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時代,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教育並不是成功,而是安全。

孩子的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間

剛剛過去的國慶,在眾多引人注目的熱搜話題中,有一則“小孩鐵軌玩耍逼停動車”的消息,看得我心頭一驚。

那是10月1日,在廣西南廣線貴港至厚祿站間,3名熊孩子正在鐵軌上愉快地玩耍。

如果不是列車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時速高達200公裡的動車行駛過來,必定又將釀成大禍。

可是有很多孩子,他們在危險降臨時,並沒有這麼幸運。

今年9月,湖南益陽一名4歲兒童在幼兒園吃飯時不慎噎住,未能有效求救老師,最終不治身亡。

今年8月,北京一對8歲雙胞胎姐妹到青島旅遊,在沙灘遊玩時走失,最終尋回的只是冰冷的遺體。

今年7月,一名2歲的非裔男孩在玩弄爸爸的槍支時,意外擊中自己頭部,送醫後仍告不治。

今年6月,湖北宜昌一名11歲男孩,因乒乓球掉入水庫,前去撈球,不慎落水死亡。

隨行的另一名14歲男孩,試圖營救落水的小夥伴,也不幸溺亡。

今年5月,福建省福清市的三個孩子,在小區的景觀水池玩耍,疑似觸電不幸身亡。

今年4月,杭州下沙一名4歲孩童在天窗玩耍,不幸從樓上墜落,搶救無效失,去生命體徵。

……

這些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兒童意外死亡事件,屢見不鮮,每個月至少會有一例。

然而事實上,在大眾視野之外,兒童生命的脆弱,生命流逝的速度,遠遠超乎我們做家長的想像。

聯合國在9月1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中指出:

2017年全球有630萬15歲以下少年兒童不幸身亡,相當於每5秒鐘即有一名兒童死亡。

每一個孩子的不幸離世,都會留下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和一對痛不欲生的父母。

聽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消息,作為父母的我們,除了悲傷和難過,還能做些什麼呢?

畢竟孩子太容易出事了,而很多危險就在我們的身邊。

安全教育,永遠不是老生常談

記得有一次,在放暑假前,孩子帶回了一張學校印發的安全教育宣傳單。

也正是在那個暑假,她的同班同學因為去河邊玩耍,不幸溺水身亡。

那張被孩子扔進垃圾桶裡的宣傳單,我曾經仔仔細細看過,上面明確地寫道:水邊危險。

看起來,兒童安全問題一直為學校、家庭和社會所關注,但實際上其中存在眾多的誤區,教育的成果也不盡如人意。

美國視聽教育家埃德加·戴爾曾經提出了“經驗之塔”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現象。

他說,體驗式學習,也就是實踐或者模擬等主動參與的方式,能夠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而被動地傾聽或者閱讀,往往效果都很差。

但是對於目前的安全教育來說,徒有空洞說教的傾向。

比如,孩子出去玩時,我們會說:“注意安全!”

注意什麼,並沒有提到;怎麼注意,更沒有詳談。

在兒童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仍然較為低下的階段,這些安全教育顯然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

尤其是當危險來臨時,孩子們要麼完全無法察覺;要麼根本不知所措。

因為並沒有人真正教會他們如何規避風險,意外事件和悲劇也就因此而發生。

據統計數據顯示,意外事故佔中國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6.1%,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長,成為0-14歲兒童健康的第一殺手。

在這些事故中,有12%發生在學校,19%發生在街道,而52%就發生在我們的家庭。

有些父母,並沒有盡到安全教育的責任

張文質在《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中曾經這樣寫道: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裡面,孩子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險,

父母一定要有很明晰的安全意識,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

可在日常生活中,不僅我們的孩子很少有安全意識,就連很多家長也難以做到隨時留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今年4月,合肥市一路邊附近停靠了一輛轎車,車內一名4歲女孩和一名6歲男孩被解救出來時,已經停止了呼吸。

談及孩子被鎖車內的原因,母親聲稱有事情要辦,不方便帶著孩子,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回來。

今年8月,帶孩子去海邊玩耍的母親,只顧著低頭刷朋友圈,刷完之後才發現,孩子不見了。

經過多方搜救,最終在海裡找到了孩子的屍體。

從陽光明媚的碧海藍天到烏雲密布的天人永隔,也許只需要短短的幾分鐘。

在感嘆生命的易逝,埋怨母親的大意時,很多人也在問:孩子的父親都去了哪裡?

我無意深挖這些痛失兒女家庭的背後,但是,不可否認,很多孩子發生意外事故時,父母雙方只有一人在場。

這契合了去年很流行的一個詞:喪偶式育兒。

夫妻中的一方,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內心不太願意,而把照顧孩子的主要責任壓在另一方身上,就像喪偶一般。

這就導致看護和照顧兒女的重擔,落在了另一方一個人的肩上,也更容易出現照顧不周的情況。

盧梭說,孩子生而為孩子,但父母卻並非生而為父母。

流行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概念,丹·凱利(Dan Kiley)在1984年提出的——“彼得潘綜合症”。

它主要指成年人在面對“長大”這件事時,出現的非理性恐懼以及的種種不成熟現象,具體表現就包括不負責任。

對此,有專家認為,很多孩子的意外,正是來自看管人的疏忽、大意、不負責任和教育不到位。

兒童安全教育,需要父母量體裁衣

因為小孩子比較好動,這是他們探索事物的方式。

而周圍安全隱患很多,可能的危險包括觸電溺水、失足墜落、欺辱凌霸、異物吸入、食物中毒、

跌打損傷、寵物傷害、丟失拐賣等等。

在孩子還不能獨立解決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傷害和意外時,就格外需要家長的幫助。

而對於作為家長的我們來說,不僅需要具備安全意識,更需儘早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和指導,讓孩子也擁有安全意識。

教育學家葉欣說,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和認知能力量體裁衣。

對於這一點,有一個朋友和他的兒子陶陶之間的的故事,值得借鑑。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10歲的陶陶明確知道刀具、 熱水、插座、藥品、窗邊、馬路、水、電、火、煤氣等危險性,

同時也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經過幾次試驗,陶陶的父母覺得陶陶的安全意識很不錯,留他一人在家也很放心。

某一天,父母因為有事出門,又把陶陶一個人放在家中。

恰巧在這天,多次來送書的快遞員,又來送貨了。

聽到是來送書的快遞員敲門時,陶陶想到媽媽給他買的繪畫書,毫不猶豫地開了門。

因為書是貨到付款,陶陶還從自己的零花錢裡拿出了100塊,支付給了快遞員。

當被問到為什麼給陌生人開門時,陶陶一臉不解,

他說:“快遞員叔叔不是陌生人啊,他都來了好幾次了,而且我想早點看到新書啊。”

經過此次事件,陶陶的父母針對陶陶的安全教育問題,又重新制定了計劃。

因為,兒童對於很多概念的定義,並不是像我們大人所想像的那樣,這些在實踐中才會被逐步發現。

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於危險的認知程度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作為父母的我們在充分了解孩子後,因材施教。

兒童安全教育,需要父母不斷細化

就像陶陶一樣,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安全意識時,

如果沒有清晰且簡單地界定危險標准或者參考事物,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判斷失誤。

尤其是對幼小兒童的引導,一定要足夠清晰、簡單明了,孩子才能夠聽得懂、記得住。

有一次,我在給孩子講述英國《兒童十大宣言》時,提到了一條“背心、褲襠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觸摸”。

在洗澡的時候,孩子問我:“媽媽,那你怎麼還摸我了?不是不允許別人摸我嗎?”

我說:“因為你現在還很小,不能一個人洗澡,所以媽媽才被允許這樣做。”

孩子又問:“那爸爸也能摸我麼?”

“那爺爺奶奶呢?”

“那老師呢?”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可是孩子其實沒有聽懂。

這就需要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把事情不斷地細化,甚至細化到各個可能出現的場景中去。

尤其是對壞人的界定上,小孩子很難描述得清楚。

雖然他們不能像大人一樣分辨出壞人,但是卻能感受到到某種行為給自己帶來的不舒服。

我們只需要跟孩子不斷地強化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可以,

對於什麼是不舒服的感覺,一定要耐心地從細節上確定,循序漸進地教導孩子。

因為對於心智還在發展中的孩童來說,他們更需要觀點的強化和細節的補充。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我們不停地補充信息,將真正的溝通和教育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兒童安全教育,需要父母多角度參與

上文中的陶陶,其實還面臨了第二個問題——誘惑。

一些零食、玩具、電子產品、繪畫書、小動物等等,都能成為誘惑孩子的誘餌。

就像去年,包河區一位6歲的小女孩在家附近玩耍,在遇到陌生人的搭訕後,因為一根棒棒糖,就跟著壞人離開了。

針對這一點,我們要對孩子的個性和容易發生危險的情況擁有清楚的認知,

然後再採取不同的方法,向孩子們展示其中的危險。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情景演繹法,讓孩子通過角色扮演親身感受危險,

並在遊戲過程中,適時向孩子灌輸安全意識,強調某些安全常識。

同時,我們還可以藉助安全知識繪本等有趣的童書,比如《聰明孩子安全有絕招》等,

不斷給孩子樹立安全意識,以此提高孩子的警惕性。

有教育學家說;“當孩子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後,可以側重生存和逃生技巧的實景模擬。

將媒體報導的兒童意外案例講給孩子聽,或和孩子一起觀看(注意選擇適合兒童觀看的題材)。”

看完之後,讓孩子說說感想,談談案例中悲劇發生的原因,

怎樣做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以及如果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等。

通過循序漸進地啟發孩子,並在孩子的提問與回答中,及時糾正、補充,使孩子了解正確的安全意識和科學的防範措施。

只有這樣,在我們不能時時刻刻護孩子周全時,他們也能懂得識別危險、知道自己保護自己或者如何尋求有效幫助。

來源來自chuansong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