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筋開於目

筋柔論

骨硬而筋柔,縛骨者為筋。筋之於骨,互為。

剛者為骨,柔者為筋;筋主動而為陽,骨主靜而為陰。陰陽之不同因為一體一用。體陰者用,體陽者用。人因有骨而立,因有筋而行。之謂道也。骨有病則立不能中正,筋有病則動為之不利。骨氣有餘則剛硬太過,不足則痿;筋氣有餘則肢體抖擻數動,不足則欲動不能。

筋者體陰而用。體陰是指本為陰柔之物。肝氣有餘則生筋。筋之所以能生,全賴肝氣充盛。即生之後還要賴肝陰之濡潤,肝陽之溫潤。《黃帝內經》曰:“肝主身之筋膜”又曰:“肝氣熱,則膽瀉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本病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以上所引用的諸家經典都是論述筋病的虛症都是與肝經的氣血虛弱有關系的。是體先傷,用遂廢的情況。還有外來邪氣侵擾,直接傷及筋體的情況存在。比方說:傷於寒氣則陽氣為之傷,筋脈失於溫煦,則不能柔和。劇則攣急疼痛,肢體難以曲伸。傷於熱則陰津受傷,筋脈不能濡潤。肌肉瞬動,甚則角弓反張,雙目上視,口眼歪斜等症狀。

筋脈伏於骨,體陰而用陽,質陰柔而主動。而且還系於髒腑,使之有所定;聚於綜筋,使能曲直;結於九竅,可司開闔。故筋之為病,幾連及全身各處!


祖師雲:天筋開於目,地筋始於足,天地二筋柔,百病不得侵。

功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醫認為口是脾之竅、鼻是肺之竅、舌是心之竅、耳是腎之竅,眼睛則是肝之竅。

著名的“五輪學說”則認為眼睛的各個部位及功能分屬於五髒,其中:兩眼內眥、外眥的血絡屬心,稱為“血輪”;兩眼黑睛屬肝,稱為“風輪”;兩眼白睛屬肺,稱為“氣輪”;兩眼瞳仁屬腎,稱為“水輪”;兩眼的上下眼胞屬脾,稱為“肉輪”。

黃帝內經又說:肝開竅於目。“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肝藏血,主疏洩,主筋,其華在爪,其液為淚,開竅於目,志為怒;《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目)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 《審視瑤函》曰:“五髒六腑精華,皆從肝膽發源,內有脈道通竅,上通於目為光明。”

天筋藏於目,經常轉動眼睛,按揉眼部周圍的相應穴位,都會對眼筋有所幫助,肝髒不好的人,經常會流淚,眼睛澀疼,白睛發黃,紅絲布滿,經常進行眼球轉動,使血液能夠很好的上達於目,無論是對肝髒病人還是正常人都有很大幫助。

揉天筋

一、線拉天筋(凝神靜目)

兩手小指伸出,大拇指壓在食指、中指、無名指上的指甲上,然後兩小指並攏在一起(以前稱之為掐腎水訣)。

1)、指尖朝上,小指對著鼻子,集中精神看著小指,發現手指變成了一個圓錐,細看錐尖上面似乎還有一條線。兩手往外分,眼睛注意手指頭,分到看不著了,趕緊停住。然後兩手再很慢很勻地合回來,還沒碰上,視覺就開始交叉。兩手相合後再看那個圓錐,看清楚圓錐了,兩手再往外分,用眼角餘光往兩側看,越往邊上越好。反復做3次。

2)、然後兩手掌心向內,小指相對,和眼睛離得很近。頭保持不動,眼睛隨著手的上升往上看,能看多高就看多高,等看不著了,停一會兒,手再下落至與眼睛相平。往上走往下落,反復做3次。

3)、然後手再往下來。手下落至眼睛剛好看不著了,停一會兒,再上升至與眼睛相平。這麼往下落往上走,反復做3次。

4)、然後手與眼睛等高手心向外平平行推動,一般手離開眼睛一尺多,直到雙臂伸直,再慢慢拉回,指尖呈錐尖對准雙眼中間。反復做3次。

這個方法至少有三方面的效益:

第一、可有效調節眼神經,對眼睛保健大有幫助。

第二、“眼為神之苗”,可讓人的精神集中專一,健腦效果明顯。

第三、“眼無神氣,空耗其力”,本法可有效充足眼部神氣。

二、圈揉天筋:

1)頭不動,雙睛向上仰視,變向前平視,變向下俯視,變向後內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

頭不動,雙睛向上仰視,變向後內視,變向下俯視,變向前平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此兩式稱前後立圈轉天筋。

2)頭不動,雙睛向前平視,變向右斜視,變向後內視,變向左斜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

頭不動,雙睛向前平視,變向左斜視,變向後內視,變向右斜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此兩式稱左右平圈轉天筋。

3)頭不動,雙睛向右斜視,變向上仰視,變向左斜視,變向下俯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

4)頭不動,雙睛向左斜視,變向上仰視,變向右斜視,變向下俯視,為一圈。反復做9圈。此兩式稱左右立圈轉天筋。

此法轉動可行9的倍數次,一般以後頸部有發脹的感覺為標准,用手按摩揉一揉,馬上就緩解了,這個時候你注意眼睛,是否要明亮些。這個方法的訣竅是後頸一定要發脹,每天有空就做。

中醫理論指出,髒腑與體表器官生理上相通,如心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再看“天筋開於目”就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了。通過按揉天筋,就可以疏肝明目。京劇演員雙目炯炯有神就是因為專門有練眼一門功課。手機黨和電腦族,就更需要揉天筋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