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對公共廁所不惜血本?

日本自身特有的廁所文化,

足以讓許多令世界各地的人驚奇不已!

各種人性化的設計讓日本公用廁所,

成為世界第一的服務體驗。

1

商場公共衛生間

東京澀谷Hikarie ShinQs建築由安藤忠雄設計,

直接連通澀谷車站新區域的超高層復合大樓——澀谷Hikarie,

是一個地下有4層地面有34樓的商業綜合體。

這裡的廁所不叫作Toilet或是Restroom

特別稱作Switch room

好像是讓大家轉換一下心情的意思

把公共衛生間的名字定義為

“Switch Room”(轉換室)

以切換工作、休息,以及日常

和非日常為理念所打造的空間

遠遠超越了廁所的概念

整體設計以女性視角為主來設定各樓層的主題

4樓的Switch Room以“虛擬體驗”為主題

感受不一樣的設計

5樓的Switch Room備有

收費的足部按摩機和氧氣吧

每層樓的衛生間都不一樣

別致的化妝鏡

干手器放置在台盆邊上

不會把水滴在地上

還有很多別出心裁的巧思

比如每個樓層的背景音樂

用精油控制的香氛氣味都不一樣

化妝間內有可供展示的櫥窗

單獨設置一間去除煙味的功能室

2

兒童衛生間

作為父母你總有這樣的尷尬

當孩子稍微長大一些

但還不能完全自理的時候

當父親帶著女兒、後者母親帶著兒子的時候

到底該進男廁所還是女廁所呢?

……

這時需要的就是兒童廁所

半開放式的布局

孩子在裡面上廁所

大人不論父母都可以在外面守侯

再沒有尷尬的感覺

日本的商場設置兒童用的廁所

由於和大人用的分開

既可以節省排隊的時間

對孩子來說廁所的尺寸

與自己相符合、更方便使用

有的廁所內還有設計了孩子們

最喜歡的動物和樹

還能在廁所裡面玩耍

針對年齡大一些的孩子

廁所內還設有桌台

因為有些學生喜歡隨身攜帶電腦

這樣方便學生們放電腦

3

女性衛生間

在日本女衛都叫化妝室

每個女性衛生間都要有很多化妝鏡

還有專門針對女性的裝置——【音姫】

音姬是日本人發明使用

的一種可以發出流水的聲音

用於遮掩如廁聲音的電子裝置

用音姬“掩人耳目”

原因是日本女性如廁時

很在意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

當外國女性旅客第一次使用「音姫」時

為這樣的人性化設計所感動

似乎不僅日本人對「聲音」敏感

其實外國女性也很在意

現在大部分國家的公用廁所

有換尿布台,但還少有換衣台

換衣台是日本廁所的設計進化

不僅孩子,大人也能使用

針對女性想換衣服時非常方便

不會把腳弄髒

4

衛生間綠化景觀

在室內看到一抹綠色

總是讓人心情愉悅

衛生間裡更是

化妝區設有桌椅圍繞綠植

供女性坐著化妝照鏡子

寬敞的空間,西式涼亭設計

每個廁所坑位都有獨立的空間

經過高度清潔的小便器

5

高速公路服務區 公共衛生間

日本靜岡服務區設計的要求是

讓顧客等待如廁的時間絕不會超過兩分鐘

通過顏色引導人們進入衛生間

紅色代表女性、藍色代表男性

綠色表示殘疾、老人、嬰幼兒衛生間

服務區裡的監視屏讓人們立刻

就能看到廁所裡哪個隔間是空的

馬桶間外面的紅色指示燈亮起

表示裡面“有人”

藍色的表示為“無人”

每個隔間都配備了傳感器

它會檢測是否有人使用相應的隔間

並將信息傳輸至安裝在廁所外面的大監視屏上

甚至還有小圖標顯示空著的是西式坐廁

還是傳統的日式蹲廁

大部分的隔間裡有嬰兒椅

這樣帶著孩子的父母更加方便如廁

服務區的女廁設有72個小隔間

而相比之下,男廁只有14個隔間和32個小便池

這樣的比例是為了應對女性在公共場所

等待如廁的時間通常比男性長

男廁小便斗的旁邊有雨傘掛勾

洗手盆的臨近處設置干手器

日本大部分的廁所都採用馬桶

如百貨商場和主題公園幾乎是西式的100%

在高速公路上廁所仔細觀察

蹲便與馬桶的設置比例為1:9

這是根據用戶的調研得到的數據

小編時常在想:日本為何對公共廁所不惜血本?

這裡面恐怕是,商場要有最人性化的設施拴住顧客而不是整體貓在網上網購;

日本社會將人人離不開的廁所打造成人們最願意去的地方,增強對這個社會的自我認同意識;

大到國家,只有做好了人人每天都要光顧的廁所,

讓國民以生在這個國家為豪,增強日本人自豪感,這恐怕是最高的想法了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