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人耳鳴的最主要類型是肝腎陰虛型耳鳴。肝腎陰虛者往往會容易造成慢性耳聾耳鳴。
特點是耳鳴聲細,如蟬聲持續,時常發作午後更嚴重;還會伴有腰酸、面目憔悴,體重減輕,經常有疲勞感等。
肝腎陰虛的耳鳴中醫怎麼調理?
對付肝腎陰虛引起的耳鳴,有一味中藥能滋陰潤燥,非常合適,它叫女貞子!
關於它的名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是這樣描述女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女貞狀之。」
以女貞子為主藥,中醫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方子,專門針對肝腎陰虛,這個藥叫做二至丸。
本方出自清代《醫方集解》,書中載本方「補腰膝,壯筋骨,強肝腎,烏鬚發。」 為什麼叫「二至丸」?
因為「二至」是採藥的季節,指冬至、夏至,女貞子採於冬至前後,旱蓮草採於夏至前後,所以叫二至丸。
二至丸能滋補肝腎,治療因肝腎陰虛導致的耳鳴、口苦、口乾、頭目眩暈、視物昏花、鬚髮早白,腰酸背痛、失眠多夢、體倦、下肢痿軟等一系列症狀。
藥味少而平和,補而不膩,可作為四十歲以後的人們的保健藥品而日常服用。
(藥方僅供參考,使用請諮詢醫生)
二至丸有來歷
關於二至丸的發明,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明末安徽地區有位叫汪汝桂的名醫,從小體質較弱,弱冠之年,仍長得羸瘦單薄,但卻聰明過人,誦詩及經史百家過目不忘,深得父愛,不料父患重病,醫治無效,臨終遺命:「不為良相,且為良醫。」
汝掛遂棄儒習醫,專心精研醫書。由於他臨證善於發揮,常獨出新意,遇危殆之證,每能化險為夷,在當地頗有名氣。
但汪汝桂多年苦讀,加上先天不足,未到40歲便未老先衰,鬚髮早白,頭目昏花,時常腰酸背痛,渾身沒有力氣。
他帶門生去採藥,投宿寺院,遇到一位百歲老僧,此老翁耳聰目明,鬚髮烏黑,步履矯健,便向其請教養生之道,老僧指著院中一株高大的女貞樹說:「取女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
汪汝桂醫師反覆琢磨,覺得很有道理,為增加療效,他取滋補肝腎的墨旱蓮配伍,將旱蓮草搗汁熬膏摻合女貞子末製成藥丸,試服了半月,覺得效果很好,便連續服用。
半年後,完全恢復了健康,並顯得精力過人,生機勃勃。他就把這個方子製成丸藥命名為二至丸。
耳鳴其實挺複雜
除了中老年最常見的肝腎陰虛型耳鳴,耳鳴的原因其實挺複雜,比較常見的有肝經風熱型耳鳴、心陽虧虛型耳鳴。
曾經有一位中年婦女,與老公吵架慪氣之後,突發左側耳鳴,響如夏日燥蟬,半日後耳聾,兩耳堵悶如塞物,脹痛不已。
這個突發的耳疾,就是典型的肝經風熱或火熱上攻導致的肝經風熱型耳鳴,需要用清泄肝經風熱的藥物。
還有一種心陽虧虛型耳鳴,典型症狀是晚上開始耳鳴,並覺得心悸乏力,惡風畏寒,舌淡紅,罩淡黃舌苔。可以用桂枝甘草湯加石菖蒲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