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威廷指出,除了飲食西化、肥胖、遺傳,其他造成罹患大腸癌機率上升的原因,還有抽菸、飲酒、靜態生活型態者、高齡者、食用過量的紅肉及加工類肉品者、糖尿病患者以及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攝/陳稚華)
許多人都知道,飲食西化、肥胖、遺傳...是造成罹患大腸癌的重要原因,不過除了這些因素,還有哪些危險因子,是造成台灣近年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甚至冠全球的主要元凶?
前高雄榮總腸胃內科主治醫師、現任成美腸胃科診所醫師歐威廷指出,除了飲食西化、肥胖、遺傳,其他造成罹患大腸癌機率上升的原因,還有抽菸、飲酒、靜態生活型態者、高齡者、食用過量的紅肉及加工類肉品者、糖尿病患者以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患者,詳細原因包括:
1.抽菸
歐威廷表示,抽菸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而且若是大腸直腸癌患者繼續抽菸更會增加癌症的死亡率。另外抽菸也會增加大腸腺瘤的發生率,大腸腺瘤可以視為大腸癌癌前病變,尤其會增加進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即1公分或1公分以上、或有絨毛成分(villous component)、或有高度細胞異型(high-grade dysplasia)之腺瘤】 的發生率;因此有抽菸習慣的人一定要及早戒除。
2.飲酒
就文獻上所提及的酒精攝取量建議,歐威廷認為只要飲酒過量(指女性超過每日17.6克酒精;男性每日超過35.2克酒精),就會增加得到大腸癌的風險。「其實在便利商店常見的易開罐啤酒就約330-350cc,若乘上啤酒濃度約4%,就相當於女性每天可允許喝的酒精量。」因此歐威廷提醒,若是有飲酒習慣的人,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罐易開罐啤酒當量的酒精;男性則每日不宜超過2罐。
3.靜態生活型態
歐威廷解釋,靜態生活型態是指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醫學上定義為一天活動所消耗的能量為基礎代謝率的1.5倍以下。「這種生活型態會引起相當多的疾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在文獻中也發現這樣的生活型態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若要減低大腸癌風險,適度的運動相當重要。」
4.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許多癌症發生率都會上升。在許多東西方文獻都可以看到糖尿病為大腸癌的風險因子。」歐威廷提到,研究也指出無論是否為糖尿病患,空腹血糖只要每上升20mg/dl,就會增加1.5%的大腸癌罹患率,也就是說空腹血糖越高,罹患大腸癌風險越高,因此血糖控制相當重要。
5.年齡
歐威廷也提到,年紀到了、大腸癌發生率就會提高,若將國健署癌登年報自民國100-104年的大腸直腸癌資料來看, 30歲以下大腸癌比例小於1%,50歲以下比例在5%以下,50-54歲比例攀升超過8%,而60-65歲達到巔峰約14%;接著又隨年齡增長而比例下降,但超過65歲之比例都在7%以上。「因此年紀到了,一定要做篩檢!千萬不要鐵齒。」
6.紅肉、加工肉品
雖然現在常聽到食用紅肉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不過歐威廷還是再次強調,食用過多紅肉(如牛肉、羊肉)或加工類肉品(如熱狗、火腿及醃製類肉品)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歐威廷表示,過去研究大多指出連續每日攝取大量的紅肉或加工類肉品,會稍稍增加大腸直腸癌風險,但在這些研究中,關於飲食多半是用問卷調查,難以量化及標準化。所以到底要多少的量才會致癌?其實目前沒有很一致的看法。「若參考歐美大型研究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紅肉每日不要超過100公克,而加工類肉品則每日不超過50公克為宜。」
7.發炎性腸道疾病
再來則是,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會有較高的罹癌機會,而且會隨著患病的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歐威廷解釋,在歐美的研究中,在被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後,每一年大約會增加0.3%的罹癌機會,「也就是說30年後約有9%的罹癌率,罹癌機會也會因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有差異。若腸道發炎的程度及範圍較為廣泛,罹癌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因而患此疾病者,在歐美建議8歲起就應開始接受大腸鏡篩檢,並每2-3年接受複檢追蹤。」
檢視相片
歐威廷提到,無論是否為糖尿病患,空腹血糖只要每上升20mg/dl,就會增加1.5%的大腸癌罹患率,因此血糖控制相當重要。(攝/陳稚華)
前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視鏡室及超音波室主任、成美腸胃專科診所院長陳炳諴也補充,以上所提及的危險因子有較充分的證據支持,還有一些證據較薄弱的危險因子在文獻上曾有報導,列如下:
(1) 心血管疾病患者
(2) 接受過膽囊切除手術者
(3) 因病膀胱全切除後輔以輸尿管大腸吻合重建手術患者
(4) 50歲以前就罹患子宮內膜癌患者
(5) 乳癌抑癌基因1突變(BRAC1 mutation)者
(6) 特定細菌病毒感染(如:Streptococcus bovis牛鏈球菌、Helicobacter pylori 幽門桿菌、JC virus多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人類乳突病毒 、Fusobacterium細梭菌屬等)。
陳炳諴提醒,若有這些次要的危險因子,應在看診時告知醫師,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大腸癌篩檢。
如何判斷腸道是否健康?醫師教你5招自我診斷
若要預防大腸癌,陳炳諴表示,首先必須知道自己有哪些風險因子,接著必須了解在這些風險因子中,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哪些是自己避不掉的?如此一來才能針對自己可掌控的部分來改善生活型態,至於無法改變的部分就需要醫療上積極的篩檢以及治療。
可以掌控的部分:
1.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飲酒過量(男性一日勿超過2瓶330毫升啤酒,女性一日勿超過1瓶330毫升啤酒。)
2.飲食:多蔬果、多全穀纖維、不過量食用紅肉(每日不超過100克)、 不過量食用加工類肉品(每日不超過50克)。
3.多運動:建議每日至少散步半小時以上。
4.維持正常體重:建議BMI值要在25kg/m²以下。
5.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大型研究指出空腹血糖只要每上升20mg/dl,就會增加1.5%的大腸癌罹患率;也就是說,空腹血糖越高,罹患大腸癌風險及越高。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相當重要。
檢視相片
陳炳諴提醒,要遠離大腸癌風險,男性一日勿超過2瓶330毫升啤酒,女性一日勿超過1瓶330毫升啤酒。(圖片來源/amiera06@pixabay)
不能掌控的部分:
1.家族史:陳炳諴解釋,直系血親有大腸癌或進行性大腸腺瘤病史、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又稱為Lynch syndrome)及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等,強烈家族史患者皆須與醫師詳細討論接受大腸癌篩檢的年紀,及是否需要做基因測試。
2.年齡大於50歲:在台灣地區,50歲以上的人就有8%以上(近9成)的大腸癌發生率,年齡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年齡一到一定要接受大腸癌篩檢。
3.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陳炳諴指出,患有此病症每一年大約增加0.3%的罹癌機會,罹癌機會也會因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有差異。若腸道發炎的程度及範圍較為廣泛,則罹癌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因此有效的用藥降低腸道發炎及事實的大腸鏡篩檢相當重要。
4.曾有大腸腺瘤或曾有大腸癌病史:無論是腺瘤或大腸癌完全治療後,一定要聽從醫師建議並定期追蹤。
「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加上醫療上完整的病史、家族史評估;進一步將高風險族納入大腸癌篩檢計畫絕對是避免大腸癌的不二法門。」不過陳炳諴也表示,,在經過篩檢且已診斷為大腸癌的患者也別驚慌,一定要與醫師配合,接受適當的檢查來了解自己大腸癌的分期,並和醫師共同討論最佳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