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分享《台灣中小學生最值得我們借鑑的,可能是這種學習方法》,記述了一位台灣學生非常獨特的手繪筆記的作法。今天我們分享其姊妹篇——一位堅持在黑板上板書,而且堅持手繪板書的台灣老師!在科技發達、多數老師習慣拿著激光筆,指著提前准備好的PPT侃侃而談的今天,這位老師偏要逆潮流而行!

(板書之細節分明的人體骨骼)

(板書之清晰的肌肉線條)

這位老師名叫鐘全斌,是台灣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講師。上面這些板書,不是生物課或醫學課的,而是教藝術系的學生,怎麼畫好人體骨骼、肌肉……

他邊畫邊嘟囔著人有多少根骨骼,咀嚼的時候會用到哪些肌肉,為什麼古希臘那麼喜歡畫8頭身的人……

(這行雲流水般的手繪速度)

▋高顏值老師在炫技?實踐才能造就完美

鐘老師不僅手繪能力超強,而且顏值也高,被台灣藝術系的學生推崇為“網紅”。

(鐘全斌老師近照)

前陣子,有學生把他的板書發到網上,再加上媒體的報道,鐘老師的Facebook(鍾全斌 OB Illustration)一夜之間被“攻佔”……

(鐘老師Facebook一夜漲粉25倍)

有學生留言表示“有此老師,絕不翹課”的:

有高中生物老師留言請教如何畫畫的:

備課雖然辛苦,但鐘老師還是會盡量回復所有前來請教的學生的留言……

也有不少人質疑鐘老師這是在炫技,寶貴的上課時間如果都用來手繪板書,那還上不上課了?

對此,鐘老師的回應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

▋每天一練,把Facebook打造成給學生的最強資料庫

“每畫一次,手的細胞就會記憶一次,畫久了細胞就記起來了。”

可以說鐘老師是身體力行地實踐著自己這一句教育哲學,除了上課堅持手繪板書外,鐘老師課外也會堅持每天至少做一張手繪練習。

(練習筆記)

(練習筆記)

(火車上無聊也要畫一畫)

對在網上分享繪畫心得的各國各界大牛,他也非常關注,經常為學生們篩選推薦好的繪畫學習資源帖。

“原圖作者 – SNNN

http://snnn.tumblr.com/

透過“城市繆斯”,一個介紹優秀繪師的臉書粉專(學院君註:粉絲專頁),看到了這位日本大師SNNN的作品,很受沖擊,過往自己一直是比較傾向於欣賞精緻寫實的作品的,而SNNN利用減筆的技巧成功營造出空靈的氛圍,這可能是精緻寫實的技術無法創作出來的氣氛,所以嘗試分析破解這種風格的繪畫作品,以補強自己減筆的能力。”

或者直接介紹好用的繪畫軟體:

當然,自己的繪畫學習,在技法和學理上的心得等,他也會在Facebook上第一時間和學生們分享交流:

“那‘創作’與‘臨摹’間的關系為何呢?John Hegarty在《創意無規則》一書曾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所有的原創都是其他人作品巧妙拼接或轉化而來的……”

他自己的講義原稿和繪畫作品原稿,則乾脆作為互動禮物,送給在Facebook上提問積極的學生。

▋要想有個人風格,別忘記藝術家的社會使命

鐘老師不僅會畫人體圖,有視覺傳達設計、廣告學和社會學背景的他,其實還在教授其它的課程。比如藝術史:

熱愛水彩畫的他,作品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

發現台灣豐富的原住民文化鮮為人知,他就換了種方式來呈現:

由於感慨台灣軍隊的非法暴力,他就以洪仲丘事件為背景,畫出了《公民之淚》,最近還拿了第四屆中華區插畫獎:

鐘老師對繪畫的幾點心得非常精要,整理在此,送給繪畫和藝術創作的同學:

  • “設計師需要培養超過自己專業領域的、更加敏銳的觀察力,去觀察社會運作中的不足,並用創作點出問題,讓事態更加嚴重前就被社會大眾覺察,讓相關領域的人士設法去解決它。當代一個好的設計領域的繪畫創作,應該有這樣的特性。”
  • “我的課程中,同學不是去‘讀’藝用解剖學的書籍,而是去‘畫’藝用解剖學的書籍。”
  • “學畫畫其實跟學數學很像。實際上古希臘的畫家都是數學家,而文藝復興復興的正是古希臘的人文與藝術成就,大家都能認知,如果學數學只是去看教科書上的算式,是無法真的學會數學的,你必須實際去驗算過。然而,到了學習藝用解剖學時,人們往往買了很多的書,卻都只是看過就擺回書櫃,沒有真正畫過。所以當他們真的開始畫人體時,對於身體的比例還是非常的不熟悉,無法畫出准確的地球人比例。”

最後,送上鐘全斌老師藝用解剖課實錄,點擊“這裡”即可查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