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成功人士,但可能沒有多少家長知道,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輸得起」,而現在的教育理念往往給孩子灌輸的卻是「不能輸」的理念。

其實,比起輸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父母最大的「贏」,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輸」!請告訴你的孩子:「輸得起」比贏更重要。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江蘇10歲女童因成績差,家中服藥輕生,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別視頻和374字的遺書。

女童在遺書中說:「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我離開不是因為爸媽,也不是因為老師,是因為我自己……」「我走了你們也不用天天打我罵我了,雖然爸爸媽媽打我罵我,但我知道都是為了我好。」

女孩媽媽看完就崩潰了,哭著說:「我要知道她會這樣,我幹嗎要說她呀!沒考好就沒考好唄……」

孩子的輸不起,源自於家長輸不起

看過《最強大腦》義大利男孩安德列·拉托雷和中國男孩李雲龍的對決戰。節目組要求兩位孩子,記憶51對新郎新娘的隨機站隊順序,並用人偶模型把排位元展示出來。一開始,李雲龍誤以為自己擺放錯誤,在現場失聲痛哭,嘴裡一直念叨著:「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

安德列·拉托雷見李雲龍的反映,忍不住也落了淚,主持人問起,他說:「我看他哭得這麼傷心,也覺得很難過。」

成績公佈後,意識到自己是贏家的李雲龍,情緒大反轉,立馬破涕為笑。再看看義大利孩子:他大方地跑過來祝賀、擁抱李雲龍。

事後,很多人評論李雲龍「輸不起」,大讚義大利男孩的豁達和淡定。其實不僅李雲龍,許多孩子現在普遍變得「輸不起」大到成績不好就自殺: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鬧:「上次沒拿到三好學生,哭得撕心裂肺;」「面試的小學沒要我家孩子,孩子總是悶悶不樂;」「玩個遊戲,一輸就耍賴、打人……」

白岩松曾說:「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贏,更要教會他們如何漂亮地輸。」但很多家長只求孩子贏,「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遺餘力地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天價學區房、昂貴補習班、放棄工作陪讀等……他們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和炫耀資本,和孩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孩子輸不起,家長更輸不起。

劉震雲在他的書中寫道: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就便是輸家。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

輸了成績,不代表輸了人生

曾看過一位15歲少年自殺前留下的血書:「老爸老媽,我離開是因為我成績差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我也不想再給你們增加負擔了。我無法集中精力在學習上,只能放棄了,如果我還聽得進課的話,我會努力學習,考上大學的,可是我不行,我不願意做啃老的人,也不願做一個社會上的敗類,所以我選擇離開。」

少年的世界裡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是沒出息的表現;成績不好,就沒有活著的必要。心理學有一個有趣的觀察,叫做「十一名現象」,意思是成人後有成就的人,並不是班上的前十名,而是第十一名到二十名。

科學家霍金,上學的時候,成績就從未進過前10名。作業不整潔,學習能力差,又不會閱讀,一度是讓老師無奈和同學嘲笑的對象,有同學甚至還當著他的面打賭, 說他這一輩子定會一事無成。霍金對於他們的諷刺和打擊不予理會,專心投入到科學研究上。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霍金從毫不出眾的差生搖身一變為物理界的宗師級人物。

魯迅說過: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輸了成績,並不代表輸了人生。不怕輸的孩子,才有機會贏。

小時候輸不起,長大後贏不了

有父母把孩子的「輸不起」,看作是一種爭強好勝。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適度的爭強好勝能激勵孩子追求卓越,但過度的爭強好勝有害無益。

一是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跳樓事件嗎?25歲的潘匡仁從小就出類拔萃,中學就讀香港名校,去過海外留學,畢業回到香港工作。多才多藝,會彈琴,酷愛運動,尤其跑步和單車,生前在一次單車比賽中,因受傷沒獲得好名次,患了抑鬱症,最終選擇跳樓結束生命。出生優越,教育優良,本該綻放青春的年齡,僅僅因為輸了比賽鬱鬱寡歡、放棄生命,讓人唏噓不已。 

二是扭曲孩子的人格和品行。

看過一例「少女毀容」事件。高中生周岩愛慕同校女孩陶汝坤,求愛不成,乘其不備,向女孩的頭上澆油並點燃,導致女孩毀容。男女交往本應是你情我願的事,周岩卻因追求不得而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極端行為,這難道不是「輸不起」導致的惡果嗎?

還有「江歌事件」中被眾人唾駡的陳世峰,因不同意女友劉鑫與其分手,糾纏不止,喪心病狂殺害了和他毫無糾葛的江歌,這樣的人就算學霸,又如何?看過一句話:想贏,是成功者的特質;而輸不起,則是失敗者的通病。從小輸不起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錯綜複雜的社會而變得苦不堪言,教會孩子學會輸,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為人父母最大的贏,是教會孩子面對輸

吳鎮宇在《爸爸去哪兒》裡的一句話感動無數觀眾,他說 「由於自己已經50多歲,孩子還小,一直怕有一天離孩子而去還沒有教好孩子」。父母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唯一能做的,便是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輸」:

1. 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有的孩子輸的時候大哭大鬧,父母遷就孩子,刻意讓孩子贏。而不知讓孩子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2. 培養孩子的豁達胸懷。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的心胸是「輸得起」的關鍵。別再對你的孩子說:「期末考試考不到多少,看我怎麼收拾你!」「你真窩囊 ,就知道哭,他搶你的,你不會和他搶啊!」「上次還考了98分,這次怎麼變成88分了……」這樣的引導,怎麼可能讓孩子「輸得起」? 

3. 在孩子面前學會輸。

常說「沒關係」:「菜燒糊了,沒關係,媽媽下次就知道怎麼做了」;「打羽毛球輸了,沒關係,爸爸注重的是過程,還得到了鍛煉……」還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失敗經歷、解決辦法等,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輸不可怕,不站起來才可怕。

4. 不用模糊語言誇讚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把「孩子,你真棒」、「你真是聰明的孩子」掛在嘴邊,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一旦孩子犯錯被家長批評,「剛說我真棒,這會又說我真笨...」所以父母誇孩子的時候要使用清晰的語言,評價具體的行為。讓孩子分清父母只是對他的某一行為不滿意,而不是對人。吳京說過一句話:「我從不害怕從頭開始。」

願每個孩子都有這種「輸得起」的自信,以及應對失敗的積極態度。願每個孩子都能以闊達心態對待輸贏,做一個能贏也能輸的大氣之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