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礦產資源佔世界第三位的中國人而言,礦山礦井和礦工的新聞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尤其是十年前的煤礦,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各種事件發生,但要是跟這座被稱為會「吃人」的礦山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波托西,雖然只是玻利維亞南部一個12萬人口的小城市,卻在國際上赫赫有名:世界上海拔最高同時又是降雨最少的城市之一,4090米海拔年降雨只有380毫米;全球最大的銀礦,數百萬人開採了500多年還沒開採完;世界上產銀最多的城市,西班牙王國銀幣總量的85%都出自波托西,更不可思議的是,明朝末年的銀子約有25%也來自這裡(《天工開物》記載).
如果說更悲慘的「世界之最」,那絕對是這座被會「吃人」的裡科山,剛好處在英安特火山的礦床上,儲量之豐富驚呆了當時的西班牙殖民者。按正常水平計算,礦石含銀成分能達到5%就算高質量礦山了,但裡科山的礦石含銀量卻高達40%,並且整個山體岩石都是銀礦。這個發現導致西班牙不遠千裡也要掠奪印第安奴隸前來採礦,波托西也從一個小村子變成20萬居民的美洲第二大城市(16世紀)。
有人說過,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就會有人為之瘋狂。而當時的波托西銀礦利潤達到了5000多倍,直接導致西班牙殖民者近乎瘋狂的四處侵略,源源不斷的奴隸被送到這裡,不完全統計,從1545-1824不到300年時間裡,西班牙殖民者共掠奪走2.5萬噸白銀,按現在的白銀價格也達到了750億元人民幣,包括玻利維亞,非洲以及印第安在內的800萬奴隸死在波托西。
如果深究原因的話,裡科山的高海拔和乾燥是第一因素:正常人一下子抵達海拔4000多米高的區域,別說下井挖礦,就是走幾步都會產生高原反應。
塵肺病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對於那個年代的醫療條件來說就是絕症;至於礦難,那就數不勝數了,目前已知的裡科山礦洞就超過了8000條,如今能通行的卻不到500條,絕大部分都已坍塌。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西班牙殖民者甚至運來大量古柯葉給礦工嚼食,後期乾脆在波托西開墾了數百畝荒地專門種植古柯,在類似興奮劑的作用下,這些男人基本活不過40歲,要麼死在礦洞內,要麼因病被殖民者丟棄至野外的廢坑中。
當時的西班牙王國對英國宣戰卻反被英國海軍擊潰,1648年再對法國作戰失敗導致陸地霸主沒落,為了尋求更多財富以便翻身從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甚至下令「不計代價將白銀運到巴拿馬,再轉售給美洲國家和當時的中國」,從而換取更多船隻,鐵器與馬匹等裝備。
生命有多廉價?從非洲擄來奴隸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騾馬,但這些動物基本活不過三個月,所以,10個奴隸被用來替代1頭騾子的工作,很多非洲奴隸是累死在運送礦石的途中。如今,波托西北面的荒山上建了一座專門用來祭拜死者的白教堂,整個教堂四面都是一堆堆的白色三角墳,這些死者沒有任何信息,只能大致的區分非洲黑人與美洲印第安人。
1809年玻利維亞獨立戰爭爆發,此時的西班牙正因為拿破崙的入侵而疲於奔命,不得不撤出了玻利維亞。如果說殖民是為了利益的話,那西班牙軍隊臨走前將裡科山主要礦洞炸毀的做法,就難免被唾棄了兩百年,這一炸導致近3萬人被活活埋在地下死於非命,玻利維亞政府經過10年挖掘才發現這些真實情況,此時的西班牙政府才不得不承認。
因此,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著名的長篇小說《唐·吉訶德(第二部)》中,將西班牙殖民者形容成「惡魔」,而裡科山銀礦就是惡魔的嘴巴,吞噬著一條條無辜的生命......裡科山從此得名「會吃人的銀礦」,在此後百年時間裡,深深的影響著歐美人對西班牙殖民者的看法。
1987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幾乎被掏空的裡科山內部大部分礦洞都被永久封閉,僅留下邊角十多個礦井仍在繼續開採,同時將整個波托西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波托西人更自發成立了「拒絕組織」,對每一個前來旅行的遊客他們都很歡迎,甚至還會贈送古柯葉,香煙和銀礦石,也會帶著遊客親自下礦井參觀。唯獨不讓西班牙人進入,2010年就有一名西班牙記者冒充法國人潛入,結果被打成半身不遂。
這就是會吃人的礦山,哪怕過去整整兩百年,當地人依然唾棄殖民者的到來.......