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家庭中,

父親通常只是經濟上的支柱,

而母親才是家庭安定的基石。

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和媽媽相處,

媽媽的一切行為

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

甚至會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定居日本多年的百合女士,

就給2個孩子定下了10條家規,

非常值得各位媽媽們藉鑑。

1

見到人先打招呼,

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

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

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

一定要當場道歉。

2

在公共場合

(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

說話音量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做事不能隨心所欲,

從小學會考慮他人感受。

3

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

可以只告訴媽媽;

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

可以只告訴爸爸。

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要讓孩子知道,

爸爸和媽媽都是最親近、

最值得信賴的人,

內心的痛苦可以不必獨自忍受。

4

誠實是最優良的品格,

不許撒謊騙人,

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

會讓你後悔一生。

5

如果不能避免打架,

不許用工具和牙齒,

也不許戳眼睛,

除此以外可以狠狠的打,

而媽媽則希望你能打贏。

當遇到欺凌時,

只會禮貌謙讓的孩子,

會成為固定的受氣包。

6

撿到掉在地上的硬幣,

可以拿回家積攢起來,

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

拾金不昧是最寶貴的品質之一。

7

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

如果你不喜歡的話,

可以說“我吃飽了”,

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8

任何食物都曾是有生命的,

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正是這種對萬物敬畏的觀念,

讓日本仍然保留了美麗的自然環境。

9

用不著刻意和別人比較,

就像名字、長相各不相同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才這樣豐富和有趣,

人生才這樣多彩。

10

當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

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

因為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在獨自遇到壞人和遭遇危險的時候,

能夠保護你自己的人,

就只有你自己。

來源自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我在日本一些角落裡拍了幾張照片……

前段時間我去了趟日本,差不多待了有一個多禮拜,也算比較沉下來感受了下日本文化。

從城市面貌的角度來看,我甚至覺得日本有點破舊,氛圍也稍顯冷靜,但是我依然看到了一些細節想要和大家說說

01

在日本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弱勢群體的尊重

這樣的尊重不是一個口號也不是一次活動,而是幾乎滲透到城市裡的每一個角度以及每一個人的思想意識裡的。

我想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日本你去過所有有帶電梯的地方,他都會有這樣讓殘障人士可以按到的按鈕,而且一定是擺在最前面最顯眼的位置,目的就是讓他們可以不費力的可以找到。

而進入到電梯,內部一定是有一個大大的落地鏡子,如果電梯大一點,頂部還會有一個圓弧式的轉角鏡,這一切的目的就是可以讓殘障人士更加方便也更加有尊嚴的進出。

而且你會發現,這樣的體係並不是單一的截點或者說需要某個項目的設計師特別的細心,幾乎全程都是這樣達到了無機的串聯。

比如所有的公交車,都能過讓殘疾車可以正常上下,完全不用擔心短途出行的問題。

任何一個殘疾人衛生間,鏡子都有這樣人為的坡度,可以讓他們比較方面的照鏡子整理儀容。

另外對於盲人來說更是如此,我在日本行走的時候,會對我身邊的朋友說,在日本你會看到的是永不斷裂的盲道,因為盲道幾乎會滲透到所有的公共道路上。

而且盲道銜接的一定是對應可以停當專用設備的地方,一定不會讓他們使用起來會有任何的尷尬。

所以你其實經常會看到一個盲人牽著導盲犬在路上走得非常快,因為他們走得很安心,這個城市給到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當然,最讓我感慨的其實是那天的晚上,我剛好吃好飯在路上閒逛,然後看到有一處的地方正在施工,可能施工的地方比較大佔到了外面道路,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施工隊鋪起了支架鋪起了圍欄,最後細心的是,在地板上面有一個工人在認真的鋪設臨時盲道

說實話看到的時候我內心是說不出話來的,你很難用人性化精細這樣的言論來評判,其實這個城市對弱勢群體的尊重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這表明了什麼態度,本質上也就表明了這個城市的資源會如何傾斜,有一些城市的資源會向權利傾斜,政治區或者掌權區會得到額外的福利優待,有一些地方的資源會向金錢傾斜,更有錢的地方公共配套會越奢華,也有的資源按照人群比例來釋放,結構比例最多的一群人得到最多的配套資源。

其實這樣的資源傾斜你很難判斷哪個好哪個壞,我們不做評判,但是起碼我在日本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城市的資源最大程度的均好化,什麼意思,面對不同的群體,不論這個群體有多大,基數是否足夠,只要在日本都會得到足夠的尊重,不會讓你和這個城市有距離感。

在日本的某一天,我準備去一個博物館和水族館,但是怕麻煩就報了當地的一個一日行的旅行團,他們帶著我們走一天。

下車的時候,導遊把我們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然後說了句:小孩子和老人可能不太方便走在前面。

這樣的習慣已經成為了城市文化。

有一張圖可能更加能說明這個問題:

這是我在一個商場的廁所拍的,這是這個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廁所都已經做到這個程度了,給一些小孩可以有洗手的地方。

但是不知道各位留意到,那個矮一點的台盆上,後面還額外的安裝了一個鏡子,我的日本友人說:小孩子洗手的時候也需要照鏡子。

這或許就是這個城市的基因,不論是對盲人、殘疾人還是小孩,都一視同仁

02

第二個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住宅工業化這件事。

其實中國房地產推行住宅工業化已經非常久的時間了,因為本質上工業化地產的好處很多,所以從2000年開始萬科就堅定不移的推行這個政策。

但是我到了日本,我其實並沒有走訪房地產企業,但是我看到一些東西後覺得,日本的住宅工業化走在我們前面太多太多了。

我住的酒店不是什麼好酒店,甚至有點破,按照規格來說我一堆懷疑這個可能是個招待所。

所以房間不論大小還是設備,都和我在國內住過的酒店不能比較,但是他的衛生間的做法挺有意思。

他並不是單獨一塊一塊裝修的,他是整個衛生間包括地板、牆面、吊頂、台盆和馬桶、浴缸、淋浴這些都是一整塊的設備像積木一樣嵌進去的。

換句話來說對於整個室內裝修,很有可能就不產生任何的裝修垃圾,而且一個工人只要拼裝就可以了。

反觀國內,目前的裝配式住宅似乎依然停留在整體的建築外牆和整體室內的吊頂和地面部分,對於最複雜的衛生間和廚房,似乎依然日本走在前面。

這樣的好處其實很多,最大的好處就是各種的開關按鈕都可以標準化。

大量的開關、面板都可以集合到一個地方,對牆面的破壞降到最低,這樣的降低還是節約了人工,對於一個勞動力極度匱乏的城市來說,真的是非常的適合。

未來我們似乎也會走到這樣的格局,勞動力變得越來越稀缺,而住宅工業化的未來似乎也就在眼前。

這樣的壞處當然有,就是醜嘛,裝配式的風格幾乎就是沒有風格了,讓整個空間的感覺讓人無欲無求。

但是讓這個模式徹底執行之後你會發現,整體的建築垃圾會降低到非常低。

我閒逛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施工現場,和國內的現場比起來落差實在是太大,地面幾乎沒有產生很多的建築垃圾。

我們知道,不論房地產快速發展還是城市化進程,建築垃圾每天產生的比例是非常驚人且恐怖的,而且這些垃圾不會像廚餘垃圾可以淨化處理,只能堆在角落裡等待時間的安排。

所以某種程度上住宅工業化整體上來說是太利大於弊了,對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一塊太不夠太不夠,所以在此呼籲幾個龍頭老大們,重視銷量的同時,也請多多重視這一塊的產品研發。

03

最後一個我想說一個詞叫溫暖

當然,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日本我不會語言,幾乎和當地人沒有很深刻的溝通,但是我用眼睛看,卻看到了很多讓人溫暖的地方。

我在酒店裡用他們的熱水壺燒水,我想各位在國內應該有感受,不論幾星級的酒店,熱水壺裡面一定是厚厚的水垢,看了就沒心思燒熱水。

但是在日本的酒店裡,打開是這樣的。

這個畫面其實是有幾個元素組成的,或許是他們的水質比較好,沒那麼多雜質,或許是他們的熱水壺材質好,燒出來不會讓水垢沉澱,但是不論如何讓人很舒心。

去吃冰淇淋,​​所有的勺子,都是開成這樣子給你使用。

建築支架,在行人經過的地方都會裝上安全棉,防止有人撞傷,你細心的話可以看到交叉口的固定器也外包了軟化處理。

酒店的布草間就直接敞開式讓你看到,未來你這裡更換的床單浴巾都在裡面擺放。

有一天下雨,信報箱的外面被披上了雨罩。

其實這些都不需要言語的溝通,這樣的城市氛圍不至於讓你感覺到熱情,但是你卻可以體會到足夠的溫暖和放心。

04

當然,也不是我一味地捧日本,其實這樣的城市發展是需要付出足夠大的代價和犧牲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

很多人都說日本的垃圾分類做的很好,確實在任何一個公共場合垃圾都被至少分了4-6種類別,這樣極大的降低了污染和提升了回收利用。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分類的垃圾,為了確保真正分類,每天晚上的時候,垃圾桶所歸屬的場地員工都要對分類垃圾進行檢查,發現不對的要重新歸類,另外還要進行再分類,比如一個瓶子,工作員工要把瓶蓋和外面的貼膜都拿下三成三類,這樣才能給垃圾車收走。

所以在日本,商場裡有垃圾桶,但是道路上是一個垃圾桶都沒有的,你的個人垃圾要麼在家裡分類好被回收,要麼讓在商場裡讓商場員工分類。包括對垃圾收稅也通過發放固定垃圾袋的方式來徵收。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日本每個垃圾都能找得到主人。這樣的好處就是垃圾處理站極大的節約了分類的難度,可以把不同類別的垃圾真正意義上起到回收利用的作用。

但是壞處就是在另一端極大的增加了垃圾生產者的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日本人生活的比較壓抑,因為確實在生活層面沒有像我們這麼自在和豪邁,日常要面對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你說垃圾分類好麼,這一定好。但是實現的前提在我們這裡有可能落地麼,其實我們仔細想想,確實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

05

怎麼來評價這個國家呢,其實這張圖最貼切。

我把這張圖發到了我個人的朋友圈,大概的意思就是日本的工藝真厲害,可以做到優格一點點都不黏在優格蓋上。

發了朋友圈之後最多的一條留言是:那他們一定不知道舔奶蓋的樂趣

我看到這樣的留言是先是楞了一下,但是仔細想想其實也是,其實我們看到的城市,永遠只有一面,各種好壞酸楚,其實只有紮根在這裡的人才知道。

而且很多的現在,都是在過去有極大的代價換來的,而這些代價又何嘗不是一種損失呢

日本不錯,我們也挺好,不是麼。這或許就是圍城吧,互相看對方總是最好的。

但是不論如何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以及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已經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了。

遊走在這個城市,感覺是很複雜的,和我們差不多的樣貌但是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這個城市這個國家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已經在數字層面徹底的碾壓,我希望未來我們可以有更多超越他們的地方。

來源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