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聯合國發布了2018年度全球幸福報告,報告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做了排名,綜合收入、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自由、信任、寬容等各個方面的參數,評選出了全球最幸福國家——芬蘭(全球最幸福的移民人口也花落芬蘭)。
排名前五的其他幾個國家——挪威、丹麥、冰島、瑞士都位於北歐。那我們呢——中國大陸排名86名。
在更早些年聯合國發布的《發達國家兒童福祉報告》(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中,芬蘭的排名也很驚人——位列第二,而排名前五的其他幾個國家,也都在北歐。
這些地方,除了都有發達的經濟和社會福利,且冬季都極度寒冷外,還有一個共同點——極度重視孩子的天賦,被譽為“全球教育第一”的芬蘭,最為典型。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北歐放學早,孩子學習肯定特別輕松,芬蘭的教育也是出了名的自由。” 這可能是一種誤解。在芬蘭,孩子要學的東西,其實一點也不比中國孩子少,但卻瀟灑自在。其根源,就在於學習觀的不同。
國內“減負”的話題一直火熱。如果用一句話來歸納,北歐國家也在為孩子“減負”,但真正的減負,是最大程度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天賦。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芬蘭孩子如何在忙碌之中,兼顧特長培養與快樂學習。這裡面蘊藏著我們提升孩子幸福感的終極奧秘(免費音頻福利推薦:少年商學院智慧父母精品課《芬蘭式天賦教育》歡迎點此領取/收聽)
芬蘭孩子的時間表
一大早來到學校的“廚房教室”,不學習,先做飯——這就是自己的午餐。數學和英文之後,就是工藝課,這個學期的任務是“用實木製造一棟自己心目中的美麗別墅”;午飯前是“家事經濟課”,學習家庭的收入、預算、支出等基本概念。
下午,學完歷史、物理,就是“教育職業課”。放學時,才3點,一天的任務完成了一半:待會兒還要和同學一起去上建築課,然後參加職業啟蒙訓練,再運動2個小時,還要完成閱讀俱樂部的任務……
這是芬蘭一個7年級學生典型的一天。很多人羨慕芬蘭孩子下午3點鐘放學,“很閒”,其實不然。
課業雖然不重,但很雜,大腦需要不斷切換。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從2016年9月開始,芬蘭的中小學課程總共開設222門,內容涉及芬蘭語和芬蘭文學、瑞典語和瑞典文學、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體育、健康、音樂、藝術、外語、家政、環境學、社會學、公民教育、手工製作、宗教和倫理等各個領域。
放學雖然較早,但課後興趣班多,忙碌程度堪比中國孩子。芬蘭權威媒體《赫爾辛基報》對20000名芬蘭家長的調查顯示,芬蘭父母最在意孩子這兩件事——培養興趣愛好、運動能力。因此,在芬蘭,寶寶4個月去音樂班,5、6個月去游泳班,非常常見。
而且,芬蘭也有“全民熱”的社會實踐活動,幾乎每個孩子都要參加。比如芬蘭孩子從4歲到19歲,必須修滿1300個小時基礎建築課。低年級時,拿著積木“蓋房子”,高年級時,組隊為城市規劃出謀劃策。
再比如職業啟蒙。芬蘭孩子從小學起就要上“教育與職業輔導課”,學會觀察和了解自己身邊出現的各種行業,認識各個工作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在6年級、9年級這兩個成長的關鍵時間點,當我們的孩子可能在忙著小升初和中考的時候,芬蘭孩子就要積極籌備,參與一場名為“Me & My City”的深度職業啟蒙活動——在15-20家企業或者公共服務平台(銀行、郵政等)共70多種職業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深入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運動也是必須完成的任務。78%的芬蘭父母認為,孩子每天要運動至少兩小時。冷?零下十度以上,只要衣服穿得結實、保暖,隨時可在雪地裡打滾。曬?太陽毒辣的時候,帶著帽子和墨鏡在沙地裡鏟土都沒有問題。
還有騎馬、曲棍球、地板球、童子軍、滑雪、滑冰等各種興趣班……如果家長因為孩子太忙,而取消孩子的運動時間,孩子甚至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那裡的孩子都認為,“除了要會音樂/畫畫……,我們也要有足夠的運動細胞!”
平衡特長培養與快樂學習三大原則
課程表很滿,興趣班很多——芬蘭孩子很忙,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到“負擔”二字。前陣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以全球最富裕的29國為觀察對象,還發現,芬蘭孩子在身心方面的快樂程度,排名第四(前三名依次是:荷蘭、挪威、冰島)。
這種從容,就在於芬蘭人對特長培養、快樂學習二者的平衡。
具體如何做呢?有這三大原則。
第一,給孩子充分的選擇。
前面提到,芬蘭孩子無論課內的學科學習,還是課外的社會實踐,可以做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這不耽誤學習嗎?根據《赫爾辛基報》對20000名芬蘭家長的調查,只有3%的芬蘭父母把“學習成績”當作自己的教養目標。而高達48%芬蘭父母選擇“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34%芬蘭父母選擇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什麼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獨立自主的個體,發揮出自己的潛能。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芬蘭人那麼重視開拓孩子學習、實踐的“面”,他們相信,只有孩子體驗過足夠多的東西,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最終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只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第二,特長培養興趣化。
因此,芬蘭人並不喜歡“特長”或者“才藝”這種詞,他們更喜歡說“興趣”。
就像芬蘭羅亞市教育官員雷柏曾說的:“我們希望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有熱忱,希望孩子至少下課後會有一項興趣,因為那是對於自己生命與人生的啟發。”沒有特長,不是才藝,都沒關系,更重要的是,孩子找到了自己願意不斷花時間去琢磨的事情。
比如前面談到的深受芬蘭青少年喜愛的建築興趣班。大人們讓孩子報名建築班,其實並沒有什麼類似“為將來成為建築師打下基礎”等高大上的目的,而是讓孩子“玩”——“玩建築”、“玩空間建構”、“玩想像力”。
建築學校的校長Pihla Meskanen就曾回應:“這個時數其實很少,我們不可能教會孩子關於建築的一切,所以課程中最重要的事,從來不是一定要孩子學會什麼,而是培養孩子們對建築的興趣。”
又是“興趣”。
Pihla校長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就像我,我小時候學芭蕾、學畫畫、我從來沒想到我會成為建築師,結果我現在竟然從事建築教育。生命中接觸的所有事物,都會累積成我們想像不到的樣子,每一步,都讓孩子成為獨特的自己,所以讓孩子學建築,只是多打開一扇窗,多提供孩子生命養分、創造力的養分。”
(同學們在上建築課)
第三,讓孩子知道為何而學。
但給孩子充分的選擇,也不代表放任自由。
芬蘭人特別注重設計一些與孩子未來生活、職業緊密相關的課程項目和實踐活動,幫孩子釐清“我為什麼要學習”、“我學了這些能幹嘛”。
生活方面,比如“家事經濟課”——這一極具芬蘭特色的課程。課上,老師可能就是給學生一間房間,讓他們自己選傢具用品、用什麼色調的盤子、放什麼造型的椅子既舒服又美觀、烹飪時讀懂食譜並測量食材、知曉食材的生長季節和產地、懂得營養搭配和食品安全……
這可不就是極好的跨學科學習?融合物理(測量)、自然科學(植物的生長)、健康(營養搭配和食品安全)、視覺藝術課(顏色搭配)、手工課(動手操作)、宗教(飲食文化)等,從而培養了學生融會貫通的橫貫能力。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獨立經營生活,把學習,和愛家庭、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更有學習的動力。
職業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Me & My City深度職業啟蒙活動。這個活動,創建了一個微型城市,面積約500平方米,有15-20家企業或者公共服務平台(銀行、郵政等)以及70多種職業入駐,孩子選擇一個職業進行體驗。
開始前,孩子們要先在學校完成10節課,課程的主題,就是讓學生了解真實商業社會的運轉規律。到達“城市”後,或運作一家咖啡館,或管理一家超市,或為電子游戲公司打造一款能在國際市場上殺出重圍的產品……工作有時很順利,學生們能很快盈利,並在一天結束的時候,用卡裡的“貨幣”,“購買”需要的商品。但有的時候,他們會經歷虧損,甚至破產……
無論何種身份、何種崗位、盈或者虧,學生們都要接觸經濟、企業運營、國際貿易、稅收等,他們要知道工作是什麼,怎麼找工作,更要知道,每個工作背後的邏輯,需要的知識。這種訓練,能讓孩子盡早知道自己學習的方向。
(Me & My City的孩子們在排隊領工資、辦理銀行業務)
控制自己的勝負欲
相信孩子有選擇力
總結來說,所謂特長培養與快樂學習的平衡之道,其實就是一句話:控制自己的勝負欲,相信孩子有選擇力。
芬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或許不是最優秀的人,但一定是最獨特的自己。盡管國情不同,但相信芬蘭的天賦教育,能夠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啟發。家長不焦慮,孩子才能不緊張;家長不迷茫,孩子才能有目標。
是的,最好的減負,是在最大興趣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與天賦這條路上,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些事情,只要你想,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