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人們敬畏神山:岡仁波齊、南迦巴瓦、珠穆朗瑪,都是宇宙中最神聖的彼岸。人們崇敬聖湖:瑪旁雍、羊卓雍、納木錯,都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家園。人們鍾愛石頭:天珠、珊瑚、瑪瑙、松枝、柏木、青稞、糌粑中升起的靄靄煙霧,寄託了對上天的無限景仰。於是,在西藏,每一塊石頭,每一滴水都有她的故事,每一個生靈都有她的傳說……
在西藏,每當經過山口、關隘、江畔、村落、牧場等地,總會與一座座用石塊壘積成的石堆不期而遇,這些小石碓在藏文裡稱為“朵幫” ,漢語名叫瑪尼堆,是一種簡單的小祭壇。
“瑪尼”來自梵文佛經《六字真言經》“唵嘛呢叭咪哞”的簡稱,因在石頭上刻有“瑪尼”而稱“瑪尼石”;“瑪尼堆”是指在石板或經加工而成的石頭上刻有藏文經文、“六字真言”,或刻有動物圖紋、神靈圖像、“朗久旺丹”圖紋等的石板或石頭壘起來的石堆。也有不刻任何圖紋的各種小石塊堆成的石堆。
一般情況下,刻有圖案和文字的瑪尼石,堆積而成的瑪尼堆、瑪尼牆、瑪尼城,常常出現在人們居住區或離寺廟不遠的地方,而沒有圖案的瑪尼石堆積而成的瑪尼堆,則往往出現在荒野或山口。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集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寫文字、圖像,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有佛尊、動物保護神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
虔誠的藏族人會在這些石堆上面插上經幢,掛滿經幡,或者擺置犛牛頭骨,焚香禱告。在晨曦中夕陽裡,在隨風舞動的經幡和煙霧中,為家人和神靈許下心願,這一切,構成一幅和諧安寧的安居圖。
一直以來,在西藏人民心中,馬尼堆就是一個航向或者路標,被放置在“轉經”或者行走的山口或者路口上,為行人標記行走的路線,指引著回家的方向。
試想,在荒蕪人蹟的青藏高原,四周是荒山峻嶺,懸崖河谷,時而還會遇到猛禽野獸,見到瑪尼堆,不僅可以提示路線,更可以撫慰內心的恐懼,讓你身處荒原不再覺得孤獨。此時,你會聽到有一種聲音從瑪尼石裡傳來,那是無數走過的人隔著時空與你對話。
在藏區,瑪尼堆的石頭就像寺廟裡的佛像、香爐一樣,屬於寺院的,不能隨便帶回家。若帶回家,就等用於把別人的願望帶走,是會被神靈詛咒的。對藏民來講,守護這些石頭也是自己的一份責任。當你看到這些瑪尼石時,千萬不要用腳踩踏、更不要覺得石頭好看,從上面拿下來把玩,但是你可以重新撿一塊石頭放在上面。否則,你就可能糊裡糊塗地冒犯了當地人。輕者挨一頓打,重者讓你賠到懷疑人生,甚至有可能給你帶來可怕的噩運……
包車的司機師傅講了這樣一件事:一次,他帶4位廣東的遊客自駕游,出發前說了很多西藏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偏偏忘了提醒瑪尼石的事情。結果路過一個很漂亮的瑪尼堆的時候,有人取了2塊石頭想做個紀念,結果被藏民看見說是破壞了他們的心願,不交2萬元不能走。溝通了好長時間也沒解決,最後只得報警。警察來了也沒啥辦法,最後賠了2千元,用於購買更多的瑪尼石。
相傳,人或牲畜在通過山口時不能停下來,否則會生病。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徒步或騎馬,只要從“瑪尼堆”前經過,除了要摘下禮帽合掌頂禮外,還要往石頭堆上添一塊小石頭。虔誠者手搖轉經筒,口念“六字真言”,按順時針方向繞其轉過,在藏人的心中,每圍繞馬尼堆轉上一圈,視為念過一千遍經文。有些甚至要旋轉數週,以便消災免禍,添福添壽。
若乘車經過“瑪尼堆”時,一般在車內經過其面前也要大聲呼喊祭祀“拉則”。他們會一邊呼喊,一邊朝空中拋灑“龍達”,希望它能保佑旅行的人一路平安。
為了求得神靈的保佑,免受災難,徒步或騎馬過山口時,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塊刻有藏文經文的石頭,畢恭畢敬地放置在山口處。如果沒有刻有經文的石頭,也要拿一塊造型好看的石頭來代替。若無石頭也要設法放上一塊骨頭或獸皮或羊毛。
每逢吉日良辰,藏民一邊煨桑(祭天地諸神儀式),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並神聖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後丟向石堆。天長地久,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越壘越高。每顆石子都凝結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瑪尼石的產生,使這些自然的石頭開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它是藏族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傳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走過的唐蕃古道上,有一個地方叫做嘉那瑪尼城,距離西寧大約850公裡,這是一片石頭的世界,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可以講述一段故事。300多年前,一世嘉那活佛,在這裡撿到一塊天然的瑪尼石,使他頓悟洞悉了此生的使命:應於此地利樂眾生,昌盛佛法。從此,他便駐留此地,以雕刻瑪尼石,平靜度過一生。活佛的執著感染了當地的百姓,雕刻瑪尼石便成為一種信仰在這片土地上世代傳承,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終於,在結古鎮邊緣雄渾壯闊的高山大坡之側,一座凝結著無數信徒心血結晶的瑪尼石巨城誕生了。人們喜歡誦經禱告,更喜歡將經文或者佛像雕刻於石頭上,以表現出對於佛刻骨銘心的崇敬。據說這種特別的表達方式起源於松贊乾布時期。千百年來,萬山之巔的西藏人民,一直相信天地有靈,人神感應,在他們看來,山是神的化身,具有超人的靈性,而山神的肌體:石頭就是神靈的一部分。所以,愛神,就應當愛神的一切,於是,將對神的忠貞與對自然的敬畏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後來的瑪尼堆……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新砦瑪尼堆,位於青海省南部的玉樹縣境內。據說,新砦瑪尼堆的經石已經超過25億塊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多為白色,每年都吸引著來自青藏川多地的藏民前來祈福。
在虔誠的信徒們眼裡,石刻藝人成為給他人帶來福運的宗教藝術家。並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寫在石頭上,這些石頭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就能消除一生罪孽,給他們帶來吉祥如意。所以,信徒不僅口頭念,還用刀刻在石頭上,送到瑪尼堆,算是完成了一份功德。
藏族人一般因每年家事外事不順利,家中有人生病、亡故,或諸事不吉利,需先到寺廟找喇嘛卜算,會選定要刻的咒文、經書或佛像種類,備好石料,再請石刻藝人進行加工。從事石刻的工匠可謂形形色色,有世代以此為業的,也有臨時為業的。有的除了種莊稼外,全部精力都投在刻石經上。據說,有的少則一年刻五六部經文,多則要刻十來部,每部經文要刻30天左右,用掉滿滿一拖拉機的片石。石頭要選崖上較軟且不容易破碎的,堅硬的石頭不易刻。在他們看來,每雕刻一筆就代表洗淨身上的一處污濁,而雕刻完一塊瑪尼石,就算是完成了一份功德。
在西藏,你需要親手去觸摸她的冰冷,用腳去體驗她的堅硬,用心去體驗她的笨重的時候,竟然發現每一塊石頭的背後,果真還存有如此玄妙的故事和淵源。
其實,也正像《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書中所說的,“一塊石頭,也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又可以是最離不開的。信仰可以賦予石頭生命——只要有人的地方,石頭就被雕成大大小小的佛像。藏傳佛教更是把石頭視作有靈性的東西。”
在西藏,只要生命不息,生活延續,就不可能與石頭絕緣。人們通過各種工具,將石頭用於不同的用途,抑或雕琢,抑或累積,抑或撫玩,石頭中所呈現出的無限圖景,其實,只是人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