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的“好”,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不好”,破壞了關係中的平等

前段時間,我的好朋友要和他的妻子要離婚,我問他為什麼,他告訴我對方太好了,這幾年下來讓他過得很累,因為她好的無可挑剔,周圍所有的人都覺得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家裡的老人和親戚朋友都是這麼認為的,我問他那怎麼還要離婚了,他說,因為在她跟前他感覺到“內疚”,感覺到自己不好,這樣的感受讓他感覺到很累。

我的這位朋友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情緒體驗“內疚”,他的妻子讓他一直體驗到內疚,因為他妻子的好,他感覺到自己的不好,這也是他們家人對他的評價,在親戚朋友看來他是不好的,因為有個好妻子作為參照物,一切就相形見絀了。

於是在他們的關係中,任何問題一旦出現,當事人和旁人都會在第一時間、用第一視角指出問題出在我這個朋友身上,因為他們認為他的妻子都那麼好了,他還想怎麼樣。長此以往在這段關係中,我的這個朋友對他的妻子產生了內疚,產生了敬畏,感覺到自己的不好,於是最終決定遠離她。

老好人“沒有原則的好”其實是有心理原因的,只是他(她)們意識不到

還是承接上面的故事,我的這個朋友的妻子後來去找了心理諮詢師,她心裡很難受,她的好為什麼換來這樣的下場,她為了這個家付出了所有,連幾個普通朋友都沒有。經過心理諮詢師的分析與追溯,問題的根源在她的小時候,原來在她沒有出生之前,父母都盼著生一個兒子,她們老家是農村的,父親一脈單傳,爺爺奶奶一直等著抱孫子,她的父母結婚後好不容易懷上了孩子,生下來是個女孩子,所以全家人對她都不待見。

於是她就學得很乖,經常幫爸爸媽媽幹家務活,還從不哭鬧,因為她的潛意識裡認為只要表現得非常好,學的非常乖,就可以得到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愛,就可以讓全家人喜歡她,就可以讓家裡的爺爺奶奶高興。於是她從小就學會了只是付出,不求回報,但是正是這樣,讓別人無所適從,別人在她跟前覺得沒有存在感,覺得虧欠她,其實誰都不欠誰的,於是她的朋友都慢慢地遠離她了。

有來有往才是正常的關係,不要讓別人感到內心不適,甚至心累

俗話說禮尚往來,“有來有往”才是正常的人際關係,今天我幫你一把,明天你幫你一把,這樣關係才是“活的”,才是“流動的”,才是平等的,那些老好人,甚至是“爛好人”往往並不是單純地“好”,他(她)們往往是有心理動機的,有時候這些動機是在意識中,有時候藏在潛意識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些老好人或“爛好人”往往是打著“好”的幌子,在轉嫁自己的內疚感(不適感),從而在一段關係中體驗到優越感,不管是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都希望一種平等,而老好人恰恰是打破這種平等,把不適感轉移到對方身上的人,所以他(她)們才是一段關係的破壞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