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有個“百草園” 自費種中草藥供人採摘

台海網 2018-07-16 08:16

台海網7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鄔眉 康澤輝 文/圖)魯迅先生寫過“百草園”,裡頭有菜畦、皂莢樹、桑葚,還有何首烏、木蓮和覆盆子。

而在廈門市思明區濱海街道白城社區裡,也有一片“百草園”。不過,這裡面種的,是數十種治病養生的中草藥,可供需要之人免費採摘:紫蘇祛風寒,魚腥草清熱解毒,白辣蓼是治肺病咳嗽的良藥……光是姜就分好幾種,有生薑、良姜、花姜,可內服也可外敷,還能治胃病。

種下這片“百草園”的人,如今已經是82歲的高齡,名叫陳太鳳,龍岩武平人,來廈門也已有64個年頭。

陳阿婆不僅懂得中醫藥理,還會刮痧推拿,鄰裡街坊誰家有個不舒服,只要一通電話,無論多晚,她都會趕來幫忙,但謝禮她一分不收。“救人如救火,能幫忙的就要幫,這是我們的家風。”陳阿婆說,只要自己還有能力,就會把“百草園”一直種下去。

自掏腰包種下“百草園”

廈大白城海濱東區小區,這處不大的角落,被繁復的植物,包裹得綠意盎然。不管是直接種在土地上,還是培育在花盆裡,無一例外,都是各種中草藥。這裡就是陳太鳳花費近20年,精心打造的“百草園”了。

每天早晚,年過8旬的陳阿婆,都要挨個給草藥澆水,不時還要俯身彎腰,拔除雜草,經常累得她滿頭大汗,腰酸腿疼。

但她卻樂此不疲。導報記者不解,這麼大年紀了,為何還要種這麼多中草藥呢?陳阿婆笑著說,“這些中草藥能救人啊!”

陳太鳳種“百草園”,這是向她的奶奶學習的。說來,陳阿婆並不是出身於醫學世家,她的中草藥知識,都是從小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形成的。“我的老家武平,山很多,是天然的‘草藥庫’,當地人多少都懂點草根藥理。”陳阿婆說,她的奶奶也有一片“百草園”,用來義務治病送藥的。

陳太鳳想把助人的家風傳下去。她先是在陽台上種草藥,1999年,搬到現在住的房子時,就申請了這塊地,把草藥種得更多了。

為了能種植方便大家使用的草藥,她先後寫了多封信,向老家武平的老中醫們請教草藥知識,並“討要”苗木。

將苗木從武平帶回廈門後,本不富裕的陳太鳳自掏腰包,請人從山上挑來適合栽種的泥土,購買了花盆,安裝了水管,一切准備就緒了,她才將得來不易的一棵棵苗木小心翼翼地種下。

由於草藥是為周圍鄰居准備的,大家有需要,隨時都可以自己去采,因此陳太鳳不僅要關心草藥的質量,還要關注草藥數量。哪種草藥不多了,她就專門回老家“補”。陳太鳳說,“百草園”最多種過100多種草藥,每天照料,還要託人買些有機肥,一天要在那裡待上四五個小時。

陳太鳳的用心,換來了“百草園”的繁茂,如今在園子裡,有艾草、薄荷、紫蘇、姜等近30種中草藥,能治療腹瀉、咳嗽、感冒、腰痛、頭痛等常見疾病。

自學中醫曾救多人性命

除了“百草園”裡的寶貝,陳太鳳本人也是個“寶貝”,不僅懂得認草藥,還會刮痧推拿和急救知識,救過多人性命。

陳阿婆還記得,30多年前的一個晚上,她在回家路上,突然看到路邊倒著3名建築工人。上前一看,3人上吐下瀉,滿身臭味。“救人如救火。”陳阿婆見狀,顧不得髒,上前對3名工人按摩止吐,之後又跑回家,拿來對症的中草藥,喂給工人們吃,再將他們緊急送醫,成功救回了3人性命。“我看病不看人,只要是有人出事了,我就一定要救。”陳阿婆有自己堅持的原則。早年時,一天午休,陳太鳳突然聽見鄰居驚慌叫喊。該不會是出事了?她來不及換衣服,穿著睡衣就沖到鄰居家,這才發現是有孩子出事了,此時正躺在地上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已近休克。

陳太鳳憑著穴位按壓和刮痧手法,救醒孩子,再將孩子帶到醫院治療。鄰居很感謝陳太鳳,想要送禮答謝,但都被陳阿婆婉言謝絕了。

她隨身帶著刮痧板,救過的人,還有不少,甚至半夜鄰居突發急病,束手無策,也是給她打電話。不管多晚,只要一通電話,總是隨叫隨到。

別看年紀大,但陳阿婆的身體硬朗,精神抖擻,如今仍經常免費幫鄰居刮痧按摩。“多做點好事,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陳太鳳說,這就是她的養生秘方。

樂於助人獲贊“好鄰居”

鄰居半夜中風,需要叫車送醫,“救星”是陳太鳳;鄰裡間鬧別扭,又是陳太鳳出面“擺平”。有一年夏天,社區工作人員輪值站崗,不少人都中暑了,陳太鳳連續為11人刮痧,沒有停下休息,最後累到她的雙手都在顫抖,筷子都拿不動……眾人都說,“有了這麼個鄰居,我們的日子過得輕松多了。”

雖已年過八旬,但陳太鳳仍“身兼多職”,是白城社區的計生協會小組長,也是小區裡的樓長。社區每一次活動,陳太鳳都會參加。經常要幫人家義務按摩推拿、刮痧治療,還要充當應急救援人員,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台風“莫蘭蒂”肆虐廈門,陳太鳳帶頭搬樹、掃垃圾,動員鄰居,加入重建家園的隊伍。她還經常到社區裡向居民講解穴位和草藥的知識,希望能讓更多人懂得急救的知識。

無論事情大小,陳太鳳幫鄰居解決困難永遠都是奮不顧身。陳太鳳的愛心也讓她獲得了一連串的榮譽。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她仍然沒有想過休息,“這是我存在的價值,只要體力允許,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而陳阿婆的事跡,也感染了不少人。如今,還有鄰居想把陳阿婆的草藥,引種到家鄉,幫助更多的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