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那些生活中常見的思維陷阱。我們平時所做的決定,所採取的行為一定是個人意願選擇的結果嗎?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做一些事情。

例如,商家利用營銷手段使我們買下自己本不需要的東西,騙子利用我們的某些心理特徵使我們相信他的說辭等等。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使我們不自覺的做出一些自己本來不打算做的行為呢?

陷阱一:從眾心理

在一本廣為流傳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中,講述了很多關於人們如何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在社會大環境中隨大流,做出最終的決策與行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心理”。人的生存離不開環境,而在特殊環境下,周圍的人所做的決定也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的決策。

有一個經典的研究,主試向參與者呈現兩根長短不一致的線段A和B,並在旁邊呈現另一根參照線段,然後詢問參與者,A、B中的哪根線段和參照線段一樣長。而實驗的巧妙之處,是將參與者分為十人一個小組,十個人圍坐成一排、依次對線段進行判斷,並且這十個人當中,有九人都是主試的助手扮演的,只有一個人是真正不知情的參與者。

實驗開始後,十個人依次作答,當其餘九人都做出錯誤的判斷後,真正的參與者也開始猶豫了,即使對於線段長度的判斷是顯而易見的,真正的參與者因為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也不敢開口說出自己原本想說的答案,而改成了與其餘九人一致的錯誤答案。由此可見,“從眾心理”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力,甚至讓我們做出非理性的選擇。

同理,在生活中,一些銷售人員會利用我們的“從眾心理”誘導我們對某樣商品的消費。例如告訴我們這個產品他自己也在用,或是誰誰誰剛剛買走一件,使得我們進入消費陷阱。又比如很多人明明知道傳銷是一種不靠譜的賺錢方式,可是當誤入其中以後,每天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會很快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陷阱二:認知偏差

從認知學角度看,有時候,我們所看到、聽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全面的。具體而言,當我們覺得某個人不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傾向於注意到這個人做的不好的事情,以此來論證自己最初的設想,而忽略掉那些他所做的事情。

又比如,當我們已經相信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註意到那些有利的信息,來強化這個想法,進一步確信自己的判斷。因此,有時候我們深信的東西,可能只是我們有偏差的關注某些信息導致的結果,並不一定就代表這件事的確如此。

陷阱三:賭徒心態

“賭徒心態”指的是那些沉迷於賭博的人,總是誤以為自己在輸了很多次之後,必定能全部贏回來,從而越陷越深。這其實也是一種認知謬誤。舉個例子,你參與了一次賭博,贏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輸的概率也是二分之一,當你輸了很多次之後,你就會想:我既然都輸了這麼多次了,不可能會一直輸下去,所以我要繼續賭博,之後一定能全部贏回來。

而你不曾想到,根據概率來說,你下一局再玩,贏的概率依然是二分之一,輸的概率也是二分之一,並沒有什麼本質變化。因此,你永遠不可能準確預測下一次的輸贏。而賭徒便是抱著這種心態,陷入了認知謬誤,不斷的投入,無法自拔,最後輸的傾家蕩產。

陷阱四:情緒影響決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常見的思維陷阱,情緒影響決策。比如,當你情緒好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強烈的購買慾望。當你感到緊張、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可能就更容易聽信別人的話。因此有的人會利用你的這種情緒變化,使你陷入圈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