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淡水河口南岸的八里早期有平埔族部落居住於此,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這裡又稱為「八里坌」,是為一行政範圍,所屬區域非常大,今新北市的八里、林口、泰山全部,還有五股區中西部、新莊區西部,以及桃園市的龜山區東部、蘆竹區東北部都屬於「八里坌」。
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時,清軍於八里坌駐軍也帶起八里坌港口貿易的繁榮。八里坌的繁榮吸引了許多閩粵移民從這裡進入台灣,拓墾台北;但因為當時航運條件惡劣、海象險劣,許多人於登陸八里坌前就死於海難,就算順利登陸了,後續的生存條件也是一大問題,尤其當時遍地瘴癘、傳染病盛行,還有移民間的民變械鬥,使得移民生活確實相當不易。
八里永久三生公。(圖/洪平國臉書)
也因此八里坌隨處可見「陰公廟」、「萬善堂」、「陰公廟」、「萬應公廟」、「百姓公廟」等「陰廟」,百姓們擔心這些無名屍會成為鬼魂在當地作祟,因此協助將其遺骨收納並立祀,這就是這些陰廟的由來。
而今天要介紹在八里的永久三生公廟也是如上的由來,廟內祭祀永久三生公,其來歷雖不清楚,但身著清朝官服、手執長茅,且神像為「紅面」,象徵忠義精神。按照穿著判斷,應是清朝的官弁或兵勇,即較低階的武官,或是官吏的隨從人員,近似於「英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