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和老年病打交道,這位名醫不愛蟲草人參卻獨愛這道菜,功效非凡

大醫論道 2018-10-27 06:55:34

潘智敏,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浙江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全國首批五百名名老中醫藥專家——中國現代著名臨床學家楊繼蓀學術繼承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潘智敏傳承工作室導師。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名家話健康”

平時專門和老年病打交道,潘教授和患者談論得最多的就是吃。

她是個喜歡在吃上做減法的人,別人喜歡冬蟲夏草等中藥食材,她卻偏愛蘿卜青菜,只為“少補多通利”。

早餐:一杯咖啡+一隻水煮蛋

一上午看50個病人仍中氣十足

一杯咖啡

一個水煮蛋

“上了年紀,要少吃多動。早餐我就喝一杯現磨咖啡,再加一隻水煮雞蛋,一個上午的工作狀態都會非常好。”中午12點半,看完50個病人的潘教授仍然中氣十足。

作為一個地道的上海人,潘教授從小是吃著泡飯長大的。為什麼會改吃咖啡+雞蛋呢?

這個改變源於女兒。“五六年前,她給我買了一台咖啡機,我開始學著自己磨咖啡喝。”

潘教授在咖啡裡加入新鮮牛奶,除了提神,還能潤腸通便。再配上雞蛋,既耐飢又保證能量供應,還不至於發胖。

“年紀漸長,我更關注身體了。”潘教授哈哈一笑,言下之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素問》裡有這樣一句話,“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年過五十肝氣衰竭”,是說40歲開始出現腎陰虧虛、陰津減少,應重視補腎養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年過半百要滋水涵木,補肝腎。

每天吃一個雞蛋很有必要

雞蛋這種最普通不過的食材,其實不簡單。在營養專家看來,雞蛋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幾乎包含生命需要的所有重要營養素,研究顯示,每天吃一個雞蛋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每人每天食用一個雞蛋。

在雞蛋的所有吃法中,無論是“有益心髒排行榜”、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還是“維生素保存排行榜”,潘教授的水煮蛋吃法都排名第一,正是最健康的吃法

養生也要識時務

這個道理,潘教授和許多患者叮囑過:“孩提時代,我們的內髒很乾淨,30歲以後,身體代謝就不一樣了,肥胖、疲勞接踵而至。”

老年病都從年輕時開始,上了年紀,身體供能不夠,加上身體固有“零件”老化,本來就不寬的“路面”更堵了。身體各器官血液供應不足,營養自然也會差許多,面臨的就是年老多病,結節、囊腫、肌瘤、高血壓、糖尿病等集於一身。

病人最愛說:“我很虛”

如何進補?潘教授很慎重

冬蟲夏草別盲目吃

坐門診時,潘教授聽到最多的幾個字就是“我很虛”,在問診的同時,她也會問問對方平時吃什麼,怎麼吃。

中醫講究治未病,許多人為了未病先防,想到了“補”,對冬蟲夏草、靈芝孢子粉、黑枸杞等趨之若鶩。

“我不主張吃這些東西。”潘教授說,冬蟲夏草、枸杞等補益藥並不太適合江南水鄉。冬蟲夏草要辯證用,不能盲目跟風,冬季可以適當吃一些進補,夏天並不適合;枸杞、紅棗等性偏溫、甜膩,不適合濕熱體質的人食用,尤其是舌苔厚膩的人更要少吃。

平時,潘教授見身邊老人為活血化瘀,盲目吃三七粉,就會去勸阻。在她看來,不少中老年人走入了保健誤區。“三七在中藥裡,首先是一種止血藥,它既能止血,也有疏通作用,不能只擴大疏通作用。”

最喜歡吃白蘿卜燉肉

平時,潘教授不吃保健品,日常飲食也很普通,她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白蘿卜燉肉。

“蘿卜可以解除氣滯,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舌苔厚膩、痰濁擁堵的人都適合。”潘教授說,平時做好這道菜,老年人可以多吃些蘿卜,年輕人多吃些肉,適合一家老少。

在民間,蘿卜素有“小人參”之稱,有通氣行氣、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等功能,很適合乾燥的秋冬季節吃。

老人常吃蘿卜,還有助於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

紅棗別當零食吃

“現代人喜歡吃加工類食物,而且把中藥食材當零食吃,比如紅棗,一顆接一顆吃,這是不妥當的。”對於一些養生誤區,潘教授尤其關注。

脾虛的人,燉湯時可以加幾顆紅棗和枸杞,但不能大量吃,“夏天濕熱上火,大家喜歡泡菊花茶,少放幾顆可以,不宜多,否則對身體無益。”

中藥食材固然有一定的養生保健功效,但追捧一定不能過頭。潘教授喜歡清補,做菜時,也不會刻意去放“網紅”中藥食材黨參和黃芪。

“夏秋之交濕氣重,我不建議吃保健品,倒是可以吃點百合,少補多通利。”

別盲目補鈣

很多老年人喜歡補鈣,潘教授也不跟風,鈣補多了反而容易長結石,“氣血調暢則百病不生,少吃多動,養血活血才是正道。

運動要以舒適為主

愛旅遊 選平地

潘教授說,適當運動對身體有益,但要以舒適為主,走不動時不要強求

潘教授的運動方式是旅遊,基本每年去一次,吐故納新,放鬆繃緊的弦,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特別開心。旅遊目的地她也精心挑選,一般都是平地,不需要爬山,以防傷了關節

最近幾年,許多老人喜歡到山區或者水邊的別墅養老,但這些地方過於濕冷,加上房子大,跑上跑下容易摔倒,獨居也不安全,潘教授並不建議。

對老人來說,如果不是幾代人一起居住,還是選擇平層較好,房子面積最好小一些,哪怕腿腳不靈活也不會帶來不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