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常常沒法灑脫。

所謂的“老好人”,寧願自己被逼死也不敢拒絕別人。天生對人際關係有種不安全感,生怕拒絕別人就被割席,被拋棄,被討厭。

於是,「能否滿足別人的需求」似乎成了我們是否會被喜歡的指標,為了這個指標,就算我們委屈得千蒼百孔也在所不惜。

1

學會了拒絕,才能放過自己

曾在知乎上看到有網友吐槽說:

在大學宿舍裡,差點降格為室友們的丫鬟,例如她本想在飯堂吃完飯就去自習,卻收到室友奪命連環Call要求幫忙打包飯盒。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只好犧牲自習時間委屈地拎著飯盒往宿舍路上趕。

室友邀約她去逛街,可她明明更想在宿舍看電影,但就是開不了口說不去,於是用看電影的樂趣兌換了一次心不在焉的購物。

她明明很想週末早起去圖書館,可是當其他室友建議大夥去唱K時,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合群,又奮不顧身地光榮犧牲了自己的閱讀時間。

別人浪費你的時間是經過你的允許的。

不懂拒絕,就是默認別人可以一次次消磨你的自由意志。

其實她對於自己的時間早有計劃,卻因為不懂拒絕,陷入別人設計好的時間軸裡,翻不了身。

學會了拒絕,才能放過自己。

當老好人不過是對自己的殘忍剝削。我並不是鼓勵你沒有同情心或者不抱慈悲心,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永葆愛心。

但並不是苛求自己不斷滿足別人的需求,而罔顧自己的內在想法,讓自己活得越來越苟延殘喘。

2

習慣了取悅別人,便羞於拒絕

《家有兒女》裡有一集的劇情是這樣的:

一戶三口之家的新鄰居搬來,他們的女兒與劉星是同學。這家人特別愛向劉梅家借東西,從梯子到鍋碗瓢盆悉數有借無還。

這給家裡帶來了一些煩惱,但又有苦難言,礙於面子和鄰居關係,家長沒有勇氣拒絕。

劉梅和夏東海之後雖然想了辦法拒絕,比如故意把東西藏起來,但還是被劉星和夏雨找出來借給了鄰居。

最後只有小雪勇於說不,帶領弟弟找鄰居要回了借走的東西,面對鄰居的詰問,小雪直截了當地說不借,幫父母擺脫了眼前的麻煩。

雖然劉梅夫婦批評小雪說話不過婉轉,但是他們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釋懷與輕鬆。

小雪說的一句台詞直擊要害:“大人習慣了取悅別人,便羞於拒絕。”

假設一開始劉梅一家就回絕鄰居說不借,或者善意提醒有借有還,可能就不會再給自己徒增心理負擔。

用東躲西藏的行動來拒絕,只會讓人感覺不夠大度,倒不如在最初就直言不諱。

3

想要輕裝簡從,就先學會拒絕

亞裡士多德說過:

“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

拒絕他人同樣也需要因時因地,技巧性地回絕對方,免得失了情分,畢竟人生於世,日後可能還要他人多加擔待,留條後路未嘗不可。

想要輕裝簡從,就先學會拒絕。想要細水長流,就先接受被拒絕。

要想贏得他人對你的尊重,從來不是靠你的順從。

相反,那些懂得拒絕的人,才能讓別人看到你的原則和底線,也才能讓自己從人情世故中得到真正解脫。

低自尊的人需要通過討好似的助人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但真正的強者,一直都懂得通過適當的拒絕來實現自身價值。

因為不隨意討好,不胡亂遷就,他們往往能在不卑不亢中成為最好的自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