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性格是由生長的環境所造就的。一個孩子生活在什麼家庭,家長的素質,家庭人際關係,家庭教育方式等在孩子的成長中有重要影響。 對於媽媽來說,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因為你的脾氣暴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不利的,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也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1

也就是說,親子關係決定了教養成效。而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是什麼呢?父母的脾氣!

所以,把控制父母的脾氣,作為了教育的起點。

2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不知大家是否留心過,很多名人傳記中描寫的母親,都是溫柔、賢淑、善解人意的,她始終默默地為孩子奉獻而毫無怨言,母親堅強、善良、有主見,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難倒她的……

老舍曾經在文章中這樣描寫他的母親:

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好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反觀我們身邊,很多家長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其中不少家長,尤其是母親,是典型的「豆腐心,刀子嘴」,明明愛孩子愛得不得了,可一旦脾氣上頭,說出的話卻讓孩子感到很痛苦。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寫道: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應是春風化雨般,潤物於無聲。孩子未來出不出色,發展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的性格。擁有一個好脾氣的母親,是孩子莫大的幸運。

讓人遺憾的是,不少媽媽把「教訓」當成了「教育」。

很多媽媽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她們也不想吼孩子,可是脾氣上來總忍不住。每次吼完孩子後,又後悔得要命。

今天,小編就把同事們在「兒童時間管理」主題培訓中教授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專治「不想吼孩子,脾氣上來忍不住」這種病。

3

這個「滅火」口訣共7個字:一離二吸三涼水。

首先要對自己叫「停」,然後,記住:

一離:即「閉上嘴,邁開腿」,迅速離開那個讓你生氣的孩子或現場,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讓自己稍稍安靜一下。為何有的家長會把孩子打傷,甚至打si?打孩子是一個情緒動作,很多家長越打越來氣,直至失去控制而發生慘劇。

去哪裡放鬆比較好?

衛生間,這裡可以保證你暫時擁有不被干擾的空間,而且有鏡子,你可以看到自己生氣時的樣子,一定猙獰可怕;另外,那裡還有涼水,能讓你的情緒快速恢復平靜。

二吸: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鬆,深呼吸四五次,隨著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你的情緒曲線會慢慢回落,各種情緒信號減弱、消失,你能夠感到情緒漸漸平靜了。

如何深呼吸?

閉上眼睛,為你的身體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把手放在下腹部,當你感覺身體都很放鬆時,吸氣時肚子鼓起來,呼氣時肚子癟下去。

注意:越慢越好,重複4~5次。

三涼水:如果深呼吸之後,還沒有平靜下來,就用涼水洗臉吧,或者喝點涼開水,讓你的身體同時冷卻下來。

4

這個簡單的口訣,很多家長用了以後都說有效。為什麼有效呢?因為它背後蘊藏著非常嚴謹的科學依據。

首先,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按照倒英文字母U型曲線自然發生、發展、結束的,只要你能給自己幾分鐘的獨處時間,讓情緒曲線走完,就會快速恢復平靜。

其次,情緒影響我們的身體,反過來,身體的行為同樣會對情緒產生影響。有目的地控制身體進行深呼吸,和普通的呼吸完全不同,能夠令大腦以及身體儘快遠離疲憊。當呼出的氣體量相當於正常呼吸的八倍左右,還能夠令身體獲得巨大的能源。

再次,芬蘭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在產生不同情緒時,身體各部位的體溫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人們憤怒時,頭部和胸部的溫度就會升高,表示人體已做好戰鬥準備。所以,當你無法用心態掌控過高的「情緒熱量」時,涼水便可以輕易地幫你解決問題,讓你快速恢復平靜。

(情緒熱量圖)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當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時, 希望我們都可以用溫柔的力量去改變,而不是用憤怒的力量來遺憾。

[https://youtu.be/7xyiwfSgEMU]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