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一直都是許多台灣人愛吃的食材!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竹蟶」呢?擁有其他別名如蟶子或竹蚶的它,其實是一種貝類,據說吃起來相當多汁又美味!

不過你知道要如何捕捉到它嗎?前陣子有一名男子在英國南海岸的沙灘上示範如何抓「竹蟶」,當時只見他拿出鹽巴倒在地上,結果沒多久就出現一個小洞,裡面冒出細長、彎曲的頭,伸手去拉竟然直接拉出活生生的竹蟶!

影片上傳至今,已吸引超過4,700萬人次的點閱!

另外香港之前也非常流行用「鹽巴」引竹蟶出洞,不過當地的保育團體也警告,撒鹽後水質鹽度立即飆升8倍,除了會殺死竹蟶等生物外,也可能會影響海草生長,破壞生物多樣性、生物鏈,釀成生態大災難,因此請勿模仿該行為唷!

以下就是這段超夯的影片!快來看看吧~

雖然這個畫面就跟「拔粉刺」一樣讓人很有快感,不過在這邊還是提醒一下大家,還是要一起愛護大自然!

竹蟶(cheng)又名蟶子王,為海產雙殼軟體動物,體呈延長形,兩殼合抱後呈竹筒狀,故得竹蟶之名。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現已開始大規模人工養殖。

常見的為大竹蟶(Solen grandis)。貝殼光滑,黃褐色,有光澤,殼質脆薄;表面突出,背緣與腹緣平行,後端純圓,呈長方形,生長線明顯,長約11釐米,好像兩枚破裂的竹片,故稱為竹蟶。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肉味鮮美,鮮食、乾製均可。

竹蟶通常體表光滑,披黃褐色外皮,有光澤,殼質脆薄,而老個體原外皮往往脫落而呈白色;面突出,背緣與腹緣平行,後端純圓,呈長方形,生長線明顯,長約11釐米,好像兩枚破裂的竹片。貝殼內面白色,有的能見到淡紅色彩帶。足部肌肉黃白色,極為發達;前閉殼肌痕長,後閉殼肌痕三角形。出水管和入水管常伸出殼外,短而粗。棲息淺海和潮間帶沙中,掘穴棲居,如向穴中放些鹽水,動物可由穴中躍出,受驚時水管易自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