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美國為首的英法澳日等相關國家頻頻到中國南海和東海區域搞事,航空母艦開進南海游弋,各種艦船、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等來中國周邊海空海域秀武力,並且以「維護海上航行自由」為名,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一副抱團圍堵中國之勢,一個相對和平安定的南海被這些域外國家搞得山雨欲來。而今,兩個反華骨幹美國和日本所搞的「印太戰略」合作文件已經公布,槍口直接對準中國。

據環球時報9月30日援引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道稱,美國白宮日前在其官網上公布了美日兩國在「印太戰略」上的合作文件,文件以「中國試圖加強影響力」為名列舉出對印太地區各國的支持措施,重點包括能源、基礎設施、網路安全、海洋安保和防災減災等;而日本媒體對於美日公布的這份文件,給出的評價就是「意在牽制中國」。美日兩國將一項最新最「宏大」的戰略用來對付中國,說明美日兩國的對中國的恐懼已到了惶惶不可終日的程度。

這份戰略合作文件所公布的重點其實並無新意。文件中提到要協助孟加拉國建設和改善跨境公路網、提高內陸港口的效率,向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援助;為東盟成員國和其他印太夥伴開展工業控制系統的聯合培訓,為太平洋島國提供網路能力建設和技術支持;與菲律賓海事機構合作進行能力建設、支持帛琉通過安裝沿海監視系統提高海洋領域意識、為孟加拉國的防災減災系統提供資金以及支持斯里蘭卡減少災害風險等,文件所列舉的這些內容無非是要將相關國家拉攏到美日一方,並以此來形成對中國的海上圍堵。


去年下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出訪亞洲,第一站來到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特朗普獻上了一計,就是將美國的亞太戰略升級為印太戰略,此計雖然是原來奧巴馬政府時的剩飯,但特朗普卻也吃得很有滋味,立馬將印太戰略擺上了檯面。後來便將美國的太平洋司令部改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相關戰略至少從形式上也給予了調整。同時,將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重點納入該圈子,準備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大幹一場。不過,這次文件公布的重點中印度的份額不多,倒是有些意外。

美日兩國這次公布的印太戰略合作文件,本身並無太多實際意義,卻反應出三個信號。一是美國的島鏈防線正在延伸。從美日兩國發布的印太戰略文本來看,美日合作對印度洋沿岸周邊國家的支持將加強,雖然是對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助,必定會產生一定的戰略價值。而且從地理上看,這些國家無疑是第一島鏈概念上的國家向印度洋方向延伸。此舉反應出美日依然想將中國的海上影響力控制在第一島鏈之內。


二是圍堵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新戰略。應該說,印太戰略比亞太戰略的範圍更寬更廣,而且根據美日等國制定該戰略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牽制中國,再從近期美日等國在南海和東海大肆搞事顯擺武力,可以看出美國和日本此舉就是要在所有的海域全面封鎖中國;封鎖的戰線已經不僅僅是太平洋方向,且在印度洋方向也開始布局。美日此舉可謂狠毒之至。

三是美國的戰略重點已經開始轉移。近期,美國在全球的戰略也悄悄發生了變化,美國重啟第二艦隊,雖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俄羅斯來的,但同樣也對中國增加了壓力;美國調整對北約和中東的兵力部署,利用北約國家的力量來牽制俄羅斯,騰出手來牽制中國;甚至包括美國在半島問題上的立場,無不包含將戰略重點投向中國之勢。針對美日此舉,中國應該在進一步強化南海軍事防衛能力建設的同時,同樣將戰略海上重點向印度洋方向轉移,以確保遠海對抗能力的提升,實現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將美日印太戰略的危害化之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