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退役軍官文谷數重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詳盡的作戰想定,稱近日海上自衛隊艦艇的"南海巡航"具備極大的實戰意義。根據他的推演,在戰時以"出雲"號直升機航母/輕型航母領銜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可在南海外圍地區利用F-35B戰鬥機發起"奇襲",對中國的海南三亞核潛艇基地造成"毀滅性打擊",必要時甚至可以"癱瘓"對海南島而言異常重要的鐵路輪渡設施。


圖為文谷數重對這一作戰想定的作圖分析。

詳細來說,為了達到"奇襲三亞基地"這一早已設定好的戰役目標,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輕型航母要繞道遙遠的菲律賓蘇拉維西水道,在進入南海島礁上中國雷達的探測範圍之前放飛F-35B戰鬥機,而後這些F-35B將飛行超過1500公里,直至西沙群島上空發射巡航導彈。

這暫且不提日本目前沒有進行這一"主動進攻"行為的法律基礎,其《和平憲法》不允許這種戰爭手段,"奇襲三亞基地"規劃本身在各個階段就都漏洞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圖為在南海接近"加賀"號直升機航母的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

首先,在天基監視平台的反應延遲已經低於一小時的今天,一個完整的航母艦隊要想悄無聲息地遠渡重洋,"摸"到對手家門口,已經不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了。就在今年"加賀"號直升機航母進入南海後不久,中國海軍艦艇就在遵照國際法要求的前提下對該艦展開了不間斷的全程"陪護",而這一行為的前提正是明了"加賀"號的大致方位。

退一步說,即便天基監視平台"漏網",數量巨大的水面艦艇和潛艇也將織起複雜的預警監視線,要想讓航母一聲不響地抵達奇襲站位,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妄想。


圖為即將在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上著艦的F-35B戰鬥機。

其次,從蘇拉維西水道和位於西沙的"F-35攻擊陣位"之間,海上自衛隊仍然缺少一樣關鍵的裝備,這就是文谷數重在文中喋喋不休多次提到的F-35B。眼下,即便日本三菱已經得以在日本境內建立F-35的總裝中心,但在未來10年內該總裝中心的最大任務依舊是為航空自衛隊提供F-35A。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從來不是什麼"巧婦"。


圖為曾攔截美國P-8反潛機的"紅色24"號殲-11BS。

此外,即便兩艘"出雲"真能攜帶多達48架F-35B氣勢洶洶地朝三亞殺來,這48架F-35B也必須分兵,以應對沿途的各種情況。以美國海軍的話來說,壓制防空系統、壓制敵軍戰機、壓制通訊系統的活兒那是一點也不能少,投入兩艘超級航母都未必能完成"斬首"一個小國關鍵目標的任務,日本人用2艘輕型航母就想完成,無疑是在開天大的玩笑。


圖為珍珠港亞利桑那紀念館,奇襲並沒有能打垮美國海軍。

當然,經歷過成功的"珍珠港奇襲"之後,舊日本帝國依舊是在3年後迎來了徹底的戰敗,普通人能忘卻這件事,日本自衛隊乃至政府高層絕難忘卻,文谷數重所謂"精密"的規劃,在他們眼中可能就是飯後的笑談:更何況,記憶力稍好的軍迷可能還能想起,數年之前有那麼一個同樣"精密"的規劃,稱破壞15座長江鐵路橋即可摧毀中國——而這個大博眼球的規劃同樣是出自於文谷數重之手,這究竟是噱頭還是"真知灼見",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