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二年,蘇州潘家第10代孫潘祖蔭高中探花,隨後平步青雲,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

清咸豐十年,一代名臣左宗棠遭人彈劾陷入困境,潘祖蔭不顧性命,三次冒死上書營救。咸豐皇帝最終被感動,於是留下左宗棠一命。

潘祖蔭

從此,左宗棠念念不忘潘祖蔭的救命之恩,於是在左宗棠東山再起後,將珍藏了多年的傳世珍寶大盂鼎送給了潘祖蔭。幾年後,左宗棠又花了300兩黃金買了大克鼎送給潘祖蔭。兩隻大鼎湊成一對,意在感謝潘祖蔭的鼎力相救之恩。

這兩隻大鼎都是西周時期的寶物,距今將近有3000年曆史。每隻大鼎上面刻滿了200多字的珍貴銘文,其珍貴程度稀世罕有。

左宗棠

從此,潘家人視此二鼎為驕傲,刻了一枚“天下三寶有其二”的印章作為紀念,同時此物也被作為了潘家的傳家之寶。

然而,潘家的富貴沒能長久下去。潘祖蔭一直無後,過繼的兒子先後死去。潘祖蔭又從孫輩裡過繼潘承鏡為孫子,然而潘承鏡沒過幾年也死了,僅留下了新婚三月的妻子潘達於。

年輕時的潘達於

子嗣問題讓潘祖蔭心情鬱結,很快就死在了北京。潘祖蔭死後,弟弟潘祖年趕往北京,連夜將他珍藏的寶物運回了蘇州老家。

一年後,潘祖年也死去,孫媳婦潘達於成為了唯一能管事的人。潘達於雖是一介女流,但卻聰明伶俐、作風剛正,頗有能力。為了接續潘家香火,她從家族孫輩中選來潘家懋作為繼子,潘家懋最終長大成人,接續了潘家香火。

潘家藏寶的老宅

潘家衰落之後,不少人覬覦潘家寶物和潘達於的姿色,於是紛紛前來欺負孤兒寡母。年僅20歲的潘達於巧妙應對,挫敗了貪婪者一次次的陰謀詭計。

最危險的一次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端方前來“借寶”,潘達於不敢不借。所幸的是辛亥革命爆發隨即,端方被刺死,寶鼎這才沒有落入他人之手。

大克鼎(藏於上海博物館)

1930年代,一個美國商人漂洋過海來到蘇州,專門拜訪了潘達於。美國商人開出了600兩黃金外加上海一套5層的別墅來換兩隻寶鼎,潘達於卻不為所動,一口回絕了美國商人。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保護寶鼎,潘達於將寶鼎和其他寶物用30多個大木箱子裝了,然後將它們埋入房子的夾壁和地下。

大盂鼎(藏於上海博物館)

日軍攻陷蘇州後,曾多次到潘家搜查寶物,但都一無所獲。最後,潘達於故意將一些便宜的古董讓鬼子發現。日軍劫得古董心滿意足而去,從此不再糾纏。

1944年,潘達於將寶物挖出堆在一間不起眼的舊房子裡,然後弄來大量垃圾堆在寶物箱上,這些寶物就這樣被一直保存到了解放之後。

潘達於寫給博物館的信(藏於上海博物館)

1952年,潘達於寫信給了上海博物館,請求捐獻寶物。博物館的專家看了寶鼎之後,一個個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消失60多年的稀世國寶原來藏在了垃圾堆下!此時,潘達於已經守護了國寶25年。博物館將寶鼎運走時,她不禁流下了淚水。

三十年過去了,兩隻寶鼎到底值多少錢?當時日本拍賣了一隻比這兩個大鼎還小的青銅鼎,最後拍出了6000萬美金的天價。這兩隻寶鼎的價格,保底在2億美金左右。

潘達於察看寶鼎

進入70年代後,潘達於又將祖父珍藏的古董400多件無償捐給了上海博物館。當時的潘家早已經衰敗,潘達於每月靠50塊錢補助度日,女兒在學校教書,每個月也才70塊錢收入。

為表彰潘達於的壯舉,90年代時博物館為潘家送去了10萬元獎金。這筆錢在當時也是一筆巨款,但潘達於卻拒絕了獎金。她說:“我不要錢,如果要錢,當年600兩黃金加別墅我早賣了。這東西屬於子孫後代,屬於每一個中國人! ”

潘達於100歲時與寶鼎合影

如今這對寶鼎價值超過百億,成為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家將其定為絕世珍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

2007年8月,潘達於老人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享年102歲。博物館將她的名字刻在大理石牆上,以紀念她的高尚品格。潘達於無償獻寶的寶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後人學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