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日前發表文章,原題:遏制2.0版——中國成為目標。文章稱,2015年,美國外交學會發表題為「修改美國對華大戰略」的論文,稱「由於美國要把中國融入自由國際秩序的努力如今已對美在亞洲的主導地位構成新威脅——可能導致對美國全球權力的大挑戰,華盛頓需要新的對華大戰略,它將以制衡中國權力上升為中心,而非繼續助其崛起。文章還稱,該報告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基本被埋沒。但如今特朗普政府似乎已擦掉報告的灰塵,決定將其作為自己的腳本。文章最後稱,若遏制中國確實是美國的打算,那麼它不太可能成功。中國不可能被從全球故事中勾銷,更不可能被從亞洲故事中勾銷。充其量,美國只能給中國的(前進)道路上設置一些障礙而已。
當然,文章列舉了諸多重要理由,譬如日印澳不願意被逼選邊站,它們和美國加強合作的同時,也不會過於疏遠中國。還有,中國不會妥協,正在採取必要措施,應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政策。客觀而言,文章非常理性中肯,也為中美之間的這次「鬥爭」,進行了一個預測,核心就是美國不會成功。事實上,或許只有美國自己認為,一個「遏制2.0版」可以解決所謂的中國威脅,並為此進行努力,但時代已變,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美國的倒行逆施只會讓自己被孤立。中國行的正,坐的端。
中國一貫熱愛和平,堅持和平,無意與它國對抗,但事來了,躲是躲不掉的,美國方面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針對性出招,給中國帶來了極大麻煩,但觀察跡象,美國絲毫未有收斂之勢,把中國的剋制當成軟弱,這是個極大的錯誤,也必將會為此付出代價。表面上看,美國盟友眾多,做起事來得心應手,比較容易達成自己的目標,但若細究,就不難看出,在涉及一些切身利益的問題上,盟友也不會毫無原則的跟在美國屁股後面。譬如歐洲對伊朗的支持,就非常說明問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國際關係而言,至少目前,多邊主義還是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美國盲目對認為的主要對手發動攻勢,構建單邊主義的行為,事實上氣候還未形成,盟友也都三心二意,並且不願意看到美國一家獨大。也就是說,熱鬧的背後隱藏著極大的風險,當美國力量透支過度,不足以支撐其野心時,下一個轟然倒塌的可能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霸權主義最容易犯的錯誤,無非就是目標與能力的不匹配,最終失衡摔倒,如今,特朗普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突然發力,極可能會對美國的其它方面,造成致命性傷害,儘管目前還沒有表現出來。
冷戰思維已經過時,但有些人就是跳不出來,試圖用遏制政策對付中國,非常可笑。中國有足夠的歷史經驗可以借鑒,也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捍衛好國家利益,因此,沉著冷靜應對就足矣,任何國家和勢力都別想通過威脅中國撈到便宜,這沒有一點可能,美國充其量,就是設置障礙罷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