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知青,到外語學院高材生;從外交部筆桿子,到承擔“破冰”重任的全權大使;從溝通兩岸的國台辦主任,到代表國家發聲的外交部長……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作為中國的外交部部長,與他名字相伴的,從來都是國家大事、外交議題。每一次面對中外記者的提問,他都是用智慧與勇氣從容應對。
泰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塔納薩・巴迪瑪巴功曾經說過「如果我是個女人,我一定會愛上他。」身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他面對媒體,向一位中國老頭當場表白,非常直接。
這位中國人叫王毅。我們最硬挺的現任外交部部長。
梳起油頭根根分離、風吹不動,眉毛濃重粗壯,正是他形象上最大特點。
襯衫平整、領型緊貼,搭配合身的定製正裝,65歲的他憑著精緻形象獲得另一個光榮稱號:「史上最帥外長」。
要知道,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王毅年輕時已是帥小伙中的翹楚:
35年前,他還是三好學生標兵,35年後,他已成為中國外交門面。
王毅的過人之處,絕不僅僅在於外型。
面對在南海鬧事的菲律賓,王毅揚手便拋出「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強硬態度。
菲方新總統立刻慌了,表示「要跟中國好好談一下」。
對王毅來說,處理南海問題手到擒來。
只看外貌,從不關心內在的無腦群眾肯定不會知道:
王毅拜訪加拿大並出席加中外長發布會。當女記者康諾麗代表「加通社」、「路透社」、「環球郵報」等多家媒體向加拿大外長提問時,說道:中國對待人權倡導者的態度令人擔憂。
王毅臉一沉,立即表達了最激烈的態度:
「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與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傲慢。我完全不能接受。」
「中國已經把保護人權寫進憲法,我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你沒有發言權。」
聽完中國外長堅決的發言,同聲傳譯的姑娘都慌了,翻譯的斷斷續續,甚至有些語無倫次。
面對外交攻擊,王毅一改過去綿軟無力的「強烈譴責」,直接回擊,非常硬氣。
在中日沖突面前,王毅態度更是強硬至極:「日本輸掉過戰爭,不要再輸掉良知。」
東盟會議,王毅會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會後,王毅用力拍打了岸田文雄肩膀,意味深長:臭小子,別在哥身邊胡鬧了。
挨打的岸田文雄一時來不及反應,只能尷尬大笑:
事後,當記者再次問起中日關系,王毅的回答充滿風趣:「我們希望日方能對中國的發展有一個客觀和冷靜的認識——否則的話他就活的太累了。」
在王毅眼中,日本領導人都是「雙面人」——典型的欺軟怕硬。
僅僅面對一名美國參院議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卑躬屈膝,足可證明王毅「雙面人」的判斷一點不虛:
同樣是面對美國,王毅的態度卻與安倍晉三截然不同。
幾年前,王毅與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克裡的一次會面中,克裡遲到30分鐘。王毅直接發火,克裡只得尷尬道歉。毫無疑問,王毅這位老爺子讓中國的外交形象越發堅挺。
盡管對外保持絕對嚴肅,王毅面對國內采訪卻十分輕松。
「剪刀手」無疑是成名絕技。看著這位年過六甲的老外長,你別說,竟然還有一絲「萌」感:
事實上,比劃剪刀手目的並非賣萌,而是代表「雙引號」。
除了行為和語言,王毅的著裝也非常值得玩味。由於工作因素,他絕大部分時間只能穿正裝。
正裝襯衫穿在他身上,永遠一絲不苟。正裝外套的褶皺都像特意設計,非常講究:
在著裝上,除了得體的正裝,王毅更注重在細節上取勝。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領帶。如果說勤於更換領帶顏色已經算生活精緻的體現,那麼王毅無疑把精緻做到頂級。
無論出席怎樣場合,這位老伙計的領帶顏色總能跟環境保持一致。毫無疑問,為了著裝不出錯,他做了最細致的功課:
工作之餘脫下正裝,王毅便是完全不同的形象,甚至稱他為「時裝小怪人」也毫不為過。
12年前,王毅擔任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在日本環境大臣小池百合子安排的「涼爽亞洲2006」時裝秀中,他身穿白色中山裝登場走秀,俘獲了一群日本女粉絲。
這氣場,比當今的亞洲男模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熱愛生活,注重形象,就是對王毅業餘生活的最好概括。
現在的王毅喜歡運動,沒事就去跑跑步。當他換上運動裝,配上風吹不動的發型,看起來不是退役運動員,就是現役教練:
一件毛呢大衣,搭配鮮亮的紅圍巾,色彩搭配非常有想法:
毫無疑問,憑借精緻的外型,以及情緒強烈、直接硬派的外交辭令,這位外長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中國外交綿軟無力、遍布官腔的刻板印象。
硬挺而親切,這才是中國男人該有的樣子。
有“粉絲”曾說,王毅天生長得就像做外交部長的樣子,如果你了解他的成長歷程,也許對這句話便不難理解。
從北京知青,到外語學院高材生;從外交部筆桿子,到承擔“破冰”重任的全權大使;從溝通兩岸的國台辦主任,到代表國家發聲的外交部長……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王毅生於1953年,北京人,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了8年知青,1977年參加高考,在1978年入學第二外國語學院。
這一年,他已經25歲,而當時外語學院招生,對考生年齡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過25歲,王毅差一點就與“外院”失之交臂。
在大學,王毅當了四年班長,被評價為善於思考,“筆頭尤好”。光是畢業論文,王毅就交了兩篇,一篇拿日語和中國朦朧詩做比較,一篇拿中國歷史和日本歷史做比較,同班同學回憶稱:“答辯老師都沒辦法對他的這兩篇文章進行評判。”這是在誇他。
在同學們看來,踏實勤奮、認真謹慎的王毅適合做一名學者,搞研究。但1982年大學畢業後,王毅卻與外交部結緣,進入亞洲司工作。
在王毅突出的個人能力中,“好文筆”是大家公認的。
他對文學、歷史情有獨鐘,早在北大荒當知青時,王毅就利用業余時間讀了不少文史等方面的書,還在黑龍江的各大報刊上發表了一些作品。
時隔30多年,王毅的同學雖已記不清當年高考的作文題目,但他們卻清楚地記得,王毅高考時的語文成績是班裡的最高分。
王毅的這個特長和文字水平在外交部得到了充分發揮。上世紀80年代,當時王毅還是外交部亞洲司日本處的一個科員。
其間,有一份報送中央領導的相關材料是由王毅起草的。看似一篇官樣文章,卻被王毅寫出了名堂。一般情況下,據說外交部送到這位領導手裡的稿子,返回來時總會被他修改得“一片紅”。但王毅起草的這篇稿子,返回來時,領導只修改了兩處。
這很少見。據知情者透露,這位中央領導還在這篇稿子上批示:“此稿寫得很好!”
在外交部工作期間,王毅在南開大學獲得了世界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又在外交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他還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喬治敦大學學習。
在外交部,一些老幹部對王毅的印象是:思維活躍、知識面廣,能吸收借鑑學界的新理論、新觀點,勇於承擔責任並善於與媒體溝通。從美國回來後,王毅擔任外交部部長助理,自此進入部領導行列。
2001年,王毅出任外交部副部長,從科員到副部長,他只用了19年的時間,所經歷的每個職位幾乎都創下了“外交部該職位最年輕的紀錄”。
在知天命的年紀,王毅迎來了一次關鍵任命。2004年8月,中國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上,政治局九名常委悉數出席,當時上一任駐日大使武大偉已經歸國,而有心人從新聞畫面裡發現,剛被免去外交部副部長職務的王毅坐在台下。
隨即,外交部證實:王毅出使日本。《中國新聞周刊》當時報道稱,51歲的王毅被寄希望於發揮已故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的作用。
在日本,王毅留下最有名的名言是:“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當時日本《關西華文時報》給王毅轉來一封求助信,一位身患血癌的中國打工者在日瀕臨絕境,急需回國治療。隨後,使館和日方協商,特事特辦,在病房裡為病人辦理了回國手續,第二天晚上就安排這名男子回了國。
卸任駐日大使的王毅回國後,被任命為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兼黨委書記。王毅以新身份的首次露面頗具“動感”——帶領外交部幹部職工在大院做運動。
《黃山日報》也曾報道過他帶領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外交官攀登黃山的故事。報道還透露說,王毅的新婚蜜月也是在黃山度過。
從外交部副部長崗位轉任國台辦主任後,近五年時間裡,兩岸關系平穩。中國台灣網記錄了王毅對台灣記者說的離任感言,他既為任期內兩岸“風平浪靜”感到“欣慰”,也提到了“遺憾”:“一直沒有機會到台灣去走走看看。”
網友表示,這簡直是“教科書般的霸氣”!
作為外交部長,王毅自然會受到外國記者的質疑與“刁難”,但他總能將難題化解,並且霸氣“金句”不斷。
針對加拿大記者質疑中國人權問題時,王毅曾怒斥她的“偏見與傲慢”:
——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 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針對南海仲裁事件,王毅曾強硬地表示:
——現在又有人興風作浪,還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來了又退去一樣,這些圖謀最終都不會有結果。歷史終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面對日本記者拋出的棘手問題,王毅手到擒來:
——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背著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
在回應中國南海島礁建設時,他曾說:
——只要合法合理,我們就有權做。
在加強海外公民保護方面,他曾說:
——“中國腳步”走到哪裡,“中國保護”就跟到哪裡。
在談及海外追逃追贓時,他曾說:
——織密反腐敗國際合作天羅地網,讓再狡猾的狐狸也無處可逃。
我們王外長的魅力就是這樣無法阻擋。
他喜歡書法,毛筆字寫得非常好;他喜歡運動,熱愛體育事業。王毅自己曾透露個小秘密——經常打網球。
王毅外長,一個才華橫溢、熱愛生活的男人,從他強硬的態度中,從他大氣的言談舉止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國,一個越來越強大的中國!
人的優雅無法裝扮出來,那是閱盡人生後的坦然,是飽受滄桑後的睿智,是無數沉浮後的淡泊。
舉手投足間,讓我想起了早年的周恩來……祝福你,王外長!祝福你,我的祖國!
來源:杜紹斐《環球人物》人民日報海外版、德國優才計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