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是否還記得蓋在身上的那床小毯子的香味?是否還記得那個形影不離的毛絨玩具小夥伴?這些物品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在我們害怕的時候給我們安慰,在我們沒有小夥伴的時候跟我們聊天。當你有了寶寶,現在你能理解寶寶的戀物了嗎?寶寶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這種安全感首先應該來自父母。一個小小的擁抱,你知道蘊含多少力量嗎?最大的力量就是給寶寶安全感!這將影響他們一生。當他們得不到,就只能通過寄託到一些物品上面,來尋求安慰了。

近日,一則“2歲男童迷上燒水壺”的新聞,登上各大網站熱搜榜。小男孩是奇怪行為,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同時也讓不少當家長的網友們感到些許心疼和不安。因為不少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個特別的寶貝,有可能是毛絨玩具,也可能是一塊小毛巾或者睡衣……

小孩子“古怪行為”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問題呢?這些問題是如何引起又如何避免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歲男童迷戀燒水壺 行走坐臥吃喝拉撒不離手

睡覺時要握著水壺醒來一開口就是“壺”

家住廈門聯合博學園、乳名叫臭蛋的小男孩,大眼睛、小米酒窩,非常可愛。半年前,不知何故,他就愛上了自家不銹鋼電水壺。

無論走到哪裡,一個小小的人兒都提著大水壺,不許別人碰觸;睡覺時要把水壺帶上床一起握著睡,直到確認臭蛋完全入睡了,家人才可以把水壺從他手裡撤下;早上醒來,一開口就是:壺——!如果不立刻把水壺交給他,他就哭鬧拒絕穿衣;吃奶時也絕不放下手中的大水壺,提著壺吸奶。

還想對大鍋起念想,還好被爸媽及時勸止

臭蛋還喜歡廚房裡所有的大鍋:燉鍋、炒鍋、高壓鍋、紫砂鍋。對一個36寸的大鍋蓋也很感興趣,而不在意小碗們。家人本來想把電水壺藏起來,讓他忘記可能就好了,但後來發現,臭蛋企圖把一隻高壓鍋帶出門去玩。那天,他一手抓水壺,一手拖高壓鍋,要去上車。家人一看這架勢,只好讓他專寵電水壺了。臭蛋媽說,帶那麼多鍋出門,實在太難看了,還是讓他帶水壺吧。本來他還想帶插座,經過勸說,總算只是提著水壺了。

壺不離手的臭蛋,時不時對他的水壺“咿咿呀呀”說什麼,大家也聽不懂。家裡買的第二個水壺,也被臭蛋看中了。現在,買的第三個水壺只能偷偷地放到樓上燒水……

孩子有“戀物癖”?真相讓人心酸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發現了“過渡性客體”。

他指出在孩子的早期情感發展中,孩子對養育者情感的變化過程是:絕對依賴→對養育者情感的相對依賴→自身情感趨向獨立。

男孩女孩在出生幾個月後,都會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特的“過渡性客體”,這個“過渡性客體”成為對父母情感依賴的替代物,起到了“情感補給站”的功能,幫助孩子逐漸向情感獨立方向發展,如果“過渡順利”,父母可以觀察到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對“過渡性客體”的依賴,呈現出“此長彼消”的態勢。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幾乎每一個孩子,包括曾是孩子如今為人父母的我們,都有一個特殊的夥伴。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這個夥伴就跳了出來。陪著孩子,給孩子媽媽般的陪伴。

而且,這個夥伴總是在特定的時間出現。比如快睡覺的時候,孩子一定要摸著它,才能入睡。有的孩子是喜歡摸著媽媽的乳房睡覺。而有的孩子喜歡抓著媽媽的睡衣。也有的孩子是輕輕地揉著自己的睡衣擺子。方式不一樣,但是背後的心理需求都是一樣的。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給予恰當地呵護。

讓孩子跟這個客體在一起,他與這一客體的關係是非常平靜的。這個客體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

它位於內心和外在的邊界上。它既是夢,也是現實。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它是一個必需的物件,最後會像年老的士兵一樣消逝。

一本繪本解釋了一切

在繪本《阿文的小毯子》裡,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一隻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他有個習慣,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還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時,都一定要帶著他心愛的小毯子。

有小毯子陪著阿文,他心裡就很安穩,也不會整天都黏著媽媽和爸爸。但是,他慢慢長大,上小學了,他仍然不能離開小毯子。

阿文的媽媽爸爸覺得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既不讓阿文過分地依賴小毯子,又不能讓阿文感覺失去了小毯子,怎麼辦呢?

終於,媽媽爸爸和阿文商量好,把小毯子剪下一塊給阿文做了一塊手絹,這樣,阿文依然可以帶著他的“小毯子”,但也能很好地與同學相處,適應學校的生活了。

阿文是幸運的,因為有一個願意聆聽他內心的父母。

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跟他說:“你聽我的,沒有理由,因為我是你爸媽”。

可是現實中很多孩子卻被傷害,父母還覺得是孩子不懂事。

有一個媽媽說自己有一個事非常後悔。

那次是一個親戚帶著孩子在家裡做客。女兒拿著自己最喜歡的小兔子玩具跟表弟分享,沒想到弟弟一定要,走的時候還說要帶走。當時她想女兒反正也玩了很久了,送給弟弟玩也合適,就做主送了出去。

結果那天女兒一反常態,又哭又鬧。她覺得這樣很出醜。把女兒關進房間,然後笑著把親戚送走。小外甥抱著玩具開心地走了。

而那次女兒好幾天都悶悶不樂,但是過了幾天也沒事了。

沒想到後來帶女兒去親戚家做客的時候,真的把孩子的心給傷了。那天女兒在表弟的房間裡看到自己的小兔子已經被分解了,破爛不堪。孩子當時沒說話,只是把玩具收拾好。

這時她看到了,看著女兒小小的身軀在那微微發抖。孩子的心就這樣又被傷害了一次。對弟弟來說,這可能是一隻毛絨玩具兔。但是對姐姐來說,這是她親密的夥伴,是陪伴了她人生最初幾年的好夥伴。

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樣的事件,會讓孩子的情感受傷。意味著孩子的情感寄託被支離破碎,像那個破碎的玩具一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總是會構建一個安全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面,孩子會有自己親密的夥伴。也許是心愛的玩具,也可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對他們來說這些可以給他們安全感,

有時候會是一個假想的物件,但是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

父母要選擇尊重和接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順利過渡”。

另外就是給予恰到好處地呵護,這個工作需要父母來做。

父母要培養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因為有了這個基礎。

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會有度,不會呈現出一種病態。

在小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的遊戲互動或身體接觸,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這樣會減輕孩子對特定物品的關注。

多鼓勵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指責。

給孩子一個無條件的抱抱,而不是只有在孩子聽話的時候才給予擁抱獎勵。就算孩子做錯了,也可以抱抱他,化解他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當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愛和支持,再跟他談談行為,進行合適的引導,遠比打罵要有效。

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一般不會對外物產生太大的依戀。一般情況,孩子的這種戀物行為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慢慢消失。

如果一直存在,或者愈演愈烈,那父母就要看看自己跟孩子之間是不是真正形成了親密的依戀關係?看孩子是不是充滿安全感?

因為孩子的問題,往往照出家庭和父母本身的問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