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老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身體機能和新陳代謝等都會慢慢退化,

這種情況老年人的骨骼也會缺鈣,這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原因。

雖說骨質疏鬆不像癌症那樣直接奪人生命,但這種病也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每一個患者都需要長期忍受疼痛。

那麼,生活中什麼食物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呢?

50歲以後,隨著胃腸功能、人體轉化功能下降等因素,導致鈣攝入下降,才推薦可以補鈣。

骨質疏鬆是一種以骨量減少為主要特徵,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高發於老年人,那麼引發骨質疏鬆的原因是什麼?

它的危害及表現各有哪些?患者吃什麼好?

身體骨骼的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便會逐漸減少,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

一旦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可怕的是,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通常要等到骨折時,才驚覺自己已經骨質疏鬆了。

造成骨質疏鬆原因有很多,可以大略分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

不可控制行為例如:女性,身材嬌小,年長者,停經婦女,或是家人有罹患骨質疏鬆者,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而可以控制的錯誤行為像是鈣質攝取量不足,缺乏運動,咖啡攝取過多,抽煙等。

維生素K把鈣鎖住有助保骨本人體骨骼形成過程需要兩樣重要蛋白質,骨鈣結合糖蛋白和基質鈣結合糖蛋白,

這兩者都需要維生素K2催化作用,促進骨骼形成。

不僅如此,維生素ķ也影響鈣質在體內運輸和調節的代謝路徑,因此若長期缺乏維生素K,

就會影響骨骼生長,甚至使骨骼生長停滯。

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K可適度補充存在於自然界的維生素ķ有兩種:一種是存在綠色植物中的維生素K1,

包括深綠色葉菜類如菠菜,花椰菜等,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蘆筍,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都含有維生素K1。

另一種則是由微生物合成的維生素K2,而人體腸道細菌就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K2,所以不必擔心。

建議,成人每天應該攝取蔬菜3─4份,一份差不多是2/3飯碗,其中一份選擇深綠色蔬菜,

或是十字花科植物,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K,且維生素ķ為脂溶性,應與油脂一同烹調,食用較佳。

長期服用抗生素或是腎功能不全者,較容易缺乏維生素ķ應多注意。

此外,維生素ķ與抗凝血藥物華法林相互結抗,因此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應避免大量攝取維生素K,以免降低藥效。

避免骨鬆快速惡化,日常要「存骨本」,除了適度攝取鈣質及維生素ð等食物,還有維生素ķ的食物之外,

平時要多曬太陽,從事負重運動。

以及避免抽煙,攝取高鈉高脂食物,補鈣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這些都會影響鈣質的吸收。

骨質疏鬆常見的誤區

1、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現象,與年輕人無關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骨質疏鬆症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期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

飲食結構不均衡這樣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品質,就會使骨質疏鬆症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女性。

2、喝骨頭湯能防止骨質疏鬆

實驗證明同樣一碗牛奶中的鈣含量,遠遠高於一碗骨頭湯。

對老人而言,骨頭湯裡溶解了大量骨內的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少食油膩,堅持喝牛奶,不宜過多食入蛋白質和咖啡因。

3、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宜靜不宜動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地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具有積極作用。

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鬆,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

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鬆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除此之外這幾種蔬菜也是增強骨質疏鬆的食物1、三文魚三文魚含有豐富的鈣以及協助鈣吸收的維他命D,

可以為身體提供大量有益於骨骼健康的營養物質。

還富含OMEGA-3脂肪酸。研究表明,魚油補充劑可以減少老年婦女的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症。

2、納豆僅保有黃豆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富含豐富的維生素K2,能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納豆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

常吃納豆可以預防便秘、腹瀉等腸道疾病,提高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3、油菜油菜中含有大量的鈣元素,且其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成分以及食療價值遠遠高於其他蔬菜。

除了鈣元素的含量非常豐富之外,鐵元素也十分豐富。

經常食用油菜,具有很好的降低血壓、強健骨骼的作用。

4、黑芝麻黑芝麻是非常好的補鈣食物,所含有的補鈣作用以及養生價值遠遠高於白芝麻。每

天能夠服用三湯匙左右的黑芝麻,完全能夠滿足身體對鈣元素的需求,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名稱:紅鳳銀耳湯

功效:白木耳含有多種多醣體及維生素D,維生素D有助於幫助鈣質的吸收,

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並增強人體免疫力,中醫方面具有治療大便秘結、心煩盜汗、月經不順、失眠多夢…等作用;

紅棗具有較多的維生素E及菸鹼酸,對於皮膚或細胞抗氧化具有貢獻,

中醫方面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補血安神、舒肝解鬱,養肝湯就是由紅棗煮出來的,相當保護肝臟 

改善哪些症狀:失眠、情緒抑鬱、失落感覺、異常疲倦、心悸、夜間盜汗、骨質疏鬆、皮膚異常乾燥

食材:紅棗 10顆、鳳梨15 g、白木耳15g

冰糖15g 作法:1.白木耳先泡水10分鐘以上,剪切成可食的大小

2.紅棗洗淨,剪一刀,味道較好釋放

3.白木耳+水放入電鍋煮一回

4.再加一些水,放入紅棗、冰糖,煮第二回

5.確認甜度,並加入切成小塊的鳳梨 請注意:1.鳳梨採用新鮮水果,若採用鳳梨罐頭,比較方便,但成本較高

2.大便稀溏者、痰濕咳嗽、外感風寒者不宜多食銀耳

3.胃潰瘍、腎臟病、凝血功能差者,不宜吃鳳梨

ps.冰在冰箱,很適合炎熱夏天消暑,這個份量約3-4個人食用,小朋友喜歡喝甜甜的白木耳湯

在烹煮時,水份可多點,讓白木耳的膠質充分釋放

影片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