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給媽媽的14條建議:        

第1條:我需要幫助,同時也需要獨立;

第2條:為了成長,請容許我犯一些錯誤,讓我在成長中學會如何生活;

第3條:請不要強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第4條:請自覺保護我的自尊心和隱私權;

第5條:如果您想成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您家長的架子;

第6條:請不要拿我當您的出氣筒;

第7條:寵了我就別說把我給寵壞了;

第8條: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要把過去的錯誤擴大化;

第9條: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命令;

第10條:請不要第101次的告訴我,某件事該怎麼做;

第11條:我不僅學習您告訴我的東西,還會學習您身上表現出來的東西,包括您的壞習慣;

第12條:我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學會愛別人;

第13條: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請您把它留給我自己做;

第14條:因為我是菊花,所以請別讓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鬆籽。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 無所謂好和壞, 隻有認識和發現孩子的長處, 挖掘他身上的潛力,因勢利導, 孩子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真實故事- 當小孩吃飯異常的慢!您會?

有個四歲的小孩,吃飯很慢,

爺爺奶奶說他,爸爸媽媽也說他,

老師也批評他,可他就是快不了。

這小孩愛畫畫,有一次他畫了一幅畫,

上面有個人頭,可是這人頭上卻有三張嘴巴。

媽媽看見了說:兒子,每個人隻有一張嘴巴,

你怎麼畫三個嘴巴?

你猜這孩子怎麼回答:

我吃飯慢,您和爸爸批評我,

爺爺奶奶批評我,老師也批評我,

我恨不得有三張嘴巴,

一個嘴巴吃飯,一個嘴巴吃菜,一個嘴巴喝湯……

媽媽一聽,眼淚頓時就湧出來了:

原來才四歲的兒子對大人的責罵有這麼大的壓力。

原來兒子也很想改好,可是不知道該怎麼改呀!

媽媽瞭解了兒子的心理後,

開始用心觀察兒子到底為什麼吃飯會這麼慢...

她發現,兒子吃飯是用前面大門牙嚼飯,

不懂得用兩邊大牙嚼。

她馬上幫助兒子糾正過來。

她還為兒子專門配置了適合其口型大小的

碗筷、小湯勺,比如兩邊都有把子的碗,

方便兒子吃喝時都能兩手端穩對準嘴巴。

就這樣,在媽媽的主動幫助下,

這小孩很快就改掉了吃飯慢的習慣。

所以,我們真的要重新認識我們的孩子,

瞭解我們的孩子。 走進孩子心靈, 走出我們的教育錯誤。

家長無法跟孩子溝通, 究竟是誰的責任?

看看以下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幾種方式,你自然就有了答案。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幾種方式:

第一種:指責埋怨型的溝通。這種當爸爸的比較多。

第二種:遷就討好型的溝通。這種當爺爺奶奶的比較多。

第三種:打岔囉嗦型的溝通。這種當媽媽的比較多。

第四種:超強規範型的溝通。這種當主管的比較多。

我們提倡的是平等和諧型的溝通。

那麼,怎樣才能很好地跟孩子溝通呢 ?

下面給大家講講溝通「六要」、「六不要」、「六個秘訣」,        

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親子溝通「六要」

◆要經常為孩子找出優點,並能具體說出孩子的優點。

◆要時常對孩子表示信賴,並告訴他:「你一定行!」

◆要尊重孩子的感覺,積極傾聽孩子的需要,並能真誠表達父母自己的感受。

◆要讓孩子有發洩情緒與談論感受的機會。

◆要常觀察孩子的需要與期待,使他常處於愉快和滿足的狀態中。

◆要與孩子—起談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親子溝通「六不要」

◆不要在情緒高漲時,急於與孩子溝通或討論問題。

◆不要把工作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不要太過急躁,因為容易使問題更加嚴重。

◆不要先判斷是非對錯或與孩子互相怪罪,因為這也於事無補。

◆不要用批評、指責的語氣(以言語或是肢體暴力管教)。

◆不要說出『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等話語。

與孩子溝通六秘訣

◆給他機會。

◆能進能退。

◆潛移默化。

◆縮短距離。

◆疏導情緒。

◆知足常樂。

你的孩子是在哪種情況下成長的?

經過專家的研究,

溝通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一、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二、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鬥逞能;

三、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四、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充滿自信;

五、讚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愛人愛己;

六、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把握目標;

七、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對別人多一份關愛。

隻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因為孩子,我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小小賈伯斯! 演說魅力,從小開始

孩子不是講得太急太快,

讓人聽不懂;

就是乾脆沉默不說話,

讓你搞不懂他在想什麼…

可惜,        

台灣學校很少教小朋友「怎麼說」…        

「聽」與「說」 是溝通的一體兩面。

讓孩子更有自信、增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