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安全感,是孩子能夠戰勝恐懼和焦慮的力量所在。不要嘲笑孩子那些看似無釐頭的恐懼,這是孩子發出的求助信號,尤其那些在你看來傻得要命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卻是無比真實的體驗。如果能夠懂得並接納這一點,你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孩子的信任,找到幫助他的機會。「別害怕,勇敢一點」,類似的話,並不能讓孩子真正鼓起勇氣。

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瀕臨崩潰時理解他,想要逃跑時輕推他,直面感受時陪伴他。

1強推反而適得其反

當孩子對一些在成年人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感到恐懼時,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

「這有什麼好怕的?」

「沒事的,這才多大點事啊!」

「哭什麼哭,你要勇敢一點。」

「你看,人家都不怕,你怕什麼呢?」

也許絕大多數父母做出這些回應的目的,只是想安撫孩子的緊張情緒,給孩子壯膽,鼓勵孩子更有勇氣。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話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蔑視了,因為潛臺詞是,他根本就不應該有這些懦弱的感受。

否定孩子的恐懼,並不會幫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反而只會讓孩子更加不安,同時還會讓孩子產生很多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強行把一個孩子逼到恐懼裡,其實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這會摧毀孩子的安全感,還有他對成年人的信任,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2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懼

就像那個害怕紮指尖的小男孩一樣,如果他媽媽能夠多一點點耐心,先認真傾聽一下他的恐懼,肯定他的感受,再給他一些適當的幫助,他的恐懼也不至於會發展到那樣的程度。

我記得女兒第一次紮指尖血的時候,也有些緊張和害怕,因為她不停地在問我,到底有多疼?是什麼樣的感覺?

我沒有嘲笑她膽子小,也沒有試圖想要哄騙她說「一點也不疼」,我只是很理解地問她,你是不是有些緊張,有點怕疼?她立刻點了點頭。

我跟她說,我扎針的時候也會有些緊張,一會兒醫生給你紮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點疼,像被咬了一口的感覺。

一邊說著,我還一邊做出了「啊嗚」想要咬她手指的動作,她哈哈笑起來,緊張感也隨著笑聲也淡化了一些。

輪到她的時候,我也緊緊抱著她,跟她說,沒關係,我一直都在這裡。

結果,等紮完針,她特別興奮地跟我說,媽媽,就跟你說的一樣,有一點點疼,但其實也不怎麼疼。看得出來,她還很為自己的勇敢自豪。

從那以後,她沒再怕過扎針。

3逃避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有朋友說,不是我不肯幫孩子成長,只是我的孩子天生敏感,從小就比別的孩子膽小。可先天特質真的就是絕對影響因素嗎?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曾對先天特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他發現,大約10%-20%的人天生會對不熟悉的事物敏感。每次在面對陌生的人和地方時,他們通常都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來獲得安全感。

但並不是所有具備這類特質的嬰兒,長大後都會變得焦慮。真正讓孩子變得害羞、膽怯甚至拘謹的,其實是逃避。

高敏感的孩子,在面對危險或是潛在的威脅時,都會比常人更警覺,這也容易讓他們迴避新事物。

但這些孩子如果能得到父母及時的幫助,能夠學會直面自己的恐懼以及適應新事物的技巧,他們也不太會被焦慮裹挾。

同樣地,即便是先天沒那麼敏感的孩子,如果受到了父母的過度保護,總是不停地逃避那些讓他們感到緊張和恐懼的事物,或是長期忽視,得不到及時的幫助,那麼,孩子也容易變得膽怯,甚至是焦慮。

換句話說,不論孩子的先天特質如何,一次較大的心理創傷或是長期積累的恐懼,都有可能破壞孩子的「安全系統」,讓他變得焦慮不堪。

其實,很多焦慮的成年人,自己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不安什麼。

同樣地,孩子內心深處也會有一些超出他語言表達能力的恐懼源。

在無法說清楚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這種恐懼,投射到某些會讓你感到荒謬的、具體的事物上,比如說,怕鬼、怕恐龍、怕黑,等等。

不管孩子的恐懼多麼無釐頭,你都不應該坐視不理或是簡單地嘲笑他一頓。

4打敗假想的「怪獸」

有一段時間,女兒總是跟我說,她晚上睡覺的時候有怪獸在看著她,剛開始我也沒太在意,只是不停地跟她解釋「世界上沒有怪獸」,但她說的次數多了,我就上了心。

結果,當我熄了燈陪她躺在床上,讓她指給我看那個「怪獸」時,我才發現,那是窗外的光源,經過房間裡的衣架投射到牆上的影子,看上去張牙舞爪的,確實有點怪獸的樣子。

我給她解釋了影子形成的原因,然後問她,如果你真的不喜歡看著這個影子,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她想了想,建議說,要不然我們挪一下衣架的位置。

我請她幫忙,一起完成了這個動作,從此,怪獸不見了,她心裡的恐懼也徹底消散了。

其實就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處理方式,但這個做法幫她直面了自己的恐懼,也幫她找到了真正的原因,還順便長了知識。

但如果我當時堅持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的胡話,我就不會嘗試站在她的角度,去看待她所提出的問題,那麼,我也不可能真正幫到她。

只是向孩子不停地口頭保證「絕對安全」,是沒有辦法真正安撫到孩子的,只有真正理解並接納了孩子的恐懼感,她才會真的安心。

當然,適當的壓力對孩子來說,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真正會對孩子產生傷害的,是長期持續的壓力。如果父母沒有覺察到這一點,就很容易忽視孩子的無助,讓孩子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

5「停走停」的輕推遊戲

當你覺察到孩子在說「媽媽,我怕」時,除了理解並接納他的感受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來幫他克服恐懼呢?

我們既不能冷酷地將孩子強行推到恐懼裡,也不該幫孩子逃避一切,最好的方法是,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援,但不要縱容他輕易放棄。

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孩子的壓力臨界點非常重要。如果再向前多邁一步,孩子就會失控、崩潰,那麼,說明孩子此刻已經站在了臨界點上。

我們需要慢慢陪著孩子,將這個臨界點不斷地向前推移,直到孩子最終克服了它。

遊戲力大師勞倫斯·科恩博士在他的《遊戲力》一書中,分享了他用「停走停」的遊戲,幫女兒艾瑪剪指甲的故事。

他的女兒艾瑪小時候很害怕剪指甲。在孩子抵抗的情況下,他根本不可能強行下手,所以,他向艾瑪提議,兩個人一起玩「停走停」的遊戲——

他拿著指甲刀,站在離艾瑪3米遠的地方,然後開始慢慢地走向艾瑪,但在這個過程中,艾瑪可以隨時喊「停」,而且只有艾瑪發號施令說「走」,他才可以走。

當然,還有一條規則,孩子不能沒完沒了地說「停」,在兩個「停」之間,必須說一個「走」。這也是為了給孩子一點點輕緩的推動。

艾瑪很喜歡這個遊戲,其實,所有孩子都喜歡能讓自己覺得很有控制感的遊戲。

最終,雖然花費了一點時間,但科恩博士順利地幫艾瑪剪完了指甲,這個過程完全沒有對抗。

遊戲在其中的作用,不僅僅是有趣、幫助淡化孩子的緊張感,更重要的是,在遊戲中不停地尋找孩子介於「逃跑」和「崩潰」的邊界,然後一點點推動孩子,把邊界的範圍不停地縮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