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古科學家正在檢查一具200年前的和尚肉身。一些佛教徒篤信這位高僧依然活著,因為他還保持著禪定盤坐的姿勢。

上周,這具淺灰色的和尚肉身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SonginoKhairkhan區被發現,當時全身還覆蓋著一層牛皮。目前,其肉身保存完好,仍呈盤腿蓮花坐式, 且已被送往烏蘭巴托的國家司法鑑定中心(NationalCentre of Forensic Expertise)作進一步研究。

200歲和尚肉身仍保持打坐姿勢

烏蘭巴托佛教大學(Ulan Bator Buddhist University)佛教藝術蒙古學院的創始人GankhüügiinPürevbat告訴《西伯利亞時報》(SiberianTimes):「這位喇嘛正在蓮花坐,左手打開,右手則是宣講佛經的標誌性動作。」

「這樣的姿態表明喇嘛並沒有死去,根據佛教喇嘛的古老傳統,他正處於深度禪修的狀態。」

有些佛教徒認為,這位高僧可能正在「圖當」(tukdam)狀態中,這是一種能夠穿越生死的深層冥想狀態。

巴裡·克森(BarryKerzin)和尚告訴《西伯利亞時報》:「維持這種狀態3周以上的情況很少發生,如果他能做到,身體就會開始收縮,到最後只剩頭髮、指甲和衣服。」

當地媒體報道稱,一名45歲的男子已被逮捕,他曾從洞穴中盜取這具和尚肉身,企圖將之販賣。

現在尚不清楚肉身最初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發現的,但普遍認為他死於19世紀,身份仍然未知。

之前曾有屍體在寺院的儀式中體溫升高

類似的情況曾發生在2002年,俄羅斯布裡亞特地區(Buryatia region)發掘出喇嘛Dashi-DorzhoItigilov的屍體,而且屍身伴有生理衰退的跡象。僧侶們表示,Itigilov沒有「完全死 亡」,當肉身被保存在烏蘭烏德(UlanUde)附近時,Itigilov的體溫一度在寺院舉行儀式的過程中升高。

1927年,Itigilov在靜坐中離開人世。此前,他請求同道僧侶讓他以蓮花坐的姿勢入葬。他的屍身被鹽包裹著。

長壽老人們的七大飲食愛好

老年人要健康長壽我們該怎麼吃呢?專家們在大量的實際調查中發現,生活中的那些長壽老人的日常飲食通常會有七大愛好。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那些長壽老人的飲食中,他們有什麼好的飲食習慣值得我們借鑑吧。

一、喜歡喝粥。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上海的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薦。《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山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他編製了粥譜一百餘種,供老年選用,深受老年人歡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穀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為首」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蔘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當主食玉米。別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與水稻、小麥並稱為世界三大農作物,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也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裡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從長壽老人的體質看,他們很少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這與他們把吃玉米當成主食密切相關。

四、每天吃一個雞蛋。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脂肪屬飽和脂肪酸。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並增加肝、腎負擔。所以,每天吃1 2個就可以了。長壽老人們從不多吃。

五、豆腐是老人喜歡的美食,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六、崇愛大白菜。大白菜是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味道鮮美,葷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贊「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閒。」可見,常吃白菜有利於卻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還含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糖酶。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七、胡蘿蔔是老人心愛物。胡蘿蔔也是老人都喜愛的心愛物。胡蘿蔔高含維生素A,有極為豐富的胡蘿蔔素。研究表明,胡蘿蔔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胡蘿蔔素在高溫下也很少破壞,容易被人體吸收,然後轉變成維生素A,所以能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乾燥症。胡蘿蔔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常把胡蘿蔔切成片或絲同油炒,這樣,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達79%以上,切片油炸,胡蘿蔔素保存率為81%,切片和肉一起燉,胡蘿蔔素的保存率高達95%。胡蘿蔔還有促進大腦物質交換,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讀書學習前吃一盤炒胡蘿蔔絲,有利於鞏固記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