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獃子不受歡迎的真正原因,是他們腦子裡想著別的事情。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讀書或者觀察世界上面,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開晚會上面。他們就像頭頂一杯水來踢足球,一邊踢球,一邊拚命保持不讓水灑出來。其他人都在一門心思玩足球,遇到這樣的對手,自然能夠毫不費力地擊敗,並且心裡還奇怪,對方怎麼如此無能。

          就算書獃子心裡想著變得與其他小孩一樣受歡迎,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因為那些受歡迎的小孩從小就在琢磨如何受歡迎,打心底裡追求這個。但是,書獃子從小琢磨的卻是如何更聰明,心底裡也是這樣追求的。這都是受父母的影響,書獃子被教導追求正確答案,而受歡迎的小孩被教導討人喜歡。

          到目前為止,我一直把“聰明的學生”和“書獃子”當作同義詞,好像它們完全可以換著用。事實上,只有在我上面談到的這種環境中才能這樣使用。所謂“書獃子”,其實只是指這個人的社交技能不夠強。但是,你到底需要多“強”的社交技能,取決於你所處的環境。在普通的美國學校中,成為“強人”的標准高得嚇人(或者至少是十分特別),即使你不是很“呆”的人,相比之下,也只能算是獃子了。

          僅有很少的聰明小孩,能夠分配出足夠的心思,去關心如何讓自己受歡迎。他們往往碰巧還具有俊俏的外表、運動員的體格,或者受人矚目的兄弟姐妹。不然的話,你就別無選擇,只能成為書獃子了。這就是為什麼聰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時期,比如11歲到17歲,有著一生中最糟的人生經歷。人生的這個時期比其他任何時期更多地受到你的受歡迎程度的影響。

          11歲以前,小孩的生活由家長主導,其他孩子的影響有限。孩子們不是不關心小學裡其他同學的想法,但是後者不具有決定性影響。小學畢業以後,這種情形開始發生變化。

          到了11歲左右,孩子們逐漸把家庭生活當作尋常事了。他們在同伴中開辟了一個新的世界,並認為那個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裡的世界更重要。實際上,如果他們在家裡與父母發生沖突,反而能在那個新的世界中掙得面子,而他們也確實更在乎那個世界。

          但是,問題在於,孩子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原始的世界。如果你聽任一群11歲的孩子自行其是,最後就會發生小說《蠅王》中的情景。我同許多美國孩子一樣,在學校裡就被要求閱讀此書。這可能不是巧合,有人可能希望藉此向我們指出,我們這些孩子就是“野蠻人”,我們自己創造的世界是一個殘酷和愚蠢的世界。對當時的我來說,領會這些意思有點太難了。雖然這本書讀起來讓人覺得完全可信,但是我一點兒沒有讀出文字背後的意思。當年,他們還不如直截了當告訴我們,我們這些孩子就是“野蠻人”,我們的世界愚不可及。

          如果說其中還有一絲安慰,那就是書獃子不妨記住,這種虐待不是針對個人的。一群孩子成群結伙地欺負你,那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這一伙人需要找一件事情一起干,這就好像一群人成群結伙地去打獵一樣。他們實際上並不恨你,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

          因為書獃子是不受歡迎的,處在學校的底層,所以全校學生都把書獃子當作一個可供欺負的安全目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受歡迎的孩子並不欺負書獃子,他們不需要靠踩在書獃子身上來墊高自己。大部分的欺負來自處於下一等級的學生,那些焦慮的中間層。

          麻煩的是,這樣的人數量龐大。受歡迎的學生的分布並不是金字塔形的,而是像一個倒放的梨子,底部逐漸收窄。最不受歡迎的人數相當少。(我相信,在我們畫的餐桌分布圖中,稱得上D桌的,只有我所在的那一桌。)所以,想要欺負書獃子的人比被欺負的書獃子多得多。

          與不受歡迎的小孩保持距離,可以為你加分;那麼與他們關系密切,就會為你減分。我認識的一位女性說,她在高中時對書獃子有好感,但是害怕被人看到她與書獃子說話,因為其他女孩會因此取笑她。不受歡迎是一種傳染病,雖然善良的孩子不會去欺負書獃子,但是為了保護自己,也依然會與書獃子保持距離。

          難怪聰明的小孩讀中學時往往是不快樂的。他們有其他的興趣,沒有多餘的精力用來使自己更受歡迎。你在其他地方有所得,就會在這個地方有所失。不受歡迎使得書獃子成為全校攻擊的目標。令人驚奇的是,這種噩夢般的情景並非出自任何有預謀的惡意,而僅僅因為這個特殊的環境。

          對我而言,最糟糕的日子是初中。孩子們內部的世界剛剛形成,一切都很嚴酷,聰明的孩子與普通的孩子,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慢慢開始顯露。幾乎每一個和我討論過的人都同意,人生的最糟糕時期是在11歲到14歲。

          生活在這個扭曲的世界,不僅僅對書獃子,對所有孩子來說,都是充滿壓力的。就像任何一場戰爭,勝利方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成年人肯定不可避免地看到了孩子們在受苦受難。他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那是青春期在作祟。成年人對自己說,孩子們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身體內部新出現了大量的化學物質——激素。激素在血液中奔流,把所有事情都搞得一團糟。整個社會系統一點問題也沒有,孩子們到了這個年紀,不可避免地會感覺很糟糕。

          對於書獃子來說,意識到學校並非全部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學校是一個很奇怪的、人為設計出來的體系,一半像是無菌室,一半像是野蠻洪荒之地。它就像人生一樣,裡面無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的真實樣子。它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只要你向前看,你就能超越它,哪怕現在你還是身處其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