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藥不打胰島素9天降下高血糖,是怎麼做的到?

糖尿病同伴 2018-04-19 15:26:35

來源:劉超工作室

只用了9天時間,他的空腹血糖值由偏高恢復正常,從6.9mmol/l降至3.7mmol/l,代謝指標明顯改善,脂肪肝消失,腰圍減少8cm,體重減少4kg。

他用了什麼方法?他又是誰呢?

劉超 江蘇省內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2012年12月,體檢報告顯示劉超的血糖輕微偏高,但還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准,由於有糖尿病家族史,身為內分泌科專家的劉超住進了醫院,開始身體力行參與限食療法,以期改善身體狀況,將糖尿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限食第❷ 天 很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經過第一天限食,午夜開始休息,竟然如同往常一樣,安然入夢中……夜裡沒有噩夢,提示沒發生低血糖,當然,也沒有出現美夢,呵呵。早上醒來,一如既往,沒有飢餓的感覺,更沒有其他不適感受。說明飲食量減少,胰島素分泌也隨之降低,飢餓感沒了,良性循環開始了。

限食第❸ 天 已經看了一半的患者,其他人都在等報告單,還有近三十人啊!不過,剛剛稱了體重,63kg,又降了一公斤,看來,減重很有效。腰圍持續下降。看門診沒有不適的反應。上午還做了心電圖等。

限食第❺ 天 今天早上,我的血糖4.0,曹鵬主任的血糖只有2.8,於是,他幸運地得到了一小包餐包的加餐獎勵。我吃了一碗青菜湯,沒有特別感覺,就上完了門診。看完病人,最最期待的就是能有點東西吃,開心的是,營養師為我們准備了番茄木耳湯,喝起來真爽!一大碗低熱量菜湯下肚,心安理得地回來休息!

限食第❻ 天 中午吃的一斤蔬菜,一包餐包,半個蘋果,熱卡200,到現在還覺得肚子脹脹的,上午和下午講課,中間都有一次打嗝的現象,看來,我的胃已經很小了。整個下午,精力充沛,講課一如既往,似乎上周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另外,到目前為止,肚裡沒一點飢餓感覺,看來,禁食療法改變了我的食慾。

——摘自劉超教授的“限食日記”

什麼是限食療法?

限食並非“辟穀”,並不完全禁食,通常為九天的住院療程。

在血糖等數據監測及營養師的指導下,患者只能接受極低熱量的飲食,分為緩沖期(2天),限食期(5天),恢復期(2天)三個階段,緩沖期和恢復期的熱量攝入為每天600熱卡,而限食期僅為300熱卡。

限食期的一日三餐:

▼早餐:一個雞蛋,一袋牛奶,一袋代餐餅干

▼午餐:200克蔬菜湯,一袋膳食纖維粉

▼晚餐:200克蔬菜湯,10克蛋白粉

“限食”真能降血糖?

飲食、運動干預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基於飲食干預的限食療法,通過限制每日熱量攝入,同時保證基本營養需求,讓胰島素得到休息,而脂肪則相應被分解,人體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平衡,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目的。

9天限食療法結束後,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代謝病區營養師會為患者制定食譜,患者只要根據食譜科學健康飲食,效果可以繼續維持。

目前,限食療法已被用於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的防治,其在心血管、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腫瘤等衰老相關疾病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關於糖尿病治療,其五架馬車之一就是飲食療法。而飲食療法的要點,就是減少熱卡的攝入。人體熱卡來源於糖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我們的體重的增加,尤其是導致人體疾病狀態的部分,大多源於脂肪。限制主食量,人體的脂肪就會被大量動員供給熱量,於是,身體的贅肉慢慢消減,健康再次回歸。

——摘自劉超教授的“限食日記”

限食療法更適合誰?

針對國內2型糖尿病人群的研究發現,短期極低熱量限食(每日300—600千卡)能顯著降低患者的體重、腰圍、血千卡壓、體脂肪含量、內髒脂肪面積;提高機體葡萄糖代謝率,降低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水平,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胰島素一相分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❶ 上午查房,一位新發病的糖尿病患者,起初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超過10mmol/L,經過一個療程的禁食療法,不僅體重和腰圍顯著降低,而且,血糖指標得到了明顯控制,但一個月下來,空腹血糖開始達到7-8mmol/L之間,於是,第二個療程開始了,她告訴我,這次效果更加明顯,感覺也更為輕松。

❷ 這位初發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也非常讓人佩服,因此,她第二療程的禁食,不僅駕輕就熟,感覺良好,而且,從緩沖期開始,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人的水平,這樣明顯的效果,有望讓她較長時間不需使用任何降糖藥物。因此,我們最希望把這種方法用於初發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