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宣布辭職,激起一池漣漪。本來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高層辭職並不是鮮見的話題。但對於黑莉這種在特朗普政府中知名度極高的人而言,意義就非同尋常了。在距離美國中期選舉僅一個月的時間,黑莉提出辭職,背後到底暗藏了怎樣的玄機?
有人對宮斗的說法比較認同,因為當黑莉解釋辭職原因時表示,應該讓更適合這個位置的人去從事這個工作。巧合的是,黑莉說半年前就提出過辭職,當時正是博爾頓接任麥克馬斯特擔任美國安全顧問的時間節點,而博爾頓也有外交工作的經歷。儘管外界沒有暴露過他們之間有不和,但還是讓人們感覺兩人之間有著某些不相容的地方。另外,對於黑莉而言,她的履歷在政壇是未來很有競爭力的人,她的離職意味著和特朗普進行了有效的切割,對未來的選舉有很大的空間。
特朗普政府的離職潮成為了美國政治生態的一種常態,而這種常態實際上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況,或者說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況,它首先反映總統本人的一些做法在底層得不到接受。建制派和商人出身的總統之間,在理念等一系列方面有很多的分歧。而雙方之間發生碰撞後,有的時候是離職,有的時候是被總統炒掉,所以這種情況出現說明關係並沒有理順,反映出美國總統個人風格所造成的一些影響。
10月9日,黑莉回顧她在任期間的美國政策時說,回望這兩年美國外交政策,美國現在受到了尊重。然而,國際社會的看法並非如此。正是在黑莉任職期間,美國單邊主義一發不可收拾。一方面,美國先後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多邊機構,退出巴黎協定和伊核協議。美國已經不折不扣地成為「退群成癮者」。另一方面,美國四處挑起貿易摩擦,以各種借口對諸多國家頻頻揮動制裁大棒,濫用長臂管轄。這種霸道行徑正在引發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激烈批評。面對這樣的現實,黑莉的「美國被尊重」一說不免顯得蒼白。
對於黑莉的這番表態,國際問題專家蘇曉輝認為,黑莉對美國外交的評價很高,這個很高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外交辭令。其實黑莉現在的職位,包括她在聯合國代表美國進行發聲很大程度上說明她需要維護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形象,包括總統本人的形象。近一時期,大家可能關注到特朗普去聯大開會,作了一番演講,而在演講過程中似乎現場有一些嬉笑之聲,引起了一些反響。一些媒體也在指責特朗普對美國的形象恐怕是不太有利的。但黑莉很快就做出了反應。她說這些笑聲並不能代表他們是在嘲笑總統,甚至解釋為他們只是在呼應總統的一些玩笑,為他挽回顏面。這就說明,在她的職位上,包括未來她可能到一個新的職位上,都不能和新的共和黨高層撕破臉,要維持現在雙方的關係,這種外交成績的高度評價也是維護當前雙方這種關係的延續;另一方面,中期選舉將近,雙方坐下來以一種比較禮貌的方式來宣布即將要分手,或者是分道揚鑣,可能也是這樣的外交辭令所必須的。
近年來,美國頻頻退群,並且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大棒實施制裁,從種種跡象上,看不到任何美國被尊重的跡象,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黑莉口中美國受到了尊重這個悖論。
國際問題專家刁大明認為,美國一個調查機構10月份公布一組數據,在全世界範圍內調查對美國的印象,大概有70%以上的人對特朗普毫無信心、毫無信任可言。有7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在和其他國家的交往中不會考慮其他國家的利益。只有14%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會在國際問題上發揮一定的作用。一些國家比如德國,曾對美國的好感度達到五成。現在特朗普執政不到兩年,五成就變成19%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可以說令世界失望。
刁大明表示,黑莉對俄立場反映美國精英共識。美國總統對俄羅斯有著自己的一套看法,而國內的精英層就是緊緊地拉住他,不讓他在對俄政策上突破已經設定的紅線。不能把俄羅斯作為一個朋友。通過一切方式,包括國會的立法,精英層的表態不斷地施加制裁,對俄羅斯進行戰略上和軍事上圍堵等等,把總統的許可權框在一定的範圍內。未來,不管誰取代黑莉,美國對俄政策不會發生質變,美國不可能與俄羅斯的關係進行重啟,重新把俄羅斯當作朋友。所以俄羅斯的一些學者寫文章分析,特朗普的表態和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的表態不同,說明美國是一種戰略策略,在忽悠俄羅斯,甚至在離間中俄關係等。但事實上,這種不同的背後反映出美國當前政治中的一種常態,美難以實現對俄羅斯關係轉圜,當前雙方的關係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