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台灣就位居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泰國。
1.素食文化深厚市場商機無限
早期的台灣經濟,以傳統農業為主導,再加上佛道教的興盛,讓台灣出現了眾多的茹素者,也就是所謂的吃宗教素。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台灣的素食文化已逐漸跳離出宗教色彩,成為新時代講求自然、健康、養生及環保的飲食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這種飲食文化的健康性,新一代台灣人改吃素食的人數大為增加,一股新素食主義風潮開始熾熱發展開來。素食成為民眾珍愛生命的一種新選擇。
據2010年的台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台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約佔台灣人口總數的10%。在台灣19歲至44歲的人群中,每10人裡就有1人長年吃素。而在台灣,現約有4000多家的素食餐館,素食產業的整體規模接近500億新台幣,還有很多非專業素食餐廳也相繼推出專門的素食產品,可以說台灣素食業已經佔據台灣飲食行業的重要部分。
但在台灣的一些飲食業專業人士看來,台灣的素食產業還跟不上台灣素食人口的發展速度。台灣素食推廣協會理事長巫順興認為,台灣230多萬的茹素者,只是狹義上的統計數字,事實上真正吃素的人遠不止這些。如果要從廣義上去算的話,台灣的素食者已經達到了500萬,且每年還在不斷增加。“台灣的吃素人口已經與美國等歐美國家相近,但素食產業的規模卻低於這些國家。這也正說明台灣的整個素食食品市場仍存有無限商機。”巫順興說。
而在台灣三大素食品牌之一台灣松珍公司總經理邱秋月看來,台灣素食行業之所以具有龐大的潛力,不僅是由於吃素的民眾多,更重要的是島內各處都彌漫著深厚的素食文化底蘊。“如果要說素食產業的商機,就不能單指那些長期茹素的人,因為在台灣,一般民眾的日常飲食也多以素食為主。”邱秋月告訴記者,因為台灣人著重均衡飲食,餐飲上蔬菜佔很大比重,所以不管是吃家常還是請客,台灣人都喜歡以素為主。
除了民間習慣,台灣當局也在大力推行素食文化。從2009年台灣當局“衛生署”向社會提倡“天天五蔬果”後,台灣當局就開始將“素食日”的確立推上“立法”軌道。2010年1月,台灣當局“立法院”正式通過了“每周選一天為無肉日”的提案,推行居民一周素食一日。
各縣市政府及學校也開始響應素食行動,不少企業自發加入每月兩素餐行列,連台灣鐵路也開始在各級列車上,供應素食便當。“按照慣例來說,由當局牽頭的活動,往往能帶動台灣民眾積極性,讓他們行動起來。因此素食在台灣,並不是一個短期的消費熱潮,而是一個長期的飲食習慣。那麼,台灣素食市場的潛力也就可以想像了。”邱秋月總結說。
2.素食產品無處不在素食餐館遍布全島
台灣素食文化的興盛,也使得素食產品的身影無處不在。“在台灣,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幾家有機素食用品專營店,上至食品、保健品、下到家居用品都一應俱全,規模之大就猶如進入了大觀園,能讓原本吃葷的客人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信心。”巫順興告訴記者,在台灣“吃素”真得很容易,隨便走進一家大賣場,就可以發現不計其數的素食產品,一整列貨架上的五穀雜糧甚至可多達上百種。
由於台灣的網購風氣日漸盛行,素食產品的買賣也開始從架上走到架下,從店內走入網路。融合網購模式,讓民眾想要吃到各式各樣的素食就變得更為容易了。巫順興表示,不少素食店提供線上選菜的服務,每道菜附上照片,清楚地標明價格、熱量,平時想吃的話只要上網下單點選,很快菜就會從店裡送到你的家裡。“運用網路模式,除了為食客帶來方便外,更直接擴大了一家店面的輻射方位,爭取更多的顧客群。”
“除了超市和網路,實際上台灣的素食消費還可以同旅遊結合在一起。”巫順興介紹,台灣不少旅遊公司都為食素者開辟了專門的旅遊線路,“一般說來,旅遊公司提供一至三天的旅遊行程安排,以有機農莊、生態旅遊為主線,並在旅遊期間提供每餐都經過悉心編排的素食大餐。”另外,巫順興也表示,台灣各地的養生餐館非常多,像是設在深山中的禪風素食館,以詩詞文學為氣氛的素食會館等,每家都各具特色。而這些集合了禪意、詩意、天然有機等不同元素的素食館,一直都是台灣民眾假期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3.創新與美味並存傳統與文化同揚
“台灣是素食者的天堂”,台灣最大素食品牌“天恩”的總經理林靖權這樣評價台灣的素食產業,“無論是一般的工薪階層還是高新的白領精英,只要來到台灣,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素食產品。”事實上,台灣素食高消費所帶來的豐厚利潤,讓眾多餐飲企業在素食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上下足了功夫。
為了應對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的客戶,台灣幾大專業的素食生產企業都把自家產品的研發當作重中之重。
“素食不像其他的肉類食品,在品種和口感上有多種的選擇,我們平日裡吃的蔬菜瓜果就那麼幾樣,如果不在做法上加以創新,就容易被消費者拋棄。”林靖權表示,除了在製作手法上不斷更新,為了迎合當下年輕人健康養生的飲食觀念,“天恩”還專門推出以“天恩養生、美麗人生”為標準的有機素食和中藥素食產品。而台灣另一家知名素食生產企業“松珍”,則更致力於開發模擬肉類的素食產品。“一品翅、鱈魚排、五穀漢堡……”這些看上去非常肉類的食品全部都是用蔬菜瓜果做出來的。
“大部分市民日常都會吃到各種肉製品,但對一部分人來說,由於種種的原因,他們只能接受素食,那我們就需要用素食讓這部分民眾能夠享受到肉類的口味。”邱秋月向記者介紹,“素食與葷食惟一的區別只是用不同的食材而已。牛排店用的是牛肉,我們用的是蔬菜瓜果,一樣可以變得非常美味。”
除了不斷創新,台灣素食產業所給予的便利性也同樣不可小覷。從百元以內的素食自助餐,到上千元的高檔素菜餐廳,素菜的選擇多樣、美味且隨處可得。“現在的台灣素食產業,已經能夠涵蓋每一個領域。從路邊的素麵攤、自助餐、到頂級的素食筵席,台灣社會的每一階層都有素食的影子。”林靖權說。
而在飲食行業之外,龐大的市場讓台灣零售業也開始涉入素食領域。台灣萊爾富便利商店不僅推出了特別的“素方便麵”,還針對不同時段消費群的需求,開發多種適合在早餐、點心以及下午茶等時段食用的保鮮素食料理。台灣的“全家超商”也為素食人群帶來了“素味時代”系列新鮮食品,主打為素肉羹麵、素雞飯團與素香松三明治等,並會在不同季節推出不同的口味。
對於零售行業進軍素食領域,巫順興認為,素食產品的跨領域競爭,不僅不會削弱單一產業的利益,反而有可能擴大素食的消費人群。“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到餐廳裡吃素菜”,巫順興說,“更多的消費者可能是在超市或便利店中接觸到純粹的素食產品,進而愛上吃素。”
如今全球都在提倡低碳,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也開始從多到精,從口腹之慾到健康養生。“搭上健康和愛地球的大趨勢,素食已經從小眾市場變成利基市場。而台灣餐飲的創意能量豐沛,擁有蔬菜瓜果種類多、質量好的優勢,必然能夠讓素食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新亮點。”巫順興總結說。
從中國台灣地區素食的發展可以看出,素食行業需要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台灣是一個小島,其地理屬性和文化屬性,使得飲食文化差異性不明顯,堅持了中國傳統的素食飲食方式基礎上,做了許多創新,特別是在素食菜品的研發和素食營銷方式方面,值得大陸地區素食行業借鑑。然而島嶼的發展,在中國的素食思想以及素食經營理念上具有獨特性,並且大陸在食材和可素食人口等相比台灣地區而言,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借台灣地區素食發展之經驗,發揮大陸地區的優勢,中國素食行業將有一個新的飛躍。
台灣當地評選10家人氣最高素食餐廳
第十名:舞蔬弄果
“舞蔬弄果”的用餐區采與開放廚房是連接的,消費者可以邊用餐邊欣賞料理烹調的過程。而這裡除了鹹食主餐之外,甜點更是一絕,不少熱門博客均有強力推薦,店內還有販售自製的料理油、果醬及有機茶葉,用餐結束後還可以帶一份回家繼續享受。
第九名:穗科手打烏龍面
傳承自日本師傅的手藝,穗科的烏龍面皆在店面手工製作,強調“簡單素直好味道”,所有餐點皆以新鮮、天然的蔬果調味,是不少喜愛日式風味的食客經常光顧的日式烏龍麵店。
第八名:蓮池閣素菜餐廳
蓮池閣的歷史已經超過20年,這家餐廳用歐式自助餐的方式經營素菜,獲得了各方贊譽,同時也是廚藝比賽的常勝軍。蓮池閣的出品主要以台菜素餐點為主,老字號的素食餐館年輕人也一樣喜歡。
第七名:春天素食
“春天素食”也是名氣響叮當的素食餐館,提供許多有機蔬菜,客人最期待的就是會突然推出的限量餐車,像是土瓶蒸、佛跳牆等,都是常客相當期待的料理。
第六名:養心茶樓
“養心茶樓”的特色是蔬食港點和五星級飯店資歷的廚師團隊打造,並以少油、少再製品的方式料理餐點,最適合喜愛港式飲茶的素食愛好者。
第五名:果然匯蔬食宴
強調使用本地食材,以多國特色料理的手法烹制,“果然匯”的歐式自助餐菜式新穎,包括中式、意式、日式、東南亞、西班牙等風情。
第四名:寬心園精緻蔬食料理
“寬心園”於2003年從台中發跡,時至今日已紅遍全台,以低鹽、少油的料理方式成功為傳統台灣素食重調味、偏油膩的口味,帶來全新的精緻蔬食料理。在空間設計上以中國禪風為主軸,日式風格為點綴,即便價格偏中上,仍在營運十多個年頭之後人氣不減。
第三名:滴水坊
“滴水坊”從星雲大師創建的佛光山出發,在全台灣已經有二十個據點,結合文物館、博物館、書坊的空間,為料理的內在及外在層次提升。
第二名:熱浪島南洋蔬食茶堂
台中的“熱浪島”是夙負盛名的蔬食餐廳,特色是南洋風味。餐廳老闆過去工作常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出差,結識了當地善於做素菜的朋友,因而拜師學藝,將東南亞風味的素食料理帶來台灣,想不到一家親力親為的小店竟然大受歡迎!
第一名:舒果新米蘭蔬食
王品集團旗下的“舒果”,依靠該集團的成熟的經營管理方式和推廣模式,在是網上討論的熱點。舒果在價位上屬於中等,又有王品集團的品質保證,基本上初次去餐廳吃素食的網友,都會選擇舒果。
從台灣素食餐廳人氣排行榜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台灣素食餐飲的受歡迎的原因,還能看到素食餐廳經營上已經越來越多元化了,更可喜的看到,素食戒殺護生,環保健康的好處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