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根據推測,我國蕁麻疹的發病率在20%左右。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皮膚和黏膜的小血管擴張以及滲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它通常和人體的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功能失調有關係。除了風團外,有些患者可能有腹痛、腹瀉的癥狀。

蕁麻疹病程超過六周,即為慢性蕁麻疹。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此時患者往往屬於血虛風燥、胃腸濕熱所致。艾灸下面這三個穴位,往往會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

風市穴。

此穴為足少陽膽經穴位,在下肢的大腿外側,膕橫紋水平線上7寸。直立的時候手下垂於體側,手中指尖所對應的位置就是風市穴。該穴意思是風邪、水濕聚積的地方。而蕁麻疹的出現,恰恰是風邪濕邪有關。所以艾灸此穴有治療作用。

血海穴。

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屈膝的時候,在大腿內側髕骨上端2寸的位置就是。血海穴的意思是血液的聚積之處,有引血歸經的功效。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如果能將血調理好,風邪所致的瘙癢就會消失。所以,艾灸此穴有治療意義。

百蟲窩。

該穴位於血海穴上1寸的位置,特別擅長治療瘙癢病症。該穴的意思是一百條蟲子在此處聚積。艾灸此穴,可以將「蟲子」趕走,令瘙癢消失。古往今來,該穴一直被看作是治療瘙癢性疾病的經驗穴。

這三個穴位。每個穴位每天艾灸一次,每次20分鐘以上即可。只要長期堅持,就會見到明顯療效。

另外,下面這三個蕁麻疹的外洗方,也可以起到緩解病情作用。

1,準備新鮮的龍眼殼20克,用適量的水煎湯,等水溫降下來的時候,用湯水來洗瘙癢之處,每天1次即可。

2,金銀花20克,加水適量煮10分鐘,用金銀花水來外洗患處,可以緩解瘙癢。

3,新鮮馬齒莧60克,洗凈之後切段,煎湯,外洗患處。

4,用淘米水加一點鹽,煮水,放溫後擦洗患處。此方適合哺乳期女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