱罵,並拿起開封的豆漿砸在青年男子身上。

最近,有新聞說,上海有望首次通過立法明確捷運車廂「禁食令」

「吃韭菜餃子將罰500元(約新台幣2.5K)」……

台北的捷運,車廂內外都有明文規定不得飲食,

喝水和嚼口香糖都不行,但沒看到有罰款或其他懲罰規定。

剛開始我有點懷疑,嚼口香糖是很私密的行為,要不被發現很容易,市民會遵守嗎?

但我幾天觀察下來,還真的一個都沒有。

喝水的倒有一個——不好意思,正是在下。

那天從忠孝新生站進捷運,等車時口渴,忘了規定,擰開瓶蓋就喝。

這時立馬有一個男人過來,細聲對我說:「先生不好意思,這裡不能喝水的。」

我臉上一熱,趕緊道歉,而他卻像做錯什麼事一樣,

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走了,看背影,普通市民裝扮,不是地鐵工作人員。

至於排隊,就更不用說了。候車地面劃有白線,基本沒看到有人站在線外的。

而上下捷運站的自動扶梯,所有人都靠右站成一排,空出左邊讓人通過,

很多時候左邊根本沒人走,也從不見有人站著。

更讓人感慨的一幕,還是在車廂裡。

台北的公車也好捷運也好,每節車廂裡都有幾排座位,

用深藍色跟其他座位區別開來,上面標著「博愛座」,寫明是給老弱病殘人士坐的。

在台北那幾天,無論公車或捷運,

就算再擠,哪怕那座位空著,都不見有非老弱病殘人士坐上去。

那天從忠孝新生坐到淡水,一位阿婆坐在博愛座上,

她旁邊的位置一直空著,人上人下,

不管過多少個站,再多的人站著,都沒人去坐那個空位。

回來翻檢舊聞,關於讓座,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很多,

如:2006年10月,北京公交集團稱,2007年將開展「明星乘客」評選,

乘客主動讓座,公交公司將給予獎勵。

2008年2月22日,北京市交通委、市運輸局,

聯合發起的「22日讓座日」活動啟動。在公交車上經常讓座的乘客,將有機會獲得獎勵。

2012年9月,《重慶晨報》新聞,綦江公交車上,一位80多歲的老人常送給讓座者紅包。

紅包裡除了2元(約新台幣10塊),

還有一張印有:「你高風格讓座和幫助,感謝您!綦江代正興」的卡片……

最新的消息,則是廣西南寧市法製辦公室發佈了

《南寧市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意見稿指出,如果乘客拒絕給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讓座,

駕駛員和乘務員可以拒絕為其提供營運服務。

且不說如此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就這意見稿發出的背後,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得多麼稀缺,

才導致法製辦非以「拒絕服務」來恐嚇不可。

只是,靠強制、恐嚇等手段得來的善,還是真善嗎?

【「淮南淮北」的思考】

在台北,搭公車也好捷運也好,看不到有人為了防盜而把包背在胸前。

儘管台灣常有報紙電視在說陸客多麼不文明(在故宮就可集中看到),

但一個陸客在台北街頭或捷運裡問路,不管問到誰,都不會遭白眼或扭頭走開。

那幾天,我問路不下十次,每次都得到詳細回答,甚至給你算好步行或坐車需多少時間。

這些細節,其實僅僅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正常表現。

而在大陸,一個塑造出雷鋒等無數道德完人,並強製全體國民學習的國度,

學了幾十年,別的不說,在公共交通上讓座這種最簡單的善行,都得靠獎懲來強推。

如此道德水準,充分說明了什麼?

到底什麼才是影響市民素質的關鍵因素?

只要想想我為何說市民素質,不提「公民素質」,就不難明白了。

很多時候要了解自己的優點,最快的方法便是透過別人的觀察,

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用在看待自己文化、國家時也是如此。

而也就像本文所講的一樣,台灣最寶貴的文化資產之一,

不外乎就是這數十年來,努力經營與培養出的「社會素養」了!

雖然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仍會看到許多無禮、沒涵養的人,

被新聞爆出,讓人對「有涵養」這件事感到不認同,但也要同時思考,新聞就是報憂不報喜啊!

有涵養的人仍為多數人,而以此為傲的我們,也要保持這項優良社會文化,

並且若是可以,有時也請見義勇為的幫助其他人,讓台灣無形的文化財,能夠繼續發光發熱!

來源:horo88.cc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