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黃治振、曾欣豔獨家攝影:陳梓健

(吉隆坡5日訊)我國教育制度向來考試為重,教育部長馬智禮承諾,廢除小學考試制度勢在必行,雖然目前仍處研究階段,但政府很快就會逐步朝向告別小學考試、並落實推行多元化學生評估方式的方向邁進。

“我們要從傳統的考試方式,轉變為一種更有互動的學生評估方式;至於會多快落實,我無法承諾,但它很快就會發生。”

馬智禮

馬智禮接受《中國報》專訪時指出,教育部將在廢除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考試後,進一步多元化學生評估方式;至於具體方案,他相信教師具備許多創意和自由的方式,只是目前沒放手讓他們做,但未來一旦賦權學校及校長,相信他們就可發展出許多評估方式。

他也聲稱,雖廢除考試必定招來外界爭議,但這就是前進的方向。

“考試只是評估工具之一,還有許多其他評估方式,而教師最了解該如何評估學生。”

他說,不幸的是,在評估學生方面,大馬把重心都放在考試,讓教師、學生和家長倍感壓力。

馬智禮以先進國如芬蘭和英國為例說,這些國家都不會過度強調考試。

“但你也知道東方社會,尤其是華社,考試的存在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從老子、孔子時代就有了……是,我們不能摒棄考試,但切勿把它視為教育的終極事項。”

馬智禮說,教育部正進行廣泛調查,以讓小學成為孩子人格塑造的階段,培養孩子掌握多種語言、學會探索世界及敏銳思考能力。

“重新編制課程的過程需要進行很多調查,因為我們要落實的一切(政策)必須是由下至上,是來自教師及社會,而非從上至下,我們只是政策制定者。我們還要確保所作的決策可以持續且長久。”

詢及若沒有了考試,家長對教師的評估方式或會存疑時,馬智禮坦言,對教師的信任赤字確實不易改變,但也並非不可能改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